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北宋怎么滅亡的

發(fā)布時間:2020-05-30
1

西晉是怎么滅亡的?西晉的滅亡和北宋的靖康之恥哪個更慘

西晉
西晉滅亡
西晉滅亡原因
西晉滅亡有多慘

一個人能有多少名聲,就得承受多少毀謗,西晉滅亡相對于靖康之恥來講,是過于不出名了,畢竟西晉王朝在歷史上知名度也不高,晉朝的那幾位皇帝也沒有什么亮點讓人記住的,更何況晉之后是南北朝,這一時期的歷史點亂的讓許多歷史老師都頭痛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去講,那讀者更難關(guān)心了。而相反北宋就不一樣了,百年基業(yè),靖康之恥之后,徽欽二宗在金人的蹂躪下,也有許多如牽羊禮等令人獵奇的歷史知識點,關(guān)注的人多,自然知名度就高了。

西晉是如何滅亡的?

司馬家的皇權(quán)威望不足

晉朝的王朝來得太容易,相對于其他朝代幾十年的戰(zhàn)爭而得來的江山,西晉僅靠陰謀論就獲得了權(quán)力,實在過于容易。

當(dāng)然,這也為西晉的不長久埋下的禍根,司馬家三代人經(jīng)歷長期的利益交換、陰謀詭計,篡魏為晉,同時還保留了許多前朝的氏族勢力,這讓其他世家大族也認為自己有機會登上權(quán)力頂峰的。

前期權(quán)力繼承問題

司馬懿作為篡位事業(yè)的第一代核心,位置毫無爭議,第二代繼承人里,司馬師是大哥,性格沉穩(wěn)、有膽略,是合格的繼承人,但是司馬師沒有兒子,便將自己的兒子7歲的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淮南叛亂中,司馬師生病,為了保證家族勢力的繼續(xù)上升,于是指定司馬昭為繼承人。司馬昭曾表態(tài),天下是司馬師的,自己只是代他經(jīng)營而已。自己去世后,便會將位置傳給司馬攸,但是司馬昭長子司馬炎卻不希望這樣,于是他暗中聯(lián)絡(luò)大臣,形成第三代核心利益聯(lián)盟,迅速篡權(quán)稱帝,建立了晉朝,即晉武帝,完成了司馬家族篡位事業(yè)。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無后,以帝弟攸為嗣,特加愛異,自謂攝居相位,百年之后,大業(yè)宜歸攸。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與焉。”將議立世子,屬意于攸。晉建立后,將同姓分封到各地為王,以控制不服的世家大族,其中司馬攸封齊王,身居要職,頗有建樹,司馬炎晚年的時候,朝廷上關(guān)于司馬攸繼位的呼聲很高,這也成了晉朝宗室矛盾的導(dǎo)火線。

八王之亂

司馬炎的太子司馬衷是個智障,這樣的人當(dāng)然是不適合做繼承人的,但是長幼有序,如果廢長立幼,自己的合法性也存在問題,因為大臣們更希望傳位給司馬攸,這樣皇位又回到了長子司馬師這一系了,那不是更麻煩。而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卻非常聰明、司馬炎還是堅持立司馬衷為太子,希望熬過這一屆,下一屆皇帝就好了。為了保證司馬炎這一屆的穩(wěn)定性,于是司馬炎得為自己的兒子提前做好打算。聯(lián)合世家大族平陽賈氏、弘農(nóng)楊氏,與賈楊兩家聯(lián)姻,自己娶了楊芷為皇后,賈南風(fēng)嫁給司馬衷。結(jié)果司馬炎死后,皇太后楊芷和皇后賈南風(fēng)之間發(fā)生權(quán)力斗爭,兩大家庭以及司馬家族的藩王開始了相互攻擊,開始了八王之亂的黑暗歷史。經(jīng)過內(nèi)亂,司馬越和司馬穎選擇邊境上的胡人勢力聯(lián)盟,引胡人軍隊進入中原參戰(zhàn),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經(jīng)歷了16年八王之亂的西晉,最終在永嘉之亂后徹底覆滅了。

西晉的滅亡和北宋的靖康之恥,相比實在是看點太過于少了。對于西晉這個王朝來講,在歷史上都沒有什么存在感,除了三國那點余熱讓人能記住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其他...

