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最全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信息
中秋節(jié)的習俗作文集錦
吃過團圓飯,我直奔樓頂上去賞月。
只見深藍的天空中,月亮的“臉蛋兒”分外皎潔,像一個潔白的玉盤。我不由得想起“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詩句來。今年月亮比較小,聽媽媽說,是因為月亮離地球比較遠。
媽媽讓我背誦有關月亮的古詩,我脫口而出:“明月幾時有,把灑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姨父聽了直夸我聰明,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抬頭看天,月亮不知什么時候戴上“帽子”——月暈,旁邊也聚集了許多碎棉花似的云朵。俗話說:“云交云,雨淋淋”、“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看來,明天是一個有風有雨的日子。
到了11點,我們一家人才戀戀不舍地回房睡覺了。
今天傍晚,我和小伙伴們早早地坐在田野里,等待著月亮的到來。
開始,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只有天邊才有幾朵白云。過了一會兒,天色漸漸暗下來。這時,隱隱約約看得見月亮的影子。不到十分鐘,天邊露出了月亮的小半邊臉,淡紅淡紅的,像蒙了一層紅色的薄面紗。天色更暗了,月亮也完全出來了。它的顏色由淡紅變成了淺黃,但是沒有一點兒亮光。
月亮慢慢上升。看上去,比先前小了一些, 顏色也越來越淡,但是它的光卻越來越強。把它周圍的天空照得通量。它周圍幾顆小星星調皮地眨著亮晶晶的小眼睛,雖然很小,光也暗淡,可是看起來仍然那么好看。
望著皎潔的月亮,引起我無窮的遐想。我仿佛看見一群帶著紅領巾的同學,乘著飛船,去探索宇宙的無限奧秘。
姜帆,快看那兒。我的朋友夏同的話打斷了我的沉思,我順著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見無邊無際的天空上,一顆顆星星劃天而過。此時, 涼 風輕拂,大地披上了一層暗灰色的薄紗。玉盤似的月亮一動不動地懸在空中,此時此刻,那是多么美呀!
月餅象征團圓,是人們中秋節(jié)必備的食品??墒侵星锕?jié)為什么要吃月餅呢?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還是想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里上網查找資料,才把問題弄明白。
原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jù)說是由元末流傳下來的。
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lián)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于無從傳遞消息。
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了一條計策,命王昭光制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字樣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了元朝。
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特別在我國東北地區(qū),更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
不論月餅源于何代,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諧成天下人們美好的心愿。
早在古代,我國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
查看詳情>>與“中秋節(jié)的習俗作文集錦”相關的文章
中秋節(jié)的習俗作文精品15篇
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匯集了大量有關“中秋節(jié)的習俗作文”的相關信息,希望大家繼續(xù)關注我們,我們將為您提供更多相關內容。寫作是見證我們的熱愛,并描繪我們獨特人生軌跡的方式,通過寫作我們能更好地創(chuàng)造價值和做出貢獻,從而贏得尊重和認可。作文必須真實,避免捏造,只有真實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動人心。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到了,按照傳統(tǒng)習慣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過中秋節(jié)。這天,姥姥給我們預備了豐盛的午餐,我們一起吃著團聚飯,一起說著笑著,聊著中秋節(jié)的話題。
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賞月。夜色徐徐升高,人們的笑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月亮徐徐升高,她穿白色的紗衣了,溫柔而大方。
姥姥在給我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吃著香甜的月餅,賞著醉人的圓月,今年的中秋節(jié)比往年有趣,今天的月亮比往年更圓。
中秋節(jié)的習俗良多,有打糍粑、吃月餅、賞月……,其中主要是打糍粑。
爺爺便給我講起了打糍粑的方法:首先把純糯米用水泡幾個小時,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放入電飯煲里蒸熟,掏出蒸好的糯米飯放入鐵盆或石槽里用木棒用力打,直到打成粘稠狀看不到米粒為止,最后撈出來放到熟黃豆粉中,捏成自己喜歡的圖案。
每逢中秋節(jié)的時候爺爺都會親手為我做一個圓圓的,香噴噴的糍粑,我看著口水都流了出來。
中秋節(jié)到了,我們福州的習俗可多了,有擺塔,吃鯉魚餅,還有“撿月光”。
擺塔,是把各種各樣的塔擺在一個臺上,展示給臺下的觀眾們看。傳說,曾經有一位將*打完勝仗來到福州,剛好就是中秋節(jié),福州在當時又是一個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們?yōu)榱双@得好運,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擺在門口,獲得好運。現(xiàn)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烏塔了,其他塔呢?它們都經過時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餅了!”我們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見的月餅,而是鯉魚餅。做成兩條鯉魚形成對稱,代表著福州人給親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鯉魚跳龍門”的意思。福州人還把像鯉魚餅的掛飾戴在兒女身上,愿兒女的學習像“鯉魚跳龍門”一樣紅紅火火。鯉魚餅的味道可美了,兩條鯉魚并在一起,就像一個月亮,吃一個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嘗一個鯉魚餅呢?
