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未解之謎 一千余項未解之謎介紹

太陽系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1、

木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地位不保?是誰在“搶”位

太陽系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太陽系行星質(zhì)量從大到小排列的順序是:

行星的質(zhì)量是評定是否是八大行星的條件之一。下面我們通過這八大行星的重量及平均密度從大到小做一個排序,比較出太陽系質(zhì)量最大的行星。質(zhì)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具體情況如下:http://www.ufo-1.cn/article/201509/384.html?1442333234

1、木星(質(zhì)量1.90×1027千克、平均密度1.326g/cm3)

2、土星(質(zhì)量(地球質(zhì)量=1) :95.18、平均密度0.70g/cm3)

3、海王星(質(zhì)量1.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1.66g/cm3)

4、天王星(質(zhì)量8.6810 ±13×1025kg、平均密度1.318cm3)

5、地球(質(zhì)量5.965×1024kg、平均密度5507.85kg/m3)

6、金星(質(zhì)量4.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 5.24 1.318cm3)

7、火星(質(zhì)量6.4219×1023kg、平均密度3.94g/cm3)

8、水星(質(zhì)量3.3022×1023kg、平均密度5.42794g/cm3)

但是科學家們的嚴謹態(tài)度,也木星的地位也遭到質(zhì)疑,在最近幾年科學家認為太陽系邊緣可能存在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質(zhì)量為木星4倍,這顆星叫幸神星(tyche),因為距離實在太過遙遠,這顆行星過去一直不為人們所注意。 如果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最終承認提喀的存在,那么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行星的地位將被取代。但是這個假設在最近被否定,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市一科研機構(gòu)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認為,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上講太陽系不可能一開始就只有四顆巨行星。在他的計算成果中,如果太陽系一開始就只有四顆巨行星,那只有2.5%的可能性會衍生出今天太陽系的星球數(shù)量和運行軌道。然而,有十倍的可能性是,曾經(jīng)存在第五顆巨行星,這也是太陽系現(xiàn)狀維持的最好解釋。

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

下面是以地球體積為1作比例,比較出八大行星體積排列順序的大小關系,如下面數(shù)據(jù)所示:http://www.ufo-1.cn/article/201509/384.html?1442333234

木星(71400),土星(60000),海王星(49400),天王星(25900),地球(6356-6378),金星(6073),火星(3332),水星(2439),冥王星(1200)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第一非木星莫屬。

體積:(以地球為1,體積1.0832073×1012km3)

太陽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火星 :水星 = 1300000 :1317 :745 :65 :57 :1 :0.86 :0.15 :0.056。

由此也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體積最大的,土星次之。

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

據(jù)報道,20...

查看詳情>>
2、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我知道,但沒想到倒數(shù)第一小的是它!

太陽系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大家都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那么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是什么呢?

沒錯,就是水星。

雖然叫水星,可是它卻沒有水。

由于它最靠近太陽。水星表面溫度在白天的時候可以達到四百多度,在夜晚又會降低到接近零下二百度,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高達六百度,是太陽系中溫差最大的行星。

而且水星的個子非常小。

它是八大行星里最小的一顆,我們生活的地球個子可比它大的多了。

一個地球差不多相當于18個水星大小了,可不是好小嘛!

也正是因為水星距離太陽近,所以它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圈的時間只需要八十八天,也就是說,在水星上,每隔八十八天就能過一個新年了。

但是,水星上的一天可是非常漫長的,在水星上過一天,相當于在地球上過五十八天零16個小時。

這也是太陽對水星的潮汐力造成的影響。

如果地球人真要到了水星上,那該是多么不習慣呀。

那最小的行星是水星,最大的是什么呢?

之前最火的國產(chǎn)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就是描述的八大行星里最大的那個行星,木星。

木星之大,從電影里的畫面就能震撼到大家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顆行星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個子比我們生活的地球大的太多了,一個木星差不多相當于一千三百個地球大小。

也就是說八大行星里最大的行星木星相當于23000多個最小行星水星。

木星屬于氣態(tài)行星,是沒有巖石表面的,不過它在最開始形成的時候,也是有巖石表面的,跟地球非常相似。

只不過是因為它吸附了很多的物質(zhì),隨著時間越久,吸附的物質(zhì)越來越多,所以體積就變得越來越大了。

木星不僅僅是體積最大的行星,同時它還是最重的、自轉(zhuǎn)最快的行星噢!

