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南唐后主李煜和趙匡胤什么關系?竟然喜歡上同一個女人
李煜和趙匡胤是五代十國時候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君主,一主文一習武,也因如此,兩人的人生也是完全不同,但是他倆居然有關聯(lián)的地方,只是因為一個女人,周娥皇。
周娥皇是南唐一位司徒名叫周宗的愛女,精通歌舞和音樂,她在19歲時入宮成為李后主李煜的妃子,李煜對她也是恩愛有加,十分喜歡。李后主繼位以后,她當上了皇后。李煜為她作了很多樂曲。
李后主和宋太祖在這個紛亂的年代里,一個在文學中造詣頗深,一個在武藝領域技勝一籌,兩個國君出身不同——李煜含著金湯匙出生,所以不知道治國的難處,趙匡胤窮苦出身,因此對于建功立業(yè)有很大的雄心報復,對人生的態(tài)度也不同,奠定了兩個人后來的命運也不一樣。
后漢隱帝在位的時候,趙匡胤放火燒了觀花樓,然后雄心勃勃,尋找出路。他在滁州碰巧遇到了周娥皇,兩人一間生情,周娥皇慧眼識人,讓趙匡胤去南唐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而且留下繡字的手帕作為定情之物。李煜成為皇子,置辦厚重的聘禮前去司徒府提親,這時趙匡胤也萬里迢迢前來迎接自己的心愛之人,李煜的文采讓趙匡胤五體投地,自愧不如,因此夢想破滅,之后一路向北,去郭威哪里謀求官職。后來幾經(jīng)朝代更替,自己當上了皇帝。后來趙匡胤下令李煜跟他的妻子前去面圣,暴露了自己與周娥皇的淵源,李煜方才明白,但拒絕面圣激怒了趙匡胤。周娥皇被冷落,她的妹妹前去探望,卻被李煜看上,趙匡胤讓人潛入李煜宮里,打算帶走周娥皇,周娥皇不肯,這是讓人告訴趙匡胤以自己是南唐皇后的情分不要發(fā)起戰(zhàn)爭。后來趙匡胤出兵,下令不殺李煜一家,等到城中斷糧多日,李煜投降。
大家看到的這張圖片是宋太祖的一張坐姿畫像。圖中的趙匡胤以一種舒適的姿態(tài)坐在龍椅上,神態(tài)安詳,目光深邃。他頭戴黑色的幞頭,有黑色的鬢發(fā),須發(fā)飄逸細膩,這就是工筆畫的一大優(yōu)點了,這幅圖的細節(jié)部分處理的很好,無論是衣服上的紋路和褶皺都活靈活現(xiàn),充分展現(xiàn)了宋太祖的體態(tài)。
從趙匡胤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宋太祖的廉潔清明,或許這個形容并不恰當,但是身為皇帝而僅僅穿了一件樸素的白色長衫,這就至少可以看出他的節(jié)儉。這幅圖片是一幅絹本設色畫,所以大家看到的背景并不是通常宣紙的白色,而是有點泛黃的顏色,這種色調(diào)和整幅畫搭配的十分巧妙,將臉色較深的趙匡胤的面部表情都映的柔和起來,顯示出來他寬厚的性格。他身后的龍椅也畫的十分精細,紅色木頭上鑲嵌的花紋都清晰可見,足見當時畫師的繪畫水平之高。這幅圖以精細的筆法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寬厚,廉明的開國皇帝。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圖片的主人公。
趙匡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宋太祖。大家都知道他的籍貫是洛陽,趙匡胤曾投奔郭威,后來,被郭威封為行首,征戰(zhàn)南唐,有著累累戰(zhàn)績。之后,周世宗駕崩,趙匡胤開始掌管禁軍。次年,被委任攻打犯邊的契丹和北漢。就在這時,著名的陳橋兵變就發(fā)生了,從此,趙匡胤就被擁立為帝。建立了大宋朝,世稱宋太祖。這趙匡胤圖片也是他稱帝之后完成的。
周娥皇是南唐司徒周宗的大女兒,后來她入宮為妃得到李...
