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一說到辛棄疾這個名字,相信我們每個人腦海里立刻浮現(xiàn)一個豪情壯志、義薄云天的愛國志士形象。也難怪,辛棄疾的詞,我們讀的幾乎都是像“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之類的壯闊之句。

這不得不使我們在腦海里為這位愛國詞人,刻畫出一幅嚴(yán)謹(jǐn)嚴(yán)肅的形象。

然而,今天我們要品讀的這首詞,雖說也是抒發(fā)辛棄疾的激憤之情,但卻十分具有戲劇性,也顛覆了夢瞻以往對辛棄疾的想象。

1195年——1201年,辛棄疾閑居于瓢泉。這時南宋朝廷只圖享樂,不思恢復(fù)國土。這種現(xiàn)實昏暗、是非顛倒,令辛棄疾憂心如焚,產(chǎn)生了一肚子的不合時宜,但又不便明說,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首十分有趣《西江月·遣興》,以發(fā)泄胸中的憤懣:

西江月·遣興

(南宋)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參考譯文:

暫且舉杯長醉,盡情歡笑,哪有閑工夫整日發(fā)愁?近來我才發(fā)覺,即使相信了古人在書本上說的話,也一點用處都沒有。

昨天晚上我醉倒在松樹邊上,恍惚間問松樹:“你看我醉到什么程度了?”。忽然看見松枝擺動,我以為它要來扶我,于是我連忙用手一推,喝道:“去!”

品讀賞析:

雖然在寫詞這件事情上,恰如其分地引入戲劇性場景并不是辛棄疾發(fā)明的,但卻在他手上得到了發(fā)揚光大。品讀辛棄疾的這首詞,就可以從詞中品出別致獨特的戲劇韻味來。

從“醉里且貪歡笑”開始,全篇出現(xiàn)了三次“醉”字。難道辛棄疾真的成了沉湎醉鄉(xiāng)的嗜酒之人了嗎?當(dāng)然不是。

這一切都是因為辛棄疾力主抗金而又不被南宋統(tǒng)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澆愁,免得清醒的時候總是愁容滿面。

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剛說完飲酒,“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這兩句,又開始說讀書,這并不是喝醉以后的胡言亂語,而是辛棄疾的激憤之言。

辛棄疾翻用古語,但語含新意:古書上盡管有許多至理名言,可現(xiàn)在卻行不通。因此,信它還不如選擇不信。

上述種種,如果直接說出來,那就不過是慨嘆世道而已了。但辛棄疾曲筆達(dá)意,正話反說,便產(chǎn)生了咀嚼不盡之味。

下片則更具體地寫醉酒的神態(tài)。“松邊醉倒”不是微醺,而是大醉。辛棄疾醉眼迷離,把松樹看成了人,問它:“我醉何如?”看見松枝搖動,只當(dāng)是松樹要扶他起來,便用手推開松樹,還厲聲喝道:“去!”

這一段可謂是醉憨神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同時也把辛棄疾的性格之倔強(qiáng)表露無遺。僅僅用二十五個字,便構(gòu)成了劇本的片段:這里有對話。有動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畫。一首小令能豐富到如此程度,確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