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挾天子以令諸侯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1、

董卓進京后,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未能徹底成功的原因在哪?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
董卓進京

董卓沒有像曹操一樣取得成功?從“挾天子以令諸侯”理論到應用,董卓是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曹操不過是董卓的翻版而已。

為何董卓沒能取得成功,歷史學者從董卓的身上找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不會收買人心,生性兇殘,濫殺無辜,沉迷酒色等等,我認為是不完全可信的。

中國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成王敗寇史,只要你勝了,你就是吃粑粑,史學家都能給你證出你的牛逼之處,不要笑,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里,就有勾踐為夫差嘗大便的記載。

你要是敗了,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會被當作笑話來對待,泓水之戰(zhàn)時,楚國發(fā)兵攻打宋國,由于宋軍先到達泓水,而楚軍后到,當楚軍渡河的時候,有人勸宋襄公趁楚軍半渡而擊之,宋襄公認為敵人沒有準備好,我們?nèi)ス羲?,違背禮制,拒絕了。

宋襄公還表示在作戰(zhàn)時不對受傷者再加以傷害,不捉拿頭發(fā)斑白的人,不截擊陷于險地的敵軍,不進攻未成陣列的敵軍。

多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一段話,結(jié)果千百年來,宋襄公一直被罵作sb,所謂:“兵者,詭道也!”

這就是成王敗寇的歷史觀,反正我是不太提倡的。

沒有失敗前的董卓,在真實的歷史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其實我認為董卓之所以未能成功,最大的原因還是董卓第一個吃螃蟹,被夾到嘴了,敢為天下先的人,不一定就是成功的人,也可能賠的褲衩子。

董卓早年的時候,并非草包,而是活躍于漢朝西北地區(qū)的一個亂世梟雄,董卓出生于漢朝地方豪強家庭,自小就是放縱任性、粗野兇狠的一個人,相關資料記載,董卓“少好俠,嘗游羌中”,因為性格豪爽而和周邊羌人打成一片。

并且控制了一批私人武裝力量,面對西北的羌人,東漢政府始終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董卓因為經(jīng)常與羌人打交道,逐漸被朝廷提拔,希望董卓能夠幫助漢朝平地羌人暴亂。

在朝廷的征兆下,董卓成為活躍在西北地區(qū)十分有實力的人物,逐漸崛起,因為作戰(zhàn)勇敢,兇猛強悍,多次立下戰(zhàn)功,后逐漸被拜為并州刺史,河東太守。是東漢政府在西北地區(qū)較為依賴的人物。

公元184年,羌人叛亂,韓遂和邊章的勢力迅猛發(fā)展,巔峰之時開始向東漢京畿發(fā)兵,東漢政府面臨被推翻的時候,董卓臨危受命,被拜為破虜將軍,抵擋邊章、韓遂等軍隊的進攻。

在敵強己弱的情況下,董卓卻能夠打敗邊章和韓遂,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董卓也因為在這次軍事對抗中表現(xiàn)有功,被封為侯。

在抵抗西北韓遂的戰(zhàn)爭中,董卓逐漸成為當時朝廷最為強大的一股軍事力量。

董卓明明是被邀請入朝,最后為何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漢靈帝在位期間,將朝政搞的是烏煙瘴氣,漢靈帝去世后,由少帝劉辯繼位,何太后垂簾聽政,據(jù)說這個何太后是殺豬家庭出身,她當政后,就由她的殺豬匠哥哥何進主持朝政。

殺豬的自然是沒有什么文化,在與宦官的傾軋中,被宦官所殺,結(jié)果這個何進臨死之前,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就是下詔讓董卓進京討伐宦官集團。

本來自己就能做到的事情,偏偏找董卓來,最終引發(fā)天下大亂,當然,董卓啟程進京的時候,是想做一個好人的,并非人們認為的去了就是要禍禍朝廷的。

如果何進不死,即使...

查看詳情>>
2、

古人強大的智慧有多厲害?為什么這些陽謀始終無解?

二桃殺三士
古代陽謀故事
挾天子以令諸侯

陽謀,是指根據(jù)現(xiàn)有的條件,在不影響和依賴別人的前提下,因勢利導、光明正大的改變現(xiàn)有資源,有計劃地達到目的。與它相對的陰謀有跡可尋,有破綻。而陽謀卻是無跡可尋,隨勢而動,比陰謀高明很多,也更加難以實施。生活中最常見的陽謀,就是“生意”。消費者明知道商家賣東西的價格比進價貴,可還是會去買,甚至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古代也有很多陽謀,比如說“二桃殺三士”、“挾天子以令諸侯”。

據(jù)《晏子春秋》一書記載,春秋時期,齊景公是晏子輔佐的第三個國君了。齊景公麾下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分別是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接。他們武藝高強,為國家立下了不小的功勛,三人意氣相投,還結(jié)拜為兄弟。但他們恃功而驕,不把別人放在眼里,包括三朝元老晏子。對此,晏子很擔憂,要是他們?nèi)浅鍪裁吹溁伎删筒缓昧恕?/p>