它的表面還有一個像眼睛似的大紅斑,這可是其他行星都沒有的噢!

當然這個大紅斑也是木星上最恐怖的地方之一了。

大紅斑能裝下3個地球,里面的風能讓地球像陀螺一樣瘋狂的轉(zhuǎn)動!

水星和木星還真像一個小瘦子和一個超級大胖子。


查看詳情>>
3、

太陽系最恐怖的星球:擁有“大眼睛”的木星

太陽系
太陽系最恐怖的星球

  太陽系是我們?nèi)祟惿娴男窍担厍蛟杏靡嬗谔?,八大行星也圍繞太陽公轉(zhuǎn),那太陽系最讓人“恐懼”的天體是什么呢?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擁有相當于1000個地球的巨大天體。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傳播最快的行星,它的質(zhì)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七大行星總質(zhì)量的2.5倍。它看起來很迷人,像一個木質(zhì)的木球,有很多像木質(zhì)的條紋,還有一個“大眼睛”——大紅斑,但千萬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迷惑。

  雖然它叫木星,但它并不是綠意盎然的樂園。木星上的壓力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人們在木星上的重量是地球上的2.5倍。我們已經(jīng)對地球上的自然風暴和閃電束手無策,而在木星上,這些風暴和閃電比地球上強上10000倍,所以木星也被稱為死亡之星。它的表面溫度可以達到1000萬攝氏度,所有靠近它的物體基本上都在瞬間變成灰燼。木星內(nèi)部到處都是灰塵,沒有光,沒有白天或夜晚,沒有氧氣可呼吸。所以這里沒有任何生命,一派死寂。

  在木星的表面,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紅色的大斑點。在我們知道真相之前,可能會覺得它們非常美麗。事實上,這些紅斑卻是上升的氣流。這些大紅斑的核心有許多小顆粒,它們形成數(shù)百公里的核,周圍的漩渦可以維持數(shù)百年,遠遠長于一個人的壽命,而且半徑比地球的體積還要大,可以直接將地球塞入,而后果自然也是不堪設想。

  哈勃望遠鏡拍攝了木星的一張大紅斑照片,真的很可怕,就像木星上的一個黑洞。假如你以為看到的是一個非常小的洞,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木星的磁場也是太陽系中最強大的。根據(jù)調(diào)查,木星上的磁場可能比地球上強10倍以上,可能是一塊一塊的,磁場的強度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不同,這可能是因為它其靠近金屬氫層導致發(fā)電作用產(chǎn)生。

  但是木星即使這么可怕,卻是地球天然的守護神,正因為木星的強大,所以才有諸多的天外來者被木星牢牢吸附,而避免了地球多次的滅頂之災!不得不感嘆宇宙的神奇,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數(shù)。


查看詳情>>
4、

神秘的太陽系邊緣:無法解釋現(xiàn)象!

太陽系
太陽系邊緣

我們一直都在研究觀察著太陽系,大家都知道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因為冥王星的降級而變成了八大行星,但最近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似乎有一個新的第九行星存在于太陽系的邊緣,并且在太陽系邊緣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神秘的東西,下面探秘志小編就為大家來揭秘一下太陽系邊緣發(fā)現(xiàn)的五大怪事吧!

太陽系邊緣發(fā)現(xiàn)怪事

1、新第九行星出現(xiàn)

2、粉紅行星

3、新太陽系最遠的天體

4、絕對零度行星

5、隱藏的“超級地球”

1、新第九行星出現(xiàn)

冥王星曾經(jīng)是公認的太陽系第九行星,但在2000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在太陽系邊緣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天體,并且它的個頭在不斷增加,于是專家們將冥王星降級成為了矮行星,這在冥王星為何被除名九大行星行列中曾提到過。