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撿月光”了。傳說每當中秋節(jié)時,月亮上會掉落下一個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撿到它,誰撿到它就等于撿到了好運。所以孩子們一吃完晚飯后就會出來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點過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們也就各自回家了。
這三個風俗各有各的風趣,中秋之夜,你有沒有過這三個風俗呢?這就是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過的中秋節(jié)。這時,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亞的爺爺、奶奶,他們真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而我又是“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啊。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有打糍粑、吃月餅、賞月……,其中主要是打糍粑。
爺爺便給我講起了打糍粑的方法:首先把純糯米用水泡幾個小時,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放入電飯煲里蒸熟,取出蒸好的糯米飯放入鐵盆或...
查看詳情>>與“中秋節(jié)的習俗作文精品15篇”相關的文章
中秋節(jié)的習俗14篇
在寫作文時需要注意哪些?作文的核心并不在于用多少花哨的詞匯而在于傳遞思想和情感,寫作讓我們更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拿到作文題,不要急于下筆要細細思考題目要求和寫作思路,這是一篇好工具范文網的編輯精心打造的文章為您呈現(xiàn)美好的“中秋節(jié)的習俗”,歡迎你留言讓我知道你對我的作品有何感想!
在我國,有許多喜氣洋洋的節(jié)日,大體上都和吃有關。而我覺得中秋節(jié)是所有節(jié)日中最浪漫和富有詩意的了。
“月到中秋分外明”,沒錯,中秋的月亮是明亮的,但在這明亮中,仿佛又多了些離愁別緒。在中秋這天,每一個在外的游子都渴望回家,與親人團聚。“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是人們最樸素和美好的愿望。
而我家的中秋,重頭戲都是從晚上開始的。首先是團圓飯,爸爸和大爺是主廚,大姑和二姑是配菜的,他們忙前忙后的準備著豐盛的晚餐。一番鍋碗瓢盆交響曲之后,一頓有著美好寓意的飯菜就新鮮出爐了。吃完團圓飯,就要開始吃團圓月餅了。每年的團圓月餅都是奶奶在外面特別定制的,里面還放了一枚硬幣。這個小小的習俗是,如果誰吃到了這枚硬幣,代表著誰會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
這時由奶奶執(zhí)刀,把月餅平均分成若干份,大家一人拿起一份,吃了起來。我心里特別著急,盼著自己能夠吃到那枚硬幣。我狼吞虎咽又滿懷期待地吃著,大家笑著告我小心點,千萬別咽著。我奇怪的是,幾乎每年都是我吃到那枚硬幣。后來我想一定是奶奶在月餅了做了什么機關吧,奶奶想把最美好的祝福給我,她對我這個大孫子可是偏愛有加啊。月餅的餡非常香甜,此刻我的心里也像是吃了蜜一樣甜。
吃完月餅,大家開始賞月了。在樓下擺一張小方桌,放著一些吃食,家人們圍成一圈,在一起嘮著家常,互相訴說著生活工作上的事情。小孩子們自由地跑來跑去。鵝黃的月亮掛在天空中,有種說不出的詳和,有點清冷的月光照在我們身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漾出微笑。夜已經很深了,大家久久不愿散去……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一個富有詩意的美妙節(jié)日。
威海人過中秋最講究兩個字團聚,無論平時怎樣的忙小輩們都會到長輩家里團聚。一家人湊在一起你說說公司的發(fā)展,我說說將來的構想,這就是中秋節(jié)就是團聚。通常在晚餐結束之后一家人都會品嘗月餅。
中秋祭月,在我國也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边@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很多: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在眾多節(jié)日中,我最惦記的是中秋節(jié)。
在中國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
查看詳情>>與“中秋節(jié)的習俗14篇”相關的文章
中秋節(jié)有什么習俗?2020年中秋節(jié)是哪一天
中秋佳節(jié),除了合家團圓以外,月餅對于喜愛美食的朋友也是不能錯過的。
中秋節(jié),空氣里飄散著桂花和月餅的香氣,洋溢著團聚的溫馨。
那么,2020年中秋節(jié)是哪一天呢?讓傳統(tǒng)節(jié)日來告訴你。
根據(jù)查詢萬年歷的結果,2020年的中秋節(jié)在農歷八月十五,公歷為2020年10月1日,正好與我國的國慶節(jié)同一天,又是國慶“十一”假期的開始,對于平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緊張慣了,亟待身心放松的人們來說,這可真是三喜臨門的好日子。
我國民間傳統(tǒng),中秋有不少過節(jié)慣例的活動,增添不少慶祝氣氛。
其一是拜月、賞月。中秋節(jié)夜間,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而在歷史上,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
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guī)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其二是吃月餅。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原來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逐漸成為我國各地過中秋節(jié)的必備習俗。
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jié)朋友間用來聯(lián)絡感情的重要禮物;而在福建廈門地區(qū),還有博餅的習俗,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結束語:除以上提及的兩個常見的中秋節(jié)習俗,民間每逢中秋,還有觀潮、燃燈、猜謎和飲桂花酒等等民俗活動,不一而足,十分豐富,中秋佳節(jié),不愧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塊璀璨的寶石。
與“中秋節(jié)有什么習俗?2020年中秋節(jié)是哪一天”相關的文章
中秋佳節(jié)該做什么?這九個習俗你可以試試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每年大家聚在一起總想一起做點中秋該做的事兒,中秋節(jié)到底有哪些習俗呢?小編給大家盤點了一下!