查看詳情>>與“南唐后主李煜和趙匡胤什么關系?竟然喜歡上同一個女人”相關的文章
南宋皇帝是趙匡胤的血脈?趙匡胤的后代繼承衣缽成為南宋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祖籍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太祖長拳),宋朝開國皇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后周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稱帝,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北宋。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在“燭影斧聲”的歷史疑云里突然駕崩,享年五十歲。
正常來說,趙匡胤去世,理當由其子繼承帝位。偏偏繼承皇位的是他的弟弟趙光義。即便《金匱之盟》是真的,按照盟約即“太祖?zhèn)魈冢賯髦⒚?,而廷美復傳之德昭”。那宋三世后皇位理應由宋太祖長子德昭繼承。
可是事實是:趙光義繼位后,《金匱之盟》里的皇位繼承人德昭、廷美、德芳接連死去,實在是讓人費解。既然《金匱之盟》里定好的繼承人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趙光義也就順理成章的傳位給兒子宋真宗。
自宋太宗開始北宋帝系繼承者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和南宋建立者高宗都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嫡系子孫。
轉(zhuǎn)眼間到了公元1127年宋欽宗靖康二年二月,金軍南下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宋皇族、后宮妃嬪與朝臣等三千余人,一直同年四月方才押解北上,趙光義的后世子孫除在外的康王趙構(gòu)外全部被俘,史稱“靖康之恥”。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后,僅存的皇室血脈,趙宋皇室唯一逃脫“靖康之恥”的康王趙構(gòu)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宋朝第十位皇帝。
由于早年在躲避金人追殺的時候,趙構(gòu)曾受驚過度,從此絕育,加上唯一的兒子隨趙構(gòu)逃亡的時候,驚嚇過度,3歲在建康(今南京)夭折,之后便再也沒有生過孩子。
隨著南宋局勢的穩(wěn)定,宋高宗趙構(gòu)感覺到到自己膝下無子,不利于江山穩(wěn)定。而趙宋皇室宗親又都在“靖康之難”中被金人全數(shù)俘虜,最后大多慘死在北國或不知所蹤。南宋已經(jīng)找不到直系的皇家血脈可以繼承宋室大統(tǒng)。于是趙構(gòu)過繼宋太祖七世孫趙伯琮為養(yǎng)子(成為太子后改名“趙眘”),也就是后來的宋孝宗。
據(jù)宋人編的書記載:出使金國的南宋使節(jié)洪適回到臨安,告訴高宗說看到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長相和宋太祖趙匡胤的畫像一模一樣,這個消息人們都感到十分驚奇。民間紛紛議論:“宋太祖趙匡胤轉(zhuǎn)世做了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滅亡北宋,為的是找宋太宗的子孫報仇?!?/p>
人們認為只有傳位給宋太祖的子孫,南宋才能安定下來。后來宋高宗說:“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于是決定傳位太祖后世子孫。
此時,距“燭光斧影”的那個風雪之夜已經(jīng)187年了,宋太祖在九泉之下也該瞑目了。不知道趙光義在地下有會做何感想。
南宋宋高宗趙構(gòu)以外,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恭宗、端宗、末帝(懷宗)皆是宋太祖趙匡胤后世子孫。
兩宋風云
北宋和南宋共歷十八帝,北宋和南宋各九帝,合計享國三百一十九年,而兩宋帝系變化之奇,充滿了傳奇色彩,讓...
查看詳情>>與“南宋皇帝是趙匡胤的血脈?趙匡胤的后代繼承衣缽成為南宋皇帝”相關的文章
北宋的建立者是誰?他在混亂局面站出來與舊社會舊秩序做斗陣
在經(jīng)過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總會有個人站出來,為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社會而努力的,與舊社會舊秩序做斗陣。現(xiàn)在我來給大家講下北宋的建立與統(tǒng)一。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病死后,七歲幼子榮宗訓即位.是為恭帝。統(tǒng)領禁軍的段前都點檢趙匡服兼領宋州(河南商丘)歸德軍節(jié)度使,防守京師,其時勢力舉足輕重。建隆元年(960年)正月,鎮(zhèn)(河北正定)、定(河北定縣)二州聲稱北漢與遼合兵南下,邊報咬急。趙匡受命率軍御敵,當大軍到開封城東北四十多里的陳橋驛時,其弟趙匡義(后改名光義)和幕僚趙普等策動兵變,趙匡胤l被“黃袍加身”,受士兵擁戴為帝,隨即回軍沐京,從恭帝手中接管了政權。這一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陳橋兵變?!壁w匡胤因曾任宋州歸德軍節(jié)度使,故改國號為宋是為宋太祖,仍都開封,史稱北宋。
趙匡胤稱帝之后,便著手進行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其用兵策略,并沒有繼柴榮北伐之后,乘勝攻擊遼朝,而是采取了王樸《平邊策》提出的先易后難的方針,即先打南方幾個軟弱的割據(jù)政權,后滅北漢,以避免在統(tǒng)一南方之前同遼發(fā)生正面沖突。
建隆四年(963年)初,宋派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慕容延釗率十州兵,向荊南進攻,首先滅掉了南平;接著又消滅了盤據(jù)在湖南的軍閥周保權勢力,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宋將王全斌、劉光義等奉命兩路入川滅掉后蜀.孟袒降宋,開寶四年(971年)二月,宋廷又以播美將行營前軍入廣州滅南漢,俘南漢后主劉張;開寶八年((975年)十一月,宋將曹彬等率兵十萬克金陵,滅掉了南唐,后主李坦奉表降宋,被俘到開封。對于盤據(jù)在太原的北漢,宋太祖也曾先后兩次出兵攻打,但都因遼朝出兵援漢而未果,趙匡胤也在976年十月死去了。