在2016年,研究人員檢查了海王星向外的宇宙空間中,柯伊伯帶上六個冰冷的小型星體,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星體物體都有橢圓軌道,而且在同一方向點出現(xiàn)軌道偏斜。研究人員解釋道,這可能是一顆未知的行星。有可能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顆行星的引力會會使得整個太陽系平面擺動,這些星體軌道的擺動也是由他帶來的。

batygin博士說,沒有其他的模型可以解釋這些高軌道傾角的怪事,除非是第九大行星提供了一個額外的引力,否則不符合天體運動規(guī)律。

關于這個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家認為,這個遙遠的星體質(zhì)量和大小可能并不小,可以給太陽系邊緣的那些小的行星和海王星以外的冰的異常現(xiàn)象作出解釋,同時,它非常遙遠,巨大的軌道意味著它需要10000到20000年的時間才能繞太陽一次。 同時,它的出現(xiàn)可能也將幫助人類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演變。

2、太陽系邊緣有一顆粉紅色的行星

很少有行星是色彩鮮艷的,但美國卡內(nèi)基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斯考特·謝潑德在太陽系的邊緣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一顆風紅色的矮星,命名為2012vp113。

它的直徑是450公里,2012vp113位于冥王星更外側(cè)的太陽系邊緣地區(qū),科學家曾認為那里沒有行星,但這個粉紅色的星體刷新了科學家們的認識。

至于它為什么是粉紅色的,是因為它是由粉紅色冰和巖石組成,并且圍繞著太陽在慢慢的運轉(zhuǎn)。這顆行星是在太陽系與被稱為“內(nèi)奧爾特星云”的外太空之間的神秘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第二個天體。天文學家們認為,或許在距離太陽極遠地帶,還有數(shù)千顆前所未知的物體圍繞太陽運行。

3、發(fā)現(xiàn)新的離太陽系最遠的天體

美國天文學會議上,科學家宣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太陽系邊緣天體,觀測顯示其可能是一顆矮行星,屬于塊頭比較小的天體,但它的反射率卻有點異常,表面可能存在某種金屬物質(zhì)。

美國天文學會宣布將它命名v774104,它與太陽的距離是冥王星的三倍,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

它大的直徑大概在310到620英里之間,華盛頓卡內(nèi)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斯考特·謝潑德宣布了這一發(fā)現(xiàn),他說目前為止該行星的軌道仍然未知。

《科學》雜志上的一份報告認為我們還不能對它進行分類,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軌道,也是在幾周前發(fā)現(xiàn)才發(fā)現(xiàn),它最終可能會成為太陽系終端的一員,而且科學...

查看詳情>>
5、

太陽系邊緣竟然不是冥王星?

太陽系
太陽系邊緣

太陽系的邊緣在哪里?

我們想要看一看太陽系外的世界,可是太陽系那么大,飛到哪里才是太陽系的邊緣呢?

我們知道,太陽、八大行星和它們的衛(wèi)星,還有其他一些天體共同組成了太陽系,在八大行星中,海王星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是最遠的,若比它還遠,就要被稱為海外天體(外海王星天體)了,比如,曾經(jīng)被劃分到行星家族中的冥王星,就是一顆海外天體。那么,冥王星是太陽系的邊界了嗎?曾經(jīng)是有人這樣認為的,直到我們發(fā)現(xiàn)了更加神秘而遙遠的地帶——柯伊伯帶。

什么是柯伊伯帶?

就像你的腰帶一樣,柯伊伯帶也是環(huán)狀的,位于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寒冷區(qū)域。

說起來,柯伊伯帶與小行星帶很像,都包含許多小天體。不過,小行星帶距離太陽很近,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而柯伊伯帶距離太陽很遠,在海王星軌道外黃道面附近。

1951年,天文學家柯伊伯提出,在海王星以外的地方,有一片冰狀物體圍繞著太陽旋轉(zhuǎn)。1992年,望遠鏡首次在所謂的柯伊伯區(qū)域內(nèi)看到了小而冰冷的物體。的確,柯伊伯帶中的大多數(shù)天體都很小,很難被看到,而且由于距離太遠,它們繞太陽公轉(zhuǎn)要花費數(shù)百年的時間。

曾經(jīng)威風凜凜的“第九行星”冥王星也在其中,冥王星曾經(jīng)也屬于行星,但后來,根據(jù)新的行星標準,冥王星因為“不能清除自身運行軌道上除衛(wèi)星外的其他天體”,而被踢出了行星家族,劃進了矮行星家族。不過,或許這里才是它真正的家園吧!因為柯伊伯帶里有很多矮行星,是的,這里沒有大行星。

那么,這個遙遠的帶子就應該就是太陽系的邊緣了吧?事情沒那么簡單,我們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奧爾特星云。

什么是奧爾特星云?