吃月餅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最早有記錄月餅一詞,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賞月
在中秋節(jié),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走月
中秋節(jié)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游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園之抱月樓,則成了市民賞月的新景點。
舊時南京人“走月”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凡沒生兒子的已婚婦女,要去游夫子廟,隨后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聽香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灣地區(qū)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卜事情的吉兇。例如卜占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舞火龍
舞火龍是農歷八月十五的民間習俗,代表地是香港。據(jù)說舞樂火龍以后可以趨吉避兇、風調雨順。以前用稻桿扎成龍頭、龍身的形狀,插上燃著的香,由青社的小伙子赤膊上陣揮舞。
民間拜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jié)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jié)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guī)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jié)。
飲桂花酒
我國飲用桂花的歷史十分久遠,在屈原《九歌》中,便有“援寄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
偷瓜送子
貴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
查看詳情>>與“中秋佳節(jié)該做什么?這九個習俗你可以試試”相關的文章
中秋常識知多少:這篇文章讓你對中秋節(jié)有更深的認識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又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起源】
關于中秋節(jié)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yǎng)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jié)的起源和農業(yè)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扒铩弊值慕忉屖牵骸扒f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xù)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jié)日?!爸星铩本褪乔锾熘虚g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jié)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jié)起源應為隋末唐軍于大業(yè)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fā)明月餅,并廣發(fā)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發(fā)展】
中秋節(ji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jié)齊名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節(jié)被列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神話傳說】
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xiàn),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一天,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后羿的徒弟)假裝生病,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持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折桂
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只玉兔。據(jù)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yǎng)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
查看詳情>>與“中秋常識知多少:這篇文章讓你對中秋節(jié)有更深的認識”相關的文章
為什么說中秋節(jié)是秋報的遺俗?這和它的來歷有什么關系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jié)。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strong>農歷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正中,所以稱中秋,所以這是中秋節(jié)的來歷素因之一。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據(jù)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jù)溫、臺、明三州時,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
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日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關于中秋節(jié)的由來,一說起源于我國古代的秋祀——敬土地神。中國古代以農立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的發(fā)展與季節(jié)有很大關系,在科學尚不發(fā)達的時代,無論是播種還是收獲,人們往往祈禱土地神:播種時祭土地神,祈求豐收——叫“春祈”(春祀);八月中旬稻子成熟,向土地神報告豐收——叫“秋報”(秋祀)。
中秋節(jié)是秋報的遺俗。八月中旬,正是秋糧收割之際,一年汗水拋灑在土地上,收獲在即,因此家家拜祭土地神,答謝神的保佑,于是圍繞“秋報”出現(xiàn)了一系列儀式和風俗活動。
第二種中秋節(jié)的來歷起源于我國古代的月崇拜——祭月亮神。中秋節(jié)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中秋節(jié)是月亮的節(jié)日,中秋之夜,月最亮最圓,月色最美好,溫柔、圓潤、恬靜,給人以神秘感,致使崇月甚于崇日。正因為古代人們重視月亮,許多習俗都與月亮有關。我國古代就有祭月、拜月的習俗?!抖Y記》中就載有:“天子春朝et,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币馑际钦f,天子祭拜太陽,在春天早晨;祭拜月亮,在秋天晚上?!跋υ隆本褪乔锓?中秋前后)晚上祭拜月亮神,是對月的原始宗教崇拜。因為八月十五月亮最圓,適于拜祭,因而便有了中秋節(jié)。祭月是歷代帝王相沿的禮俗,現(xiàn)在北京阜成門外的月壇,便是建于明代嘉靖年問的祭月之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yǎng)老。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游月宮等神話傳說故事結合在一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何時有中秋節(jié)?成書于南北朝時代,我國目前最早專記歲時節(jié)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惟獨無中秋記事,唐代成書的《初學記》也不見中秋節(jié)文字,所以書上并不能查到中秋節(jié)的來歷。但事實上晉代已有賞月習俗,《晉書》中記帝王“諭尚書鎮(zhèn)牛渚,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之事,即是例證。唐宋以降,賞月之風大盛。據(jù)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問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云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聚會、會集),至于通曉。”另據(jù)吳自牧《夢粱錄》載...
