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詩人劉禹錫由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刺史調(diào)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在沿江東下赴任的途中,經(jīng)西塞山時,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寫下了一首感嘆歷史興亡的千古名篇《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黃石市東面的長江邊上,形勢險峻,是六朝有名的軍事要塞。公元280年(西晉太康元年),晉武帝司馬炎命王濬率領以高大的戰(zhàn)船“樓船”組成的西晉水軍,順江而下,討伐東吳。
詩人便以這件史事為開頭,益州與金陵相距千里之遙,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兩字對舉就渲染出一方是勢如破竹,一方則是聞風喪膽,強弱懸殊,高下立判。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頷聯(lián)緊承上一聯(lián)寫戰(zhàn)斗情況。東吳的亡國之君孫皓,憑借長江天險,并在江中暗置鐵錐,再加以千尋鐵鏈橫鎖江面,自以為是萬全之計,誰知王濬用大筏數(shù)十,沖走鐵錐,以火炬燒毀鐵鏈,然后直取金陵。
在前四句中,詩人著重筆墨寫東吳防御,但結果卻還是兵敗投降。前后對比色彩鮮明,敗者的形貌和勝者的姿態(tài)歷歷在目。這表明了歷史終究走向統(tǒng)一,任何想依靠地理優(yōu)勢坐享其樂,都無法長存?!叭耸缼谆貍隆保喚毜馗爬藲v史興亡。
“山形依舊枕寒流”,西塞山是六朝有名的軍事要塞,正是因為六朝的歷史變化,才成就了西塞山。而詩人在前四句概寫六朝興亡,為西塞山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使詩界大開?!耙琅f”兩字,暗含人事變化,六朝短促,而江山依舊永恒之意。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現(xiàn)在四海為家,天下大統(tǒng),而曾經(jīng)六朝的軍事堡壘,如今已經(jīng)一片廢墟,只有蘆荻在秋風中搖曳。這片廢墟是六朝覆滅的見證,也成了分裂失敗的象征,而這給唐朝割據(jù)勢力當頭一棒,六朝覆亡的教訓值得唐朝統(tǒng)治者借鑒,這就是詩人的最終用意。
這首七律詩,筆力縱橫、酣暢流利,寓意深刻,發(fā)人深省。清人黃叔燦在《唐詩箋注》里評價道:詩極雄深宕往,所以為金陵懷古之冠。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