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國傳統節(jié)日信息
端午節(jié)的發(fā)源地在中國,根據圖騰說,最早是一種與龍圖騰相關的祭祀活動,當端午節(jié)流傳到朝鮮、日本之后,這一節(jié)慶習俗與當地的文化習俗相結合,演變成為具有其本土特色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祭祀儀式的特征在中日兩個國家中均有所體現:在中國是祭祀龍圖騰,在日本則是插秧祭。可見在古代社會中,祭祀儀式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祭祀儀式來滿足百姓們祈求豐收的愿望。而百姓們將這一愿望通過節(jié)慶的形式表達出來,這與現代也是一脈相承的。
當今在中國,人們過端午節(jié),也是祈求風調雨順,去病消災;在日本,則是希望男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可見,在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仍然保留著幾千年來端午節(jié)的文化傳統,端午文化的傳承,更是記載著人類發(fā)展的進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對周邊國家文化的影響也是非常久遠的。
雖然端午節(jié)在中日兩國的意義已經不相同了,但是在許多地方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國這一天有插艾蒿辟邪的風俗,日本也有插菖蒲辟邪之說。另外,中國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日本也有掛鯉魚旗的風俗。由于歷史的淵源,日本文化受中國的影響很大,但是從中國傳來的文化,經過時間的積累,逐漸成為日本獨特文化的一部分。
中日兩國端午節(jié)也有很多不同之處。端午節(jié)由中國傳入日本,但是由于中日兩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決定了日本人在仿行過程中必然要按照本國的文化特征對外來習俗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端午節(jié)也一樣,在現在的中國和日本,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首先,時間不一樣。在中國端午節(jié)是農歷五月初五,而日本是陽歷5月5號。
其次,習俗不一樣。在中國,端午節(jié)主要是紀念屈原,吃粽,系香包,劃龍舟,插菖蒲及艾草當門飾并拿來洗泡,飲雄黃酒,立雞蛋,并有白蛇傳等民話傳說,使得端午避邪色彩很重。但是在日本,端午節(jié)主要成了兒童節(jié),吃粽子及柏餅,插鯉魚旗,有些富裕人家還會插武家之刀和旗,擺兜或五月人形(桃太郎或金太郎造型的娃娃),洗泡菖蒲避邪強身,所以在日本“端午の節(jié)句”又名“菖蒲の節(jié)句”。
最后,粽子形狀和口感很不一樣。在中國粽子也有南北之別,北方的粽子皮習慣用葦葉。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形狀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餡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味道以甜味為主。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復雜,尤其是餡變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粽子皮是竹葉。
日本的粽子和中國的有很大差別。在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中國的不同,他們習慣于包錐形粽子,稱粽子為茅卷。粽子皮多用箬葉或菰葉,呈長圓柱形。
端午節(jié)在傳入日本后,其文化內涵與日本的社會、文化相結合,在秉承了驅毒避邪、保生護命的文化內涵的同時,進而演變成為祈禱男孩健康成長的“兒童節(jié)”。
因此可以看出,中日兩國文化本質上形同而神異,似同而實非。那么以探求兩者差異為目的的中日文化研究,便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是我們了解日本文化特色的一個關鍵所在。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