其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太宗,他繼續(xù)完成了太祖未竟的統(tǒng)一大業(yè)。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四月,割據(jù)在福建漳州、泉州的陳洪進主動獻出二州十四縣之地,歸順了宋朝。同年,吳越的錢淑也不得不削去吳越的國號,把兩浙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之地贏歸宋朝。北宋在完成統(tǒng)一南方諸國的任務之后,便把兵鋒集中轉(zhuǎn)向割據(jù)在太原的北僅和遼朝。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初,大宗親征北漢,派潘美等四將分四路攻太原。三月,遼兵前來救援,宋軍大敗遼兵于白馬嶺(山西盂縣東北),遼將耶律敵烈敗死。四月,宋軍進抵太原城下。五月,北漢主劉繼元納城投降。至此,中原地區(qū)和南方基本統(tǒng)一,五代十國分立的局面正式宣告結(jié)束。
北宋建國后,為了不使宋成為五代以后第六個短命王朝.精通治道的趙普在與太祖討論如何改變五代以來君弱巨強、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時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是:“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情兵,則夭下自安矣”。同時,也是為了加強對人民的鎮(zhèn)壓和控制。早在進行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過程中,就逐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強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兵”、“權”、“錢”、“法”四個方面,把軍權、政權、財權和司法權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朝廷皇帝手中,以鞏固其地主階級的封建統(tǒng)治。
總之,北宋一朝通過上述集...
查看詳情>>與“北宋的建立者是誰?他在混亂局面站出來與舊社會舊秩序做斗陣”相關的文章
北宋開國四大名將,輔佐趙匡胤登上王位
宋是一個文治的王朝,在北宋時期,武將的地位一般要低于文臣。不過,這并不能說明北宋就沒有名將的存在。在北宋建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麾下就有一批名將,他們?yōu)楸彼蔚膭?chuàng)建立下了汗馬功勞,甚至有的人后來還官至一方節(jié)度使,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北宋開國時的四大名將。
石守信是北宋開國功臣,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義社十兄弟之一,對趙匡胤稱帝貢獻很大。石守信早年曾是后周的大將,趙匡胤在任殿前都點檢的時候就與其相交,兩人情同手足。后周世宗柴榮死后,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了兵變,身為趙匡胤的兄弟,石守信在兵變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他雖然身在禁軍之列,卻不時與趙匡胤暗通,并極力促成了趙匡胤起兵。在石守信等人的幫助下,趙匡胤終于進入汴京,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開封稱帝建國,北宋王朝由此建立。
北宋建國后,石守信又跟隨太祖討伐李重進。后期,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石守信遂主動退隱。公元984年,石守信病終。
高懷德是繼石守信之后的又一名將,高懷德是常山真定人,他出自于將門世家,其父高行周早年就是后晉的名將。高懷德自小就隨其父出征,立功無數(shù)。契丹攻打后晉之際,高行周曾率軍出征。在戚城之戰(zhàn)中,剛剛年滿十八歲的高懷德親自突入敵陣,他率領后晉驍騎大敗契丹軍馬,并成功將其父救出。高懷德曾娶宋太祖的妹妹燕國長公主,因為這個原因,兩人的關系遂非常親密。北宋建立后,高懷德因為擁立之功,直接被宋太祖提拔為殿前副都點檢,掌管禁軍。因為高懷德戰(zhàn)功赫赫,又在禁軍中極富威望,趙普等文臣遂極力勸說宋太祖削減禁軍權利。杯酒釋兵權后,高懷德被拿掉了都點檢一職,轉(zhuǎn)而鎮(zhèn)守滑州。公元982年七月,他于家中去世,享年五十六歲。
北宋開國第三名將就是王審琦。和高懷德不同的是,王審琦從一開始并沒有跟隨趙匡胤,他是郭威和柴榮手下的親將,深得郭威的信任。后漢隱帝在位期間,王審琦隨從郭威平定李守貞之亂。公元959年,隱帝誅殺郭威全家,同年,郭威在眾將士的簇擁下起兵而反,王審琦作為郭威的親將,自然也參與了這次行動。
王審琦是郭威父子信任的親將,他曾多次隨同郭威、柴榮等討伐叛將。柴榮繼位后,王審琦因扶立之功晉升為殿前都虞侯,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與同為禁軍將領的趙匡胤結(jié)為好友。北宋建立后,王審琦升為泰寧軍節(jié)度使。次年,他交出兵權,主動到地方任職,后長期鎮(zhèn)守許州,公元974年,王審琦病逝于封地,時年五十歲。
第四位開國名將為張令鐸,他原是郭威帳下的指揮使,長期隨從郭威出征。張令鐸出世較早,早在后唐時期,他就參軍入伍。張令鐸先后在劉知遠和郭威麾下效力,不管是在抵御契丹的戰(zhàn)爭中,還是在平定李守貞叛亂的戰(zhàn)役中,張令鐸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張令鐸從一個無名小卒逐漸上升為統(tǒng)兵作戰(zhàn)的大將。后周建立后,張令鐸因扶立之功晉升為控鶴指揮使,不久,他又隨從周世宗征討淮南。在對陣南唐的戰(zhàn)斗中,張令鐸身先士卒,就連趙匡胤也對其佩服不已。張令鐸與趙匡胤之間相交甚早,在趙匡胤參軍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結(jié)...
