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送魏二王昌齡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1、

王昌齡最出名的詩《送魏二》賞析,詩人客中送客,更顯蒼涼

王昌齡最出名的詩
王昌齡的詩
王昌齡詩集大全

王昌齡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也是與李白齊名的大作家。他的詩風(fēng)委婉曲折,意境深遠(yuǎn),經(jīng)常以慷慨激昂的深情打動讀者。

比如他的邊塞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他的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等等,無不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體現(xiàn)了語言的力量和氣勢之美。下面介紹王昌齡水平高超的詩作,刻畫細(xì)膩,七絕圣手果然不凡。

送魏二

唐代: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唐玄宗天寶后期,王昌齡被貶龍標(biāo)尉,一個清秋之日,作者送別友人,在宴會上即興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詩的大意是:橘柚飄香的清秋時節(jié),江樓上醉飲話別,江風(fēng)寒涼,細(xì)雨飄進(jìn)船艙。瀟湘月明,君將獨自遠(yuǎn)行,夢中猿啼悲鳴,更令人滿懷愁情。

魏二即將遠(yuǎn)行,詩人和幾個朋友特地來為他餞行。首句“醉別江樓橘柚香”,交代時間地點。深秋時節(jié),大家相約來到臨江的一家小酒樓,窗外橘柚飄香,屋內(nèi)美酒斟滿,大家稍微寒暄幾句,就端起酒杯先敬魏二?!白韯e”二字,表明大家要盡醉而別,既說明友情深厚,又因為離懷之苦。

三杯下肚,大家卻默坐無語,心里都在回憶著曾經(jīng)的美好。想當(dāng)初,他們一起泛舟江上,聽江水激蕩、觀鷗鷺飛翔;還曾經(jīng)共同在早春踏青,不顧風(fēng)寒露冷,卻無比開心。相聚的日子如此難忘,可是幸福的時光卻總是短暫,詩人思前想后,更為朋友的前途擔(dān)憂。

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王昌齡趕緊站起身來,到窗前假裝眺望江景。此時江風(fēng)吹來,細(xì)雨入懷,也打濕了詩人的臉龐,他順便擦干眼角的淚水。“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這一句表面是寫天氣狀況,江風(fēng)颯颯、秋雨飄飄,但它與身遭貶謫之人的心緒十分合拍。

一個“引”字和一個“入”字,顯得很自然,如水流無痕地表達(dá)出來。這種手法和《芙蓉樓送辛漸》里“寒雨連江夜入?yún)恰钡摹斑B、入”二字相同。只是這里多了一個“涼”字,便蘊含了人的感情。首二句敷陳其事,卻巧妙地寄寓著離情。

后二句是送別后的想象,“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狈质趾?,魏二將在瀟湘上航行,即使朦朧入睡,那兩岸凄厲的猿聲,也會使他難以成夢,更會愁緒滿懷。首二句實寫進(jìn)行鋪墊,后二句虛擬地把送別的心情,刻畫得很細(xì)膩。

柳永《雨霖鈴》中有名句,“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边@種懸想的手法雖然在詩詞中很常見,但王昌齡的用筆卻更簡練,設(shè)想對方此去凄清孤寂,正表示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益見友情的深篤。

縱觀王昌齡的這首絕句,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充分表現(xiàn)了七絕圣手的文學(xué)才華。首句寫景如畫、又飽含深情;次句煉字精準(zhǔn)、選材恰當(dāng),很好地傳達(dá)了羈旅的苦悶,詩人客中送客,更顯蒼涼。后兩句更是想象豐富,瀟湘月、清猿啼,營造了一份凄涼的意境氛圍,更拓展了表現(xiàn)空間。


查看詳情>>
2

王昌齡的這首贈別詩《送魏二》構(gòu)思巧妙,情義深遠(yuǎn)

王昌齡的詩
送魏二王昌齡

邊塞詩人王昌齡一生落拓不羈、不拘小節(jié)。他的好友遍天下,與李白、孟浩然交往甚密,互為知己。

王昌齡第一次被貶嶺南,孟浩然寫詩相送,其中有“意氣今何在,相思望斗?!钡纳钋楹裾x;王昌齡二貶龍標(biāo),李白寫詩相送,其中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的惆悵不舍。

王昌齡愛朋友重感情,一生寫過很多贈別詩。他的贈別詩情文并茂、各具特色,不但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高潔開闊,更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照兩鄉(xiāng)”的瀟灑曠達(dá)。

筆者今天介紹的這首詩,是王昌齡贈別詩中比較別致的一首,構(gòu)思巧妙,情義深遠(yuǎn)。

我們先來看看原文:

《送魏二》

醉別江樓橘柚香,

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

愁聽清猿夢里長。

醉別江樓橘柚香,

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第一句即點明全詩主題、地點、事件:詩人送別朋友魏二、在江樓、把酒話別。“橘柚香”三字描寫話別的環(huán)境:清靜幽雅、香氣朦朧,離情氤氳。

第二句寫送友人上船的場景:江上的秋風(fēng)引著秋雨,細(xì)細(xì)涼涼的吹進(jìn)小船里。

王昌齡非常擅長把平常字用在恰當(dāng)?shù)牡胤?,本句中的“引”字和“入”字就很恰?dāng)?shù)男稳萘饲镲L(fēng)秋雨不疾不徐颯然而至的感覺。

中晚唐和婉約派的詩人在寫秋雨時,喜歡將關(guān)注點放在簾幕屋檐、梧桐殘花等事物上,來描寫秋雨給人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像李商隱的“留得枯荷聽雨聲”,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而王昌齡在此詩中寫雨,不寫雨給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而寫秋風(fēng)引著秋雨吹進(jìn)小船給人帶來的觸覺感受“涼”。讓讀者直接從詩人營造的詩歌氛圍中感受到秋雨帶來的涼意,繼而想到詩人的朋友應(yīng)該也覺得秋雨涼人離情惆悵。

平常字用得恰當(dāng),寫景更切,寫情更真。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在王昌齡的另一首送別詩《盧溪別人》里,詩人曾對友人說過“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月”對“猿”,在詩人眼里就是離愁的象征,孤月高懸、清猿長啼,實實愁煞江上的旅人。

結(jié)尾的“長”字用在此處,形容猿猴啼叫,非常貼切,可以想象江兩岸猿猴不止的長啼在孤寂的夜晚是多么的凄清。而且“長”字用作韻腳,讓人讀來余韻悠長,回味不盡。

此詩構(gòu)思最巧妙之處也在這兩句上,一般送別詩都寫送別人的不舍惆悵之情。此詩卻說,朋友啊,想到你乘船直到湘江,那時你在孤寂的夜晚里,看著天上的月亮,聽著猿猴的長啼,該是多么的憂愁啊。

不直接寫詩人自己送別之愁,卻寫友人之愁,如此對面寫情,其情更切。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名句“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與此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句明寫友人之離愁,實寫詩人之擔(dān)憂,兩邊感情交融一體,更顯情真意切。實乃畫龍點睛之筆。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是盛唐贈別詩的共同特點。深厚有余,優(yōu)柔舒涵是王昌齡贈別詩的個人風(fēng)格。

本詩中景朦朧氤氳,情曲折真切,構(gòu)思巧妙,余韻悠長,是王昌齡贈別詩中的佳作。

讀者朋友們,你們認(rèn)為呢?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