以太陽的視角遙望太陽系,如果海王星稱得上遠,柯伊伯帶則是很遠,那么奧爾特星云呢?那簡直就是遙遠中的遙遠!而且,既不像行星運行的軌道面,也不像柯伊伯帶般的環(huán)狀,奧爾特星云的形狀也常獨特,它被認為是由兩個獨立的區(qū)域組成,整體上它是圓球狀,不過里面還包含著一個盤狀的部分。

就像是一個“幼兒園”,奧爾特星云里布滿了不活躍的彗星,著名的哈雷彗星就起源于那里。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奧爾特星云與太陽系起源有關,那是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殘余物質(zhì)的聚集地。現(xiàn)在答案可以揭曉了,奧爾特星云的邊緣,就是我們最終定義的太陽系邊緣,因為太陽的引力影響到此為止。不過,可別高興得太早,你知道奧爾特星云有多大嗎?有人說,如果把太陽系比作一個雞蛋,那么奧爾特星云就是蛋殼,不過這個蛋殼可比蛋黃、蛋清加一起還要厚很多很多。還記得那個令我們驕傲的旅行者1號嗎?它大概會在300年后才會到達奧爾特云,但是,要想要穿越它,則需要3萬年的時間。


查看詳情>>
6

旅行者號下的太陽系,它正在“生老病死”

太陽系

1977年8月20日和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號和1號發(fā)射升空,從此便開始了宇宙探索之旅,也正是因為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了浩瀚的宇宙人類的渺小,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拍攝于1990年的照片,這張照片被稱為暗淡藍色。

是旅行者1號在1990年情人節(jié),距離地球60億公里,回望地球時為地球拍攝,你所看到那個位于黃帶中,很不起眼的小亮點就是我們的地球,而我們的家人、朋友、生命中所有都只是在這個小亮點中度過。

但是看下這個小亮點的時候,誰又能夠想到,它就好像塵埃的小微粒,里面竟存活著幾十億的生命,誰又能想到,在這塵埃般的顆粒中,竟有幾十億的生命,正在經(jīng)歷著喜怒哀樂,生離死別,而此時,竟有生命在凝望著亮點之外,尋找著生命的起源。

誰又能想到,這個小亮點竟會也有生命去在意它的誕生與滅亡,而這樣的小亮點,在宇宙當中又有多少個呢?旅行者號已接近太陽系邊緣,拍下這張照片,無法相信地球竟是這樣!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就是這張照片帶給我們的震撼,而這僅僅只是在60億公里之外拍攝的一張照片,要是再往深處的宇宙呢?旅行者號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照片?讓我們看到怎么樣的不可思議。但是很遺憾,雖然旅行者一號和二號是人類目前發(fā)射最遙遠的探測器。

但自從1990年拍攝了這張照片之后,兩艘探測器的相機就已經(jīng)停止了工作,也就是說,旅行者號之后所到達過的任何地方,我們都不能夠通過相機來感受了,可以說是非常的遺憾了。

為此,我們也只能通過旅行者的視角來感受柯伊伯帶之內(nèi)的天體,其中旅行者一號只飛掠了木星以及土星,而旅行者二號除了飛掠木星,土星,還經(jīng)歷了天王星,海王星,因此我們從旅行者視角看到了最為遙遠的天體就是海王星。

而也有照片傳回地球,首先這張照片就是1977年,旅行者一號剛剛離開地球14天,在距離地球1166萬公里,為地球和月球拍下了第一次合影,這是地球和月球首次同框,到了1979年,旅行者一號來到了木星軌道,拍攝了大量的土星以及衛(wèi)星的照片。

而其中就有張木星大紅斑的特寫照片,這是人類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感受到木星大紅斑,它的大小為地球的3.5倍,為木星南半球的巨大風暴,一個3.5倍地球大小的巨大旋風。