查看詳情>>北宋皇陵與漢唐皇陵的待遇相差懸殊,這是為什么呢?
跟許多朝代的皇陵一樣,北宋的皇陵我們今天也依然能夠看到,它們就位于邙山山區(qū)腳下,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鞏義市境內(nèi)。但是,如果您真的親自過去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這里遠沒有劇中那般氣派。北宋皇陵遺址不光游客稀少,甚至連考古學家也很少光顧,與漢唐皇陵的待遇相比,顯得寒酸很多,這是為什么呢?
一、寂寞的北宋皇陵
除了徽欽二宗之外,北宋的七位皇帝都葬在鞏義宋皇陵區(qū),再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陵墓,這里一共有八座帝陵,統(tǒng)稱為“七帝八陵”。圍繞著八座帝陵還有皇后陵、皇室宗親墓、勛臣和名將墓300余座,其中包括了包拯、寇準等重要大臣的墓。
鞏義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北部是邙山山區(qū),古人有:“ 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的說法,鞏義正好位于邙山山腳下。伊洛河自偃師入境,向東北流入黃河,曹植曾經(jīng)從這條河經(jīng)過,奔騰的河水彌散出陣陣煙霞,宛若仙人嬉戲其上,曹植揮筆而就,《洛神賦》從此名揚天下。
如今北宋皇陵周圍大多變成了田地,石像生散落在田地旁的荒野上,有些地方盡管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的牌子,卻看不到保護措施,北宋的繁華和帝陵落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趙匡胤選擇鞏義建皇陵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出生在洛陽的夾馬營,民間傳說中,當了天子的趙匡胤有一次回家鄉(xiāng)洛陽,回憶往昔的歲月,趙匡胤感覺到一絲傷感,或許也感覺到了天不假年。趙匡胤在從洛陽返回開封途徑鞏義時,突然抽出一支箭,用力張弓射向遠方,嘆著氣對身邊的大臣說:人生終究要有歸處,今日箭落之處,就是我死后長眠之地。
民間傳說用戲劇化的方式講述了選擇鞏義建皇陵的過程,真實的歷史并沒有這般的戲劇化,卻充滿了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張力。
安史之亂后,中國的經(jīng)濟中心開始南移,江淮地區(qū)的賦稅成為唐廷的重要賦稅來源地,大運河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運河沿線的城市隨著運河上面的漕運逐漸繁榮起來,位于汴河和黃河交叉口的開封是南糧北運的必經(jīng)之地。朱溫首先在這里建都,朱溫統(tǒng)治期間開封城的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張,繁華程度很快超越幾經(jīng)戰(zhàn)亂的長安和洛陽。
北宋建國后,開封成為北宋的首都,但是開封畢竟是四戰(zhàn)之地,黃河并不足以抵擋北邊契丹的精銳鐵騎,趙匡胤一直有遷都洛陽的打算,理由是“據(jù)山河之險而去冗兵”。但是當時運送糧食到洛陽非常不方便,成本極高,遷都的提議遭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反對,最后不了了之。
趙匡胤選擇位于洛陽附近的鞏義為皇陵所在地,或許是希望后繼的君主能明白他當初的苦心。
三、宋皇陵的營造制度
與漢唐皇陵相比,北宋皇陵顯得寒酸很多,這同北宋皇陵營造制度有很大關系。北宋皇陵墓葬制度的理論依據(jù)和古代的堪輿學說有很大關系,當時的堪輿學中有所謂的“五音姓利”的說法,這種學說把人的姓氏分為宮、商、角、徵、羽五音,五音對應著土、金、木、火、水五行,通過五行的方位可以在地理上找到與姓氏對應的理想下葬地。北宋皇帝的姓氏“趙”姓是角音,角音對應著木行,木行主東方,“ 東高西下謂之角地,南高北下謂之徵地,角姓亦可居之?!彼哉?..