查看詳情>>
2

北宋怎么滅亡的?敵人為什么不一舉拿下南宋呢

北宋
北宋滅亡

靖康二年,金軍南下攻取北宋都城,宋徽宗與宋欽宗等三千多人被金人擄走,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亦稱“靖康之恥”。這場巨變導(dǎo)致神州陸沉,宋朝也落得“弱宋”的評價。在金人面前,宋軍不堪一擊,就連都城都成為金人的獵場,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如此強大的金人在滅亡北宋以后,為何沒有滅掉南宋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與北宋和南宋的形勢不同有關(guān),也與金人后方崛起的蒙古人有關(guān)。

金人在馬踏東京以后,不可一世,而由趙構(gòu)臨時建立的南宋在金人面前似乎弱不禁風(fēng),金人發(fā)兵即可攻取。然而實際上,金人想要滅掉南宋卻困難重重。北宋比南宋國土更為遼闊,實力更加強大,但幽云十六州丟失以后,北宋面對金軍根本就沒有防御縱深,金軍一晝夜即可兵臨東京城下。然而南宋卻與北宋不一樣,北方國土雖然大量淪陷,但長江天險卻成為南宋的天然屏障。

金軍面對宋軍的優(yōu)勢是他們強大的騎兵,然而南方水路密集的特點卻讓金人難以發(fā)揮騎兵的優(yōu)勢。南宋的水軍相較金軍更加強大,因此金軍在面對南宋時占不到優(yōu)勢。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軍在金兀術(shù)的率領(lǐng)下?lián)]師南下,趙構(gòu)落荒而逃,入海逃難。然而曾經(jīng)睥睨東京城的金軍在南方卻寸步難行。金軍打算撤軍,卻被南宋將領(lǐng)韓世忠切斷后路,被逼入黃天蕩。南宋以八千人圍困金軍十萬人,金軍卻無法掙脫,損失慘重。若不是有漢奸指引,金兀術(shù)等人恐怕都要死在黃天蕩。

金兀術(shù)認為黃天蕩之戰(zhàn)是自己疏忽大意,于是他再次南下,但在建康又被岳飛大敗,只能狼狽北返。自此以后,金軍再不敢渡江。紹興十年,金人再度撕毀合約南侵,卻被宋軍大敗,岳飛趁機收復(fù)大量失地,一度兵臨開封,金兀術(shù)落荒而逃,金人哀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宋史》)

與北宋相比,南宋擁有長江等天然屏障,水軍在河網(wǎng)密布的南方可以發(fā)揮出優(yōu)勢。除此以外,南宋涌現(xiàn)出一大批優(yōu)秀將領(lǐng),他們以岳飛為代表,率領(lǐng)宋軍多次大敗金軍,如果不是趙構(gòu)擔(dān)心迎回二圣將對自己的地位產(chǎn)生威脅,岳飛完全可以收復(fù)北地。由此可見,金人并非是不想滅亡南宋,而是不能。

更令金人頭疼的是,與北宋相比南宋的抵抗意志更加堅定。金軍滅亡北宋時將宋徽宗與宋欽宗擄走,并在東京城中燒殺搶掠,淪陷地的百姓受到金人慘無人道的剝削與欺壓。宋人在經(jīng)歷亡國滅種的劫難以后民族情緒高漲,士大夫也意識到氣節(jié)的重要性。在南宋時官方十分重視愛國教育,南宋人對于金人的抵觸情緒也愈發(fā)強烈。岳飛就著詞道:“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p>

實際上這首壯懷激烈的詞作是許多南宋將領(lǐng)與百姓的心聲,北宋失地是所有宋人心中的痛,就連主和的宋高宗趙構(gòu)在聽到秦檜‘如欲天下無事,須南自南,北自北,則無事矣”的言語以后亦憤怒道:“如此,則朕亦北人,將安歸乎?”(《大宋宣和遺事》...

查看詳情>>
3、

南北兩宋的滅亡,有哪些相似之處?

