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名稱圖片 風俗習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1.刺繡

鄂倫春族婦女善于刺繡,從頭上戴的到腳上穿的,都要繡上花、鳥、魚、蟲和小動物的圖案,顯示了她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鄂倫春族人特別是婦女還很擅長用白樺樹皮制作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品,這些物品不但輕巧耐用,而且雕刻的花紋圖案形象逼真、美觀大方。

2.雕刻

雕刻是鄂倫春族手工加工的一部分,也用于宗教用品,分浮雕和圓雕兩種。浮雕主要雕刻在樺樹皮器皿上,也包括刀鞘、馬鞍、鹿哨、木盒上的雕刻。圓雕是用獵刀對木料、松樹皮、獸骨等進行的立體雕刻,十分精致。雕刻的紋樣主要有云紋、回紋、幾何紋、波浪紋、環(huán)帶紋、十字紋、團花等,花樣主要有“奎葉格音”花、“珠勒都很”花、“南綽羅”花等。

3.音樂

鄂倫春族的音樂以“贊達溫”山歌曲調為主,高亢清透,伴有延長音和顫音,優(yōu)美動聽?!百澾_溫”的歌詞即興添加,語言樸實,感情濃烈。僅有的一種樂器是叫“彭努哈”或“卡木斯堪”的口弦琴,音量雖微弱,但能吹奏出各種曲調。樂器有“朋奴化”(鐵制的一種口琴)、“文土文”(手鼓)。鹿哨、狍哨既是生產(chǎn)工具,也是早期的樂器。鄂倫春族在載歌載舞時,常有這些樂器伴奏。

4.舞蹈

鄂倫春族的舞蹈分儀式舞、娛樂舞、宗教舞三大類,共同特點是邊歌邊舞。動作由慢到快,動作激烈至高潮時結束。代表性舞蹈有“依和訥嫩”、“依哈嫩”、黑熊搏斗舞等。“依和訥嫩”是三年一次的氏族大會上進行的全族性舞蹈,十幾人為一組,一人居中央,其余人手拉手圍成圈兒跳。過去一個氏族集中起來傳家譜和族譜時跳這種舞。流傳于鄂倫春自治旗三人表演的黑熊搏斗舞,模仿黑熊搏斗嬉戲的內容,極富鄂倫春族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表演時互相吼出“哈莫”、“哈莫”的聲音,先由兩人表演搏斗,最后第三者上來勸解。

5.建筑

歷史上,鄂倫春人的房屋主要有“斜仁柱”、產(chǎn)房、土窖子、木刻楞房、樺皮棚(林盤)、布棚(麥汗)、高腳倉庫(奧倫)等?!靶比手笔嵌鮽惔鹤逵潍C時最主要的住房,呈圓錐形。骨架用長若干米的主桿、帶杈的樹干和20多根“斜仁”(樹干)搭成,其覆蓋物有冬季用的狍皮圍子,需用60余張狍皮縫制,也用樺樹皮、蘆葦簾和布圍子?!靶比手闭龑﹂T的鋪位叫“瑪路”,是供神的地方,只許男性客人和男主人坐臥。兒子、兒媳住左側鋪位,父母住右側鋪位。中間有火塘,上吊一鐵鍋,也有用三角架支鍋的。“奧倫”是一種搭蓋在森林中的高腳倉房,存放暫時不用的衣著、肉干、干菜、糧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