查看詳情>>與“北宋皇陵與漢唐皇陵的待遇相差懸殊,這是為什么呢?”相關的文章
李煜著名詩詞《詠扇》背后的故事,趙匡胤和李煜相比你更喜歡誰?
李煜曾經(jīng)寫了一首冷門詩,被人知曉的只有10個字,不知道是作者只作了兩句,還是其他的幾句尚未發(fā)現(xiàn)?雖說只有兩句,但是其中的意境卻很美,讀完后覺得很愜意,也不免羨慕這種閑淡自若的生活。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 ——《詠扇》
據(jù)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江南李煜既降,太祖嘗因曲燕問:“聞卿在國中好作詩?!币蚴古e其得意一聯(lián),煜沉吟久之,誦其《詠扇》云:“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鄙显唬骸皾M懷之風,卻有多少?”他日復燕煜,顧近臣曰:“好一個翰林學士?!?/p>
李煜的名氣,并不是后來才有的,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經(jīng)詞名在外了,何以見得?宋代大文人葉夢得在《石林燕語》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筆者用白話文道來。當年李煜降了大宋后,宋太祖趙匡胤便把他招來說:“聽說你很會寫詩”?李煜不說話默認,趙匡胤于是便讓他把得意詩念出來聽聽。李煜想了一會兒,念了兩句詩,一共10個字: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
趙匡胤聽完這兩句,覺得這滿懷之風能有多少,這詩寫得有些小家子氣了。于是后來,趙匡胤便用“好一個翰林學士”7個字來評價。
通過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趙匡胤對李煜的態(tài)度。打心底來說,兩人都是君王,但趙匡胤覺得從對方念的這兩句詩來看,他就不是一個當君王的料,最多只是個翰林學士。但趙匡胤又肯定了李煜的才氣,不然也不會說他是“好一個翰林學士”。不得不說,趙匡胤用這7個字來評價李煜,確實很經(jīng)典,可謂入木三分。
據(jù)記載,李煜這10個字,來自一首名為《詠扇》的詩作。應該不是他即興所寫,當時他只是念了之前自己寫的兩句詩。遺憾的是,這首《詠扇》的全文早就遺失。
大家別小看這10個字,后世文人可是相當推崇此句,它也已經(jīng)流傳了1000多年。這是一首寫扇子的詩,前5個字,用月亮比喻扇子,拿著這把扇子就像捧著一輪明月在手一樣,令人心悅,這是寫扇子的形。后5個字,則是寫搖起扇子時,陣陣清風吹來,令人愜意。這兩句詩,有動有靜,只是10個字,卻將扇子的外在,以及其功用,寫清楚了。而清風、明月兩大意象的引入,又讓它充滿了意境之美。
正如趙匡胤所評,這是一個極佳的文人詩,其中風花雪月式的浪漫,令人叫好。但畢竟李煜心中的風,只是滿懷風,如何能成得了氣候?其實我們再來讀一首趙匡胤的經(jīng)典詩作,就能體會到二人性格的不同,且看:
《詠初日》
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fā)。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是不是風格完全不一樣。這首詩短短28個字,卻氣勢磅礴,讀來頗具感染力。首句寫太陽時,“光赫赫”3個字就極具張力,次句“千山萬山如火發(fā)”也是一樣。后兩句更有水平,太陽初升,群星和殘月便只能退下了,太陽的霸氣躍然紙上。很顯然,趙匡胤此詩是一語雙關的,與其說他在詠太陽,不如說他在寫自己的威風。
通過李煜詩和趙匡胤詩的比較,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兩人的不同。論在詩文上的成就,趙匡胤鐵定是不如李煜的,但李煜確實不是一個當君王的料。我們都說字如其人,其實文風又何嘗不如其人。不過話說回...
查看詳情>>與“李煜著名詩詞《詠扇》背后的故事,趙匡胤和李煜相比你更喜歡誰?”相關的文章
宋朝為什么管皇帝叫官家?原來和趙匡胤的身世有很大的關系
960年,后周諸將發(fā)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jié)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大宋王朝。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傳18帝,國禎319年,宋朝有一點和別的朝代不一樣,宋朝把皇帝稱“官家”,而不是稱陛下或皇上?這又是為什么呢?