在1980年和1981年時,旅行者一號和二號分別到達了木星軌道,并拍下了這些照片,讓我們感受到了如此近距離下的木星,之后旅行者一號便改變了軌道,不再是黃道內(nèi)飛行,而旅行者二號,則是一直到達了海王星后才改變軌道。

所以旅行者二號是把四個氣態(tài)巨星都探測完的探測器,它也是首個,讓我們看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器,1986年,旅行者二號到達天王星,為我們拍下了天王星的照片。

1989年到達海王星軌道,讓我們?nèi)祟惖谝淮慰吹竭@顆太陽系最為遙遠的藍色冰巨星,之后它也離開了黃道面,和旅行者一號一樣,在1990年相機就再也沒有啟動,所以我們也只能夠看到這些照片。

之后他們飛行旅途中的所有,我們是無法看到的,為此也無法從旅行者這兩個人類發(fā)射最遙遠的...

查看詳情>>
7、

太陽系的秘密,恒星,行星,流星,你應該知道!

太陽系
太陽系的秘密

太陽系的秘密!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重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至少165顆已知的衛(wèi)星、5顆已經(jīng)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shù)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星團是由十幾顆至上百萬顆恒星組成的有共同起源、相互之間有較強的力學聯(lián)系的天體系統(tǒng)。

恒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是能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質(zhì)量越大恒星壽命越短,質(zhì)量越小恒星的壽命越長。多數(shù)恒星的年齡在10億至100億年之間。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fā)光,環(huán)繞著恒星的天體。其公轉(zhuǎn)方向常與所繞恒星的自轉(zhuǎn)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zhì)量,行星的質(zhì)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于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樣發(fā)生核聚變反應。一般來說,行星的直徑必須在800公里以上,質(zhì)量必須在5億億噸以上。所謂太陽系“九大行星”是歷史上流行的一種的說法,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lián)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并命名為小行星134340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xiàn)在太陽系只有八顆行星。

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zhì))在接近地球時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并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chǎn)生的光跡。流星體原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在經(jīng)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流星有單個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幾種。大部分可見的流星體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1克以下。流星進入大氣層的速度介于11km/s到72km/s之間。


查看詳情>>
8

太陽系的秘密:太陽系——太陽構(gòu)成的吸積盤

太陽系
太陽系的秘密

關于太陽系形成的秘密!

自從人類降生以來,我們就對本人生活的中央充溢了獵奇心。人類首先發(fā)現(xiàn)了原來生活了這麼多年的地球是圓的,而不是立體;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地球是圍繞太陽旋轉(zhuǎn),地球并不是中心;之先人類又發(fā)現(xiàn)了引力,也制造太空飛船飛上了宇宙,人們到月球上探究,發(fā)射衛(wèi)星、探測器等等探究間隔地球愈加悠遠的星體的奧妙。但是關于外太空,人類最先研討的當然就是地球所處的太陽系了。當應用各種航天器理解了各個星球的運轉(zhuǎn)速度、質(zhì)量等,迷信家就想經(jīng)過電腦模仿太陽系降生的進程。但是隨著模仿的停止,研討員們發(fā)現(xiàn)了兩個關于太陽系構(gòu)成的未解之謎,這令他們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太陽系的構(gòu)成進程是首先一團氣體云逐步塌縮,在塌縮的進程中構(gòu)成兩頭的恒星,詳細來說就是太陽,同時逐步構(gòu)成了一個吸積盤。復雜的描繪就是一個盤形的物體,兩頭是最原始的太陽。而由于角動量守恒,初始一團氣體的一點點角速度隨著塌縮的停止,尺度減小會發(fā)生很大的角速度,從而發(fā)生原行星盤。復雜的說就是太陽構(gòu)成的進程中由于角動量要守恒所以發(fā)生了許多原始的行星。