北宋怎么滅亡的
南北兩宋
宋滅亡原因

古人道:前車之轍,后車之鑒。言外之意,后人以前人為鏡子,能少摔跤,少跌跟頭,避免頭破血流,槽牙落地。

可是,近日看了宋史,對這則成語則頗為懷疑,這緣于兩宋將亡時所做的同一件蠢事,竟然如此相似,相似得如出一個模子,讓人嘆為觀止。

北宋將亡前夕,北方雄起一國大金,馬蹄嗒嗒,吼聲震地,打遍東亞無敵手。但是,無論它戰(zhàn)斗力多么強大,將領(lǐng)多么驍勇善戰(zhàn),士兵多么強悍無敵,元首多么智計百出,畢竟由一個部落崛起,兵員有限,初起兵時手下才三千來人,還沒一個大一點公司的員工多。因此,想要戰(zhàn)勝自己的宗主國遼國,就有點武大郎和姚明比高——力不從心了。

總之,金人面對大遼,心里咚咚亂跳,有點想尿褲子,以至于磨刀礪劍,躍躍欲試,可又不敢下手。這時,金人想起了遼人的世敵——北宋。北宋立國一百多年來,和遼國相撲,屢仆屢倒,滿頭疙瘩,實在被遼國打怕了,從他們老先人宋太宗高粱河之戰(zhàn),屁股上狠狠挨了一箭后,一百多年,宋人可憐巴巴沒抬起過頭,沒耀武揚威過一次。因此,在遼國人的眼中,北宋軍人是真正的“楊門女將”——典型的娘們兒軍隊,百戰(zhàn)百敗。

尤其讓北宋人感到抬不起頭的,是燕云十六州這塊土地,一直被大遼占著,占了一百多年。這塊土地,如一塊肥肉,他們太想要了,可是,又沒有得到這塊肥肉的能力。

這時,金國人派出使者,向那個書畫文章都很出名的風(fēng)流皇帝宋徽宗道:你派兵幫我們,前后夾擊大遼。滅掉遼國,燕云十六州就給你們。

宋微宗一聽,興奮地雙眼放光,傻呵呵地樂了。

朝廷的大臣們一聽,也興奮地發(fā)起飆來,滿臉通紅,一個個喝醉了一般。當(dāng)然,那是激動的,絕世激動。

于是,大殿之上,君臣高度一致,拍板定案,派兵夾攻遼國,打他丫的,這樣以來,燕云十六州就唾手可得了。當(dāng)然,也有個別反對的,提出反面意見,千萬別前門拒虎,后門進狼。其中一個叫安堯臣的平民,位卑未敢忘國憂,雄赳赳氣昂昂地跑來上書,奏章里說得很清楚:“故建平燕之議,臣恐異時唇亡齒寒,邊境有可乘之釁,狼子蓄銳,伺隙以逞其欲,此臣之所以日夜寒心者也?!钡?,這聲音馬上被大家的指責(zé)聲蓋住了,大家一致認為,這家伙是里通外國的主,沒當(dāng)漢奸懲處,已經(jīng)是高抬貴手了,快滾。安堯臣帶著他的文件,垂頭喪氣地“滾”了。那些負面意見,仿佛水面鼓起的一個小小的水泡,一泛就沒有了。

遼國人當(dāng)時和金國人對陣,已經(jīng)打得筋疲力盡,毫無還手之力了,聽到這個消息,立時慌了神:這個大宋,和自己簽訂過和平友好條約的,這會兒不幫自己,反而去幫自己對手,實在不夠哥們兒。于是,馬上派出使者,告訴宋國人,咱們是老朋友啊,過去打架,那是老先人們的事,已經(jīng)過去多年了,別往心里記。瞧,你宋老兄腦袋的疙瘩不都早已平復(fù)了嗎?只要宋哥們兒你不幫金人,過去的歲幣免了,再結(jié)盟好。

宋朝君臣哼哼一笑,斜著眼望著遼國使者,心里那個痛快啊,心想,怎么,怕了,慫了?呵呵,那低頭哈腰的樣子,那熊樣,讓人見了,真解氣啊。所以,大家統(tǒng)一搖頭,整個朝堂,如一群撥浪鼓...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