對于這個疑問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也很好奇,《國老談宛》中記載:“徐鈺為散騎常侍,太宗謂曰:官家之稱,其義安在?曰: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蓋皇帝之謂也。”
趙光義好奇的問了,他的兒子宋真宗趙恒也問了,《湘山野錄》記載:“上(真宗)乘醉問之:何故謂天子為官家?速對曰:臣嘗記蔣濟《萬機論》言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上甚喜,從容數(shù)杯。上又曰:正所謂君臣千載遇也。李亟曰:臣唯有忠孝一生心。縱冥搜,不及于此?!?/p>
從上面兩段史料來看,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這樣皇帝要至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一個賢明的皇帝,沒有自己的私愛、私財,皇帝是代表上天來治理天下的,天下的老百姓對于皇帝來說,都應該一視同仁?!肮偌摇彼^的變化出“君權神授”觀念的某種微妙改動,包含著一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這是從史料的角度來分析,宋朝稱皇帝為官家,還和宋朝的創(chuàng)始人趙匡胤的出身有很大的關系。趙匡胤在后漢時期投奔樞密使郭威,趙匡胤在后周柴榮時期,攻擊北漢、南唐,立下赫赫戰(zhàn)功。柴榮病重的時候,趙匡胤升為殿前都點檢。
《宋史》:六年,世宗北征,為水陸都部署。及莫州,先至瓦橋關,降其守將姚內(nèi)斌,戰(zhàn)卻數(shù)千騎,關南平。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余,題云“點檢作天子”,異之。時張德為點檢,世宗不豫,還京師,拜太祖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代永德。恭帝即位,改歸德軍節(jié)度、檢校太尉。
趙匡胤凱旋以后,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皇帝。改元建隆,國號“宋”,趙匡胤這樣稱帝,不能讓天下的臣民信服,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使天下人信服,趙匡胤就想出來這樣一個想法。不稱“朕”,稱官家?;实奂嫒?、五之德,故曰官家,這樣既沒有降低身份,反而提高。
《禮記·禮運篇》記載:“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不獨親其親,子其子;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從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宋朝皇帝為治理天下的君主,他的主要責任就是讓天下眾生造福,而不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趙匡胤讓后周恭帝禪讓給自己帝位,按照“官家”的理解為,我當皇帝為了天下老百姓,并且選拔有能力的管理大臣,在大臣的輔佐下,來共同治理國家。趙匡胤巧妙地把家天下和官天下結(jié)合起來,雖然我為天下蒼生謀福利,也不影響我的子孫繼續(xù)為天下蒼生謀福利。
趙匡胤為了貫徹“官家”的政治寄托,同時也提高了士大夫的地位和權力。趙匡胤留下遺囑:“后世宋朝君王都不許殺害士大夫”。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所以宋朝士大夫地位很高,官僚集團權力壓過了君主的權力。
查看詳情>>與“宋朝為什么管皇帝叫官家?原來和趙匡胤的身世有很大的關系”相關的文章
宋朝是怎么建立的?趙匡胤用了什么戰(zhàn)略讓北漢的君主被迫投降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大宋王朝建立前期。
曾經(jīng)宋朝的軍隊,都非常想征服燕云16州,但是這次他們?nèi)?,卻是做了俘虜,成為了囚徒,最終兩位皇帝也是在這片土地上,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話說想當年開國皇帝趙匡胤和他的弟弟,兩個人因為自己手中的權力和兵馬爭奪,所以引發(fā)了一場兵變,在這之后輕而易舉的就奪得了政權,自己當了新的皇帝,并且改了國號建立了大宋王朝,同時也把原來的那個小皇帝,封為了王爺,在這個時候宋太祖的心里還有個非常大的野心,他要讓自己的名字,和歷史上的漢武帝,以及唐太宗,這些人放在一起,所以他就利用兵力,不斷的把后周地區(qū)完全的控制。第二步就是要收復漢族人居住的這些地方,那么最后一步就是,把原來燕云這些州縣全部的收回,把契丹人趕出去,讓國家完整。