之后恒星就會不時的吸積并且還會釋放輻射。而有人會問恒星不斷在吸積那行星又怎樣能夠吸到東西呢?這是由于在太陽構(gòu)成進程中,體積到達某個點后核反響逐步撲滅,恒星的輻射將會逐步把其左近的物質(zhì)吹散,所以吸積盤將不再間接與恒星接觸,這之后盤物質(zhì)掉落到恒星的進程將依賴于磁場。這樣吸積盤內(nèi)的物質(zhì)要麼被中心恒星吸積,要麼構(gòu)成行星,要麼被吹走,所剩無幾,最初猛烈的恒星構(gòu)成進程將趨于寧靜。這就是太陽系構(gòu)成的大約進程。

但是依據(jù)這樣的實際,迷信家在電腦上模仿的時分卻呈現(xiàn)了兩個成績:在這種實際下,構(gòu)成的火星的質(zhì)量應該是和地球、水星差不多的,但是真實的火星質(zhì)量卻比地球和水星小了許多;還有就是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兩個遠日行星是不能夠在離太陽如此悠遠的間隔內(nèi)發(fā)生如此宏大的星體的。迷信家發(fā)現(xiàn)了這兩個成績之后百思不得其解,在實際上他們都不是這樣構(gòu)成的。但是理想確是這些行星與恒星曾經(jīng)調(diào)和的存在了上千年甚至上億年。關于這兩個未解之謎你是怎樣看的呢?


查看詳情>>
9

太陽系不是平的:旅行者號飛出太陽系要怎么操作?

太陽系
旅行者號飛出太陽系

地球在一個偏心率很小的橢圓軌道上環(huán)繞太陽公轉(zhuǎn),這個軌道平面被稱為黃道面。其他行星基本上也在黃道面附近環(huán)繞太陽公轉(zhuǎn)。既然如此,為什么旅行者1號和2號沒有向黃道面的上方或者下方飛出太陽系,這樣豈不是很快飛出太陽系嗎?

雖然太陽系看起來是扁平的,呈現(xiàn)為圓盤狀,各大行星基本上共處一個平面,但太陽系其實根本就不是平的。那么,為什么各大行星基本上會共面,但太陽系又不是平的呢?

為什么行星基本上共面?

太陽系在還沒有形成時,還只是一團星云,雜亂無章地彌漫在宇宙中。由于外部擾動,星云中心的物質(zhì)大量聚集在一起。星云內(nèi)部的物質(zhì)互相碰撞,它們在某個方向上會有一個凈角動量。隨著物質(zhì)不斷被中心的引力吸引進去,星云會在擁有凈角動量的方向上越轉(zhuǎn)越快。

在旋轉(zhuǎn)平面上,物質(zhì)的旋轉(zhuǎn)速度足夠快,它們可以避免掉入中心。但旋轉(zhuǎn)平面上下方的物質(zhì)的旋轉(zhuǎn)速度較慢,它們會被引力吸入中心。最終,團狀的星云會變得扁平,星云中心形成了太陽,旋轉(zhuǎn)平面上的物質(zhì)形成了各大行星。

為什么說太陽系不是平的?

雖然行星軌道讓太陽系看起來是扁平的,但太陽的引力在各個方向上都是一樣的。無論在黃道面的哪個方向,只要距離相同,都會受到相同的太陽引力作用。

太陽系中除了行星和小行星帶之外,還有一個包裹整個太陽系的巨大球體結(jié)構(gòu)——奧爾特云。據(jù)估計,奧爾特云起始于距離太陽0.03光年(1900天文單位)之處,一直延伸到至少距離太陽1光年(6.3萬天文單位)的地方。在奧爾特云中,分布著大量的小天體,它們被認為是來自于早期太陽系的殘余物。

為什么旅行者號沒有從黃道面上下方飛出太陽系?

