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字開頭的組詞
- 1、鬲塞:阻塞;隔斷。鬲,通"隔"。
- 2、鬲并:謂水災(zāi)﹑旱災(zāi)頻至。泛指自然災(zāi)害多。鬲,通"隔"。
- 3、鬲昆:秦時北方小國名。在匈奴北,漢初為匈奴所滅。
- 4、鬲氏:古國名。即鬲國。
- 5、鬲如:上小下大貌。如,助詞。
- 6、鬲絕:隔斷。鬲,通“隔”。
- 7、鬲閉:隔絕不通。鬲,通"隔"。
- 8、鬲津:古水名。即《書.禹貢》所謂古黃河下游"九河"之一。故道在西漢鬲縣(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北)附近﹐東流入海。一說在今山東省德州市附近,東流經(jīng)商河及河北鹽山﹑山東無棣諸縣境入海。參閱《爾雅.釋水》﹑《漢書.溝洫志》﹑清胡渭《禹貢錐指》卷十三中之下。
- 9、鬲要:膈腰。鬲,通"膈";要,腰本字。指心胸。
- 10、鬲子:格子。鬲,通"隔"。
- 11、鬲肝:膈和肝。喻至交。鬲,通"膈"。
- 12、鬲山:山名。相傳為夏桀的死地。
- 13、鬲咽: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難。鬲,通"隔"。
- 14、鬲蔽:阻隔;蔽障。鬲,通"隔"。
- 15、鬲絶:隔斷。鬲,通'隔'。
- 16、鬲指聲:即隔指聲。鬲,通"隔"。詞曲上指兩個字的字音在宮商樂律中相鄰或相隔很近。因其在管樂器上發(fā)聲前后相連或只隔一孔,故稱。
鬲字中間的組詞
- 1、氣鬲病:氣聚于胸膈之病。
鬲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鼎鬲:鼎與鬲。泛指煮器。
- 2、釜鬲:泛指炊器。鬲﹐陶制。圓口﹐三空心足。
- 3、鐺鬲:一種古代炊器。圓口﹐有三只空心足。用陶或金屬制成。
- 4、重鬲:古代喪禮中用以懸在重木(暫代神主用的木)上的瓦瓶。一說鬲用二,故稱。
- 5、肝鬲:1.亦作"肝膈"。2.猶肺腑。比喻內(nèi)心。
- 6、否鬲:見"否隔"。
- 7、關(guān)鬲:1.同"關(guān)格"。2.關(guān)膈。亦指胸腹之間。
- 8、瓦鬲:古代陶制的炊器。三足,形似鼎而無耳。
- 9、胸鬲:亦作'胸鬲'。泛指胸腹。膈﹐膈膜。 猶胸懷﹑胸臆。
- 10、人鬲:中國古代奴隸社會對家內(nèi)奴隸和生產(chǎn)奴隸的統(tǒng)稱。
- 11、灰鬲:舊時墓穴內(nèi)加固用的灰泥構(gòu)筑。
- 12、焦鬲:1.中醫(yī)指三焦與膈膜。
- 13、痞鬲:1.亦作"痞鬲"。2.郁結(jié)﹐阻滯不通。
- 14、平鬲:謂車兩旁之上高出于軾的平木。
- 15、毀鬲:毀謗離間。
- 16、有鬲:古國名。有﹐詞頭。夏代為鬲國﹐又稱有鬲氏。故址在今山東省德州市附近。有窮國君后羿滅夏帝相﹐寒浞又詐取羿之位。夏臣靡奔有鬲氏﹐收集遺民﹐滅浞﹐立少康﹐夏室中興。見《左傳.襄公四年》。
- 17、翼鬲:1.同"翼翮"。
- 18、襟鬲: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