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國的詩歌文化,在先秦時期曾經(jīng)迎來了一個巔峰?!对娊?jīng)》是源泉,楚辭是高山,這時候的詩歌極有群眾基礎(chǔ),朗朗上口,對后世的影響很大。然而,先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后有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讓詩歌陷入了低谷。

漢代的文人,變得只會寫歌功頌德的大賦,只會沒完沒了地注釋儒家經(jīng)典,有個性和感情的詩歌得不到發(fā)展。直到漢末風云變幻時,優(yōu)秀文人才沖破了枷鎖的束縛,讓詩歌重新迎來了春天。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建安七子和曹氏父子。

曹操作為杰出的風流人物,也引領(lǐng)了這一波詩歌的潮流。他的作品大氣磅礴,個性鮮明,思想奔放,感情充沛,終于給詩壇帶來了自由的活力。最了不起的是,他的詩歌中處處洋溢著進步的氣息,一掃那些怪力亂神之說。比如這首《龜雖壽》就是如此。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一首樂府詩,本來屬于組詩作品《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四首,并沒有題目。《龜雖壽》是根據(jù)第一句的后三個字,后人為其加上去的。這首詩不僅氣勢恢宏,而且通過積極的人生觀,展現(xiàn)了一千多年前最進步的思想。即便是放在整個封建時代,也不落任何人之后。

開頭的四句,作者出語不凡。傳說的通靈之龜,能活千年,但也終有生命終結(jié)的那一天。螣蛇出自《山海經(jīng)》,相傳是一種能夠騰云駕霧的仙獸,又有說法是天上的星宿,可即便如此,它也有化為塵土的那一天。

詩的魅力就在于給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間,曹操說起它們的壽命,很容易死讓人聯(lián)想到人其實也有死去的那一天。別小看他的這個態(tài)度,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在封建社會,人們普遍迷信,尤其是王侯將相。他們過著優(yōu)越的生活,自然不愿意承認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而是希望能夠永遠活下去。

為此,秦始皇派人求仙問道,希望長生不老。漢武帝大興黃老之術(shù),希望借助丹藥永恒不滅。這是在曹操之前的人,在他之后,唐朝的諸位皇帝熱衷煉丹,明朝嘉靖,甚至據(jù)說清朝雍正也是此中發(fā)燒友??梢?,生死問題,始終不能被很多權(quán)貴們看透。

曹操則不同,他能承認客觀規(guī)律,承認生命的有限,哪怕是神龜、螣蛇也概莫能外,更何況是凡夫俗子。也就是這種直面生死的勇氣,才是笑傲三國的大丈夫,才能在諸侯林立中殺出血路。也就是這樣的英雄氣概,不僅感召了整個詩壇,一掃魑魅魍魎之說,更讓三國時代變得煜煜生輝。

光是對生命的達觀態(tài)度,還不是這首詩的主題。曹操在后面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寫這首詩的時候,曹操已經(jīng)五十三歲了。按照古代特別是漢朝的平均壽命,確實是老年人了。但他卻以豪放的氣魄,書寫了屬于自己的最強音,那就是不服老,不停止自己的追求,不放棄積極進取的精神。

這是時代的最強音,也是三國那個迷人時代給予我們最好的聲音。這是一種另類的浪漫,更是一種敢于戰(zhàn)天斗地的英雄氣概。無數(shù)后人將四句話作為座右銘,激發(fā)自己的無限潛能,做出了一番偉大的事業(yè)。

更為絕妙的是,在高亢之后,作者又以“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四句發(fā)出了深沉委婉的語調(diào)。這是告誡自己,告訴全天下人,生命的長短,并非完全由上天所決定,也在于調(diào)養(yǎng)身心,延年益壽。這種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感情,也讓讀者深受感染。

至于最后一句,那是樂府詩的一種模式化結(jié)尾,與正文內(nèi)容并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我們在此不作專門的深究。

我們印象之中,曹操的詩歌雖然好,卻被他的政治才能所掩蓋。其實,曹操的詩文,一掃漢賦中的華麗辭藻,專以平實的語言抒發(fā)內(nèi)心的抱負。這種爽朗剛健的文風,對于建安文學實有開創(chuàng)之功,是不該被后世所忘卻的。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