如上所述,太陽的引力是均勻的,從黃道面上下方飛出太陽系沒有任何優(yōu)勢。不僅如此,人類目前其實沒有能力把探測器往黃道面上下方送出太陽系,化學火箭的速度有限。

旅行者1號和2號能夠獲得逃逸太陽系的速度,得益于兩大因素。首先,地球以30公里/秒的速度環(huán)繞太陽旋轉(zhuǎn),旅行者1號沿著黃道面方向飛行,由此能夠獲得巨大的速度,而從垂直于黃道面的方向就沒有。其次,旅行者號在黃道面附近飛行,還能借助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幾大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使它們最終能夠獲得足夠的速度飛出太陽系。

另外,旅行者1號和2號在設計之初是為了一次性探測太陽系中的四大巨行星,因為它們剛好趕上了176年一遇的行星排列。如果朝著黃道面上下方飛行,無法探測這幾大行星。

時至今日,人類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了解,大都是源于旅行者2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先后造訪了這兩顆行星,這是目前為止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唯一一次近距離探測。

不過,經(jīng)過幾大行星的引力加速之后,旅行者1號和2號的飛行方向都已經(jīng)大幅偏離了黃道面。


查看詳情>>
10

旅行者號飛出太陽系的依據(jù),是冥王星嗎?

太陽系
旅行者號飛出太陽系

飛了40多年的旅行者一號,本以為飛出了太陽系,但結(jié)果卻令人失望,科學家推測:估計還要幾千年或許才可以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浩瀚無邊的,而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想要更多,更深入地去探索、去了解宇宙。但是現(xiàn)在,我們對于宇宙的探索,大多還是在依靠天文望遠鏡。

雖然天文望遠鏡可以讓我們看到幾百光年甚至幾千光年以外的景象,但這樣看到的天體以及星系,還是很模糊不清的。比如說,我們只能看見幾百光年外有一顆行星,但是行星的具體情況如何,我們并不能清楚了解。所以,人們想要真正清楚明白地深入宇宙,單單依靠望遠鏡拍攝的幾張照片肯定是不可行的,必須要做到能近距離地去觀察。

而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在宇宙中只是一個很小的星系,我們想要去知道更多的宇宙奧秘,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出太陽系。由此,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航天局發(fā)射了“旅行者一號”這個當時的最高科技產(chǎn)品。發(fā)射它的目的,是為了走出太陽系去看到更大的宇宙。而且,這個探測器上還帶有記載了我們的文明的磁帶,這承載了科學家們對于與外星人接觸的愿望。

之后,在2014年9月的時候,美國航天局宣布,三十多年前發(fā)射的“旅行者一號”已經(jīng)飛離了太陽系,正在向著另外的文明前進。

現(xiàn)在的2018年,開始有學者表示懷疑,“旅行者一號”真的能走得出太陽系嗎?

科學家們認為它已經(jīng)不在太陽系了的依據(jù)是什么呢?是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的邊緣。到現(xiàn)在為止,“旅行者一號”已經(jīng)飛了四十多年,飛行距離已經(jīng)有了20億公里,按照對冥王星距離的測算,探測器早就飛過了冥王星,自然也就是已經(jīng)走出了太陽系。

其實,以前就已經(jīng)有科學家提出了質(zhì)疑,認為冥王星實際上并不是太陽系的邊緣。因為如果冥王星處在太陽系整個范圍的邊界的話,這顆行星被毀掉的概率非常大,不可能到現(xiàn)在還能保持完整,所以,冥王星肯定不可能算作是太陽系的邊框了,這個邊界的范圍應該還要更遙遠。

之后,隨著我們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我們用以探測觀察宇宙的工具也在不斷升級。終于,科學家們觀測到在太陽系的范圍邊上還有一個云團,這個云團因為距離太陽遙遠,所受的輻射也很弱。經(jīng)過各種測算,科學家們最終確定,這個有著眾多彗星核的云團就是太陽系真正的邊緣。

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云團距離地球特別遙遠,將近有94605億千米,而“旅行者一號”至今四十年不過走出了20億千米,以這個速度,想要離開太陽系,大概要有個幾千年才行。

在預計中只能活躍到2020年的“旅行者一號”是沒有辦法完成科學家們交給它的任務了,而面對這個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明白,想要去了解更多的宇宙,速度是最為重要的因素,沒有足夠快的速度,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真正地研究神秘的宇宙。

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研究怎樣去突破并提升現(xiàn)有的速度,甚至是可以讓飛船的速度接近或達到光速。但是光速對我們來說,真的太遙遠,我們的科學家真正在追求的是亞光速。因為根據(jù)我們現(xiàn)在的物理理論,任何物體的速度只可能是盡可能地去接近光速,而不可能達到或是快于光速,所以,想要能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