查看詳情>>與“為什么說中秋節(jié)是秋報的遺俗?這和它的來歷有什么關系”相關的文章
中秋節(jié)的過節(jié)“老三樣”,你知道是什么嗎?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尤其是中秋節(jié),更是一個團圓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許多人將中秋,春節(jié)和清明看做最重要的節(jié)日。那么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怎么過?中國中秋節(jié)有哪些習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中秋節(jié)的由來最早是記載在《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關于中秋節(jié)的傳說,很多都是和月亮有關系,比如“嫦娥奔月”。
傳說后羿在射下九個太陽以后,受到百姓的愛戴和尊敬,并且娶了一個美女的女子叫做嫦娥。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在昆侖山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用下可以立即升天成仙。后羿思念妻子并沒有立即服用,而是將其交給嫦娥保管,等待兩人壽終正寢再一起服用成仙。后來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趁著后羿外出打獵,手持寶劍闖進嫦娥房間。女人自然無力保護仙藥,于是她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成仙奔月。
中秋節(jié)要怎么過?那自然少不了賞月、吃月餅和花燈這三樣。古時候沒有電燈這些東西,最多只有燭火,于是中秋節(jié)的月亮顯得特別圓和亮,人們會在庭院擺上一些月餅和水果觀賞那天的月亮。
第二條是吃月餅,在隋末唐軍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fā)明月餅,并廣發(fā)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于是這種軍糧成為民間最受歡迎的賞月甜點。
第三條需要特別注意,在中秋節(jié)玩花燈是一種習俗,雖然現(xiàn)在越來越少,逐漸變成和元宵節(jié)一樣看花燈。不過在南方一些地方,依然保留著那天小孩子提著花燈籠上街的習俗,由于里面是點一根蠟燭,并且外邊是紙包漿所以需要特別注意。每年都有小孩子玩花燈引發(fā)著火的新聞,雖然在國家不提倡,但是這屬于習俗依然有人在玩?,F(xiàn)代的小孩很少接觸傳統(tǒng)文化,但是并不代表他們不敢興趣。隨著經濟發(fā)展,人情味越來越淡薄,中秋節(jié)是少數(shù)幾個中國人最愛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希望能夠傳承下去。
與“中秋節(jié)的過節(jié)“老三樣”,你知道是什么嗎?”相關的文章
不知道中秋節(jié)該怎么過?讓這些習俗來教你吧
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jié),每到這一天,離家的游子,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這或許才是中秋真正的意義。中秋節(jié)當天我們都會干什么?逛街、陪父母、旅游還是獨自宅在家?在此,小編帶你一起尋找我國中秋節(jié)的民俗活動……
習俗一
賞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tài),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
習俗二
吃月餅
《洛中記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jié)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習俗三
祭月
中秋節(jié)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抖Y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泵枋隽酥袊糯弁醮禾旒廊?、秋天祭月的禮制。
習俗四
玩花燈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jié)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習俗五
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yún)莿偪彻?,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jié)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梢娢覈嫻鸹ㄡ劸频哪甏?,已是相當久遠了。但到了現(xiàn)在,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了。
習俗六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中秋節(jié)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中秋燃燈的規(guī)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jié)。
習俗七
觀潮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fā)》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巔峰。
與“不知道中秋節(jié)該怎么過?讓這些習俗來教你吧”相關的文章
中秋節(jié)是什么時候確定的?它的發(fā)展過程是怎樣的
中秋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jié)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jié)”。中秋節(jié)普及于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jié)俗融合傳播。“中秋”一詞現(xiàn)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成書于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為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于兩漢之間)中說,先秦時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據(jù)記載,在漢代時,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yǎng)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時亦有出現(xiàn)中秋賞月之舉的文字記載,不過不太普遍,晉時中秋賞月習俗在北方還不很流行。
中秋節(jié)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jié)日,大約是在唐代。《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并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游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唐代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北宋時期,中秋節(jié)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jié)日,并正式定陰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jié)令食品。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云外。間里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p>
到了明清時,中秋已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歲時節(jié)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jié)俗的主要形態(tài)。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薄兜劬┚拔锫浴分幸舱f:“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溆袐D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jié)也"。
中秋節(jié)自古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jié)時,云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fā)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我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jié)的必備習俗。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與“中秋節(jié)是什么時候確定的?它的發(fā)展過程是怎樣的”相關的文章
搜索更多內容
推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