在剛剛建立宋朝的時候,趙匡胤也是特別的注重軍隊里面的紀律,在開封城里面根本就沒有出現(xiàn),像原來更換朝代出現(xiàn)的那種放火和搶奪的混亂局面,每個官員還在原來的職務上,干著自己的事情,總體來說,社會還處于比較安穩(wěn)的狀態(tài),他這個時期老百姓就大力的把精力,投入到經(jīng)濟建設上面,后來他更是根據(jù)這些官員的建議,實行了大量的改革,讓那些人把原來荒廢的田地,全部開墾出來,為了幫助人民糧食增多,還修了不少的水利工程,在發(fā)生兵變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命令自己手下的這些大將,控制了黃河以北的多個地區(qū),再接下來6個月的時間,他先后利用自己的勢力,收復了很多個城市,對于那些和他抗衡的地方諸侯,時間長了,也只能表現(xiàn)出屈服的狀況,在幾年之后,宋朝已經(jīng)基本都穩(wěn)定了局勢,這時候他就開始想要統(tǒng)一更大的疆土。
趙匡胤起義前趙匡胤的戰(zhàn)略
當時在宋朝的邊境,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契丹,這些人幫扶這北漢的王朝,在周邊還有南唐和些其他的小諸侯,采取了每個人占地為王的方法,在這樣的形式中,宋太祖也是常常的睡不好覺,所以他就和自己的兄弟,經(jīng)常的商量著這些計策,這些人也是非常的懂他的心思,說要收復中原。這時候有人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先把南方這些小的國家,全部收復之后,然后再聯(lián)合在一起攻打北漢,到時候就他那么個小的國家,是沒有辦法躲藏的,在聽了這個人的分析之后,這位皇帝也是非常的高興說,這也正是我的想法。也是按照他這個戰(zhàn)略方針,趙匡胤用了13年的時間,先后的把南漢,南唐等小的根據(jù)地,全部收復到自己的疆土里面。
在這些小的諸侯國里面,南唐的疆土是比較大的,而且實力強,這位落難的君主,更是親自來到了開封這個地方,向宋太祖跪拜,在這之后他也是害怕會被宋朝長時間的扣為人質(zhì),就回到了自己的疆土里面,在這時,趙匡胤果然就派出了10萬人的大隊伍,直接的進攻南唐這個地方,在圍困了一年多后,這個人也是被迫投降,誰知道在這場戰(zhàn)斗中,趙匡胤卻因為自己生病突然的離世了,他的弟弟也就當上了新的一任的皇帝。為了完成哥哥的大業(yè),他更是多方面的使用武力,親自帶兵來征討北漢,并且把其...
查看詳情>>與“宋朝是怎么建立的?趙匡胤用了什么戰(zhàn)略讓北漢的君主被迫投降”相關的文章
宋朝名將鄭恩,一生追隨趙匡胤為宋朝鞠躬盡瘁屢立戰(zhàn)功
高君寶高瓊,亳州蒙城人,北宋大將。歷仕太宗龍直指揮使、保大軍節(jié)度、檢校太尉、忠武軍節(jié)度。屢立戰(zhàn)功,不識字而曉達軍政。
周顯得四年,青年將軍高瓊(高君寶)奉命自壽州(今安徽壽縣)去京師汴京(今河南開封市)搬取援軍,途經(jīng)雙鎖山,與劉金定交戰(zhàn),為劉金定武藝超群所感。經(jīng)過了解,互相愛慕,兩人結(jié)為恩愛夫妻。
劉金定旋即隨高瓊發(fā)山寨兵馬數(shù)千,渡過淮河攻南唐軍,在八公山、壽州一帶,橫刀立馬,力奪重關,大敗南唐軍固守的唐高關和八公山區(qū),遂解宋軍之圍。
北宋建立后,劉金定隨丈夫高瓊北上抗遼,助丈夫鎮(zhèn)守雁門、寧武、偏頭三關等重地,為保衛(wèi)邊疆再立功。后不幸戰(zhàn)死。與高瓊合葬于雙鎖山。至今當?shù)厣杏懈鞣N傳說和遺跡。
雙鎖山南西側(cè)有高瓊、劉金定合葬墓。原墓冢高大,磚石修建,碑石林立,青松繞墓。因遭戰(zhàn)火,僅存一土丘,現(xiàn)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恩,字子明,據(jù)說是宋朝開國大將。
青年時與柴榮趙匡胤結(jié)為兄弟 鄭恩排老三。三兄弟中柴榮 趙匡胤先后當了皇帝。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只可惜38歲英年早逝。之后趙匡胤陳橋兵變被黃袍加身做了皇帝 取替周朝建宋朝。五代周朝時期趙匡胤和鄭恩都是周世宗柴榮手下的大將,為周朝立下汗馬功勞。趙匡胤和鄭恩都是在柴榮落魄時與柴榮結(jié)拜的。
趙匡胤建宋朝后,鄭恩繼續(xù)追隨趙匡胤,為宋朝鞠躬盡瘁,屢立戰(zhàn)功。
但是鄭恩為人魯莽,做事不計后果,趙匡胤當了皇帝后他見了趙匡胤依舊和以前一樣叫二哥。終于有一次沖撞了趙匡胤,讓趙匡胤這個皇帝很下不來臺,趙匡胤含淚忍痛斬了鄭恩。鄭恩死后宋朝歷代皇帝對鄭恩的后人都很優(yōu)待。
對于鄭恩此人,正史中并無記載,但鄭氏族譜中有關于鄭恩記載。歷史上是否有其人還有待考證,若真無此人,此人原型可能是宋初將領張瓊。
查看詳情>>與“宋朝名將鄭恩,一生追隨趙匡胤為宋朝鞠躬盡瘁屢立戰(zhàn)功”相關的文章
宋朝皇帝從后周小皇帝手中搶來皇位,在當時人眼中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宋朝是我國封建王朝中經(jīng)濟十分發(fā)達的年代,而這一切或許是因為歷代宋朝皇帝都不是好戰(zhàn)之人。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武將出生,常常御駕親征,然而他卻通過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zhèn)的兵權,避免了地方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的局面,給了宋朝一個安穩(wěn)的開始。
《宋史》關于趙匡胤的記載頗為詳實,不過史書畢竟是史書,所能記載的基本都是比較重要的事,而對皇帝軼事之類不記載,而小佛認為,看待一個歷史人物,除了要看史書,也要看當時的一些筆記,畢竟,筆記中記載的事件大多是“上不了臺面”的事,但是這些事卻常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成為民間了解“名人”的重要途徑。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宋太祖軼事三則,看一看在當時人眼中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01寺院僧官拍馬屁,趙匡胤佛前上香不拜唐朝時大多數(shù)皇帝都對佛教極有好感,常常在佛前跪拜禱告,祈求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而到了宋朝,皇帝們雖會前往佛前燒香,但是并不向佛像行跪拜大禮,而這一切皆是因為宋太祖遇到了一個能言的僧官。
趙匡胤建國后第一次前往大相國寺燒香,燒香時詢問僧錄(佛教僧官,掌全國寺院、僧籍以及僧官補授等)自己到底應不應該拜佛像,當時的僧錄是大名鼎鼎的吳地僧人贊寧,贊寧直言:“不用拜?!壁w匡胤不解,遂問其原因,贊寧趁機狠狠拍了宋太祖的馬屁:“見在佛不拜過去佛。”其實就是把趙匡胤比作當時的佛陀,贊寧博聞強識都是知道的,沒想到口辯也是如此之好。趙匡胤知道贊寧在拍自己馬屁,但是心中非常高興,有了一個正經(jīng)理由不用再拜佛像,于是點頭同意贊寧的說法,不拜佛像,而這也就成了一個定制,宋朝皇帝見佛像都不再拜。
02百姓告官,趙匡胤為官員解危機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后奪取了后周政權,不少后周的文臣武將都成了北宋的開國功臣,在北宋眾多開國功臣中,有一武將叫作李漢超,他曾被后周世宗柴榮重用,官至殿前都虞候,北宋開國后歷任散指揮都指揮使、綿州刺史、控鶴左廂都校、恩州團練使,后隨軍平定淮南節(jié)度使李重進的叛亂,被任命為齊州防御使和關南兵馬都監(jiān)。
齊州大概就是現(xiàn)在濟南市一帶,在北宋初年距離宋遼邊境并不遠,與京東東路治所青州相鄰,是一個賦稅相對較多的地區(qū)。
趙匡胤將李漢超安置在這里就是希望他能夠利用稅賦養(yǎng)活手下的三千兵士,邊境不安穩(wěn)時可以上前線,然而武人不懂治理地方,任性妄為,霸占百姓女兒和錢財,搞得當?shù)匕傩疹H有怨言,被欺負的百姓結(jié)隊去東京告御狀。趙匡胤見了齊州百姓,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漢超去了齊州,沒有契丹人再騷擾你們了吧?他從你們那得到的錢財比契丹劫掠還多?你們女兒大多嫁給平常人家,而漢超是我的愛臣,身份尊貴,家庭富有,你們女兒嫁給他有什么不放心?”百姓被趙匡胤說服選擇離開,給李漢超解了圍。
趙匡胤轉(zhuǎn)身馬上讓人去齊州告訴李漢超:“汝須錢何不告我?而取于民乎?”同時賜給他幾百兩白銀,要求他還給那些百姓,李漢超被感動得不行,“漢超感泣,誓以死報”。
03趙匡胤給誣陷名將的人賞官趙匡胤接管后周天下...
查看詳情>>與“宋朝皇帝從后周小皇帝手中搶來皇位,在當時人眼中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