于是,晏子建議齊景公早日除掉三人。齊景公認為他說得有道理,雖然除去三位勇士有些可惜,可為了國家的安寧,犧牲他們也是能接受的。這三人有個優(yōu)點,同時也是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非常講義氣。晏子利用這一點,成功除掉了他們。

一天,晏子準備好一切后,讓齊景公請來三人,稱要賞賜他們。三人一聽有賞,急忙趕來。到殿前時,他們發(fā)現(xiàn)案上的盤子中只有兩個令人垂涎欲滴的桃子,他們?nèi)齻€人怎么分?這時,晏子在一旁說道:“你們?nèi)欢际菄业臈澚?,這是后院一棵優(yōu)良桃樹結(jié)的桃子,國君請你們嘗鮮,可惜現(xiàn)在熟透的只有兩個,只得委屈將軍們根據(jù)自己的功勞來分桃子。”

說完,三人都覺得自己的功勞最大。公孫接和田開疆先后拿走了桃子,古冶子不好意思直接和他們搶,謙讓了一下,眨眼桃子就沒了。自己的功勞明明是最大的,為什么卻沒有桃子?怒火中燒的古冶子拔劍指著二人,說出了自己這些年為齊國立下的功勞。另外倆人自覺不如,羞愧之余讓出桃子后自盡。而古冶子對羞辱別人,以達到吹捧自己的目的,甚至讓別人犧牲的行為感到羞恥,也自盡了。就這樣,晏子靠著兩個桃子,除掉了三個隱患,令人佩服。

關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典故,三國正史中最早出現(xiàn)的說法初平三年,權臣董卓被殺。他麾下的將領李傕等人為了活命,派遣使者到長安求赦。但掌權的徒王允為人剛直,拒絕了他們的請求。李傕等人更害怕了,準備解散后逃回老家避難。董卓麾下以的一個官吏,被稱為“毒士”的賈詡阻止了他們,建議“奉國家以征天下”。所以,李傕等人以替董卓報仇為借口,聯(lián)合西涼軍的部將,晝夜兼程,突襲長安,殺死了王允,挾持了漢獻帝,從而控制了東漢朝廷。不過,世人比較熟悉的是沮授給袁紹提的建議:“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由于袁紹其他的謀士不贊成這個建議,故未能成行。

當然,還有“推恩令”、“圍魏救趙”等陽謀,也非常出名。從中可以看出,這些人的智慧有多強大!


查看詳情>>
3、

曹操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嗎?他的處境原來這么尷尬

挾天子以令諸侯意思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是誰
誰挾天子以令諸侯

建安元年,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都,從此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動權,占據(jù)了道德制高點,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從此將全部朝政握在手心,無所顧忌了。根據(jù)史書記載,此時的曹操遠不像后期那樣飛揚跋扈,恰恰相反,他處處小心謹慎,對獻帝恪守君臣之禮,不敢僭越半步。

這是因為,當時距離董卓敗亡,為時不遠,天下人尤其是那些關東諸侯們,不管內(nèi)心中怎么想,但至少表面上,竭力與董卓劃清界限。曹操是當年首倡討伐董卓之人,此舉讓他在政治形象上加分不少,因此,他盡量將自己迎接獻帝到許都之舉包裝成忠臣的義舉。

曹操雖然將獻帝接到自己地盤上,此事實際上是個雙刃劍,一方面,固然為自己帶來政治紅利,在與關東諸侯打交道時,在政治上搶得先機,但同時,一旦處理不好,有可能成為政治桎梏,讓自己做事處處考略周全,免得給政敵授予把柄,將自己斥為第二個董卓。

董卓的下場殷鑒不遠,如何在權力場平衡,考驗曹操的智慧,權力來自于實力,但這并不意味著有了實力,就可以為所欲為。董卓實力不可謂不強,最后還不是身敗名裂,身首異處。

與建安末年不同,剛遷到許都初期,雖然獻帝君臣,從長安一路落魄逃竄,倉皇落魄猶如乞丐,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一無所有,相反,他們最大的資本就是依然象征著中央法統(tǒng),是大漢帝國的權力中樞,雖然此時已經(jīng)無法對天下諸侯發(fā)號施令,但其影響力仍然無法忽視。

曹操明白,他擁有“實”,即軍隊和地盤,獻帝君臣有“名”,只有“名”“實”相結(jié)合,他才能政治上有更大的作為,進而才能號令天下,如果名不副實,那么,他做事將名不正言不順。

后世有些人誤解,以為獻帝君臣被曹操接到許都后,就淪為他掌中玩偶,其實不然,當時兩者之間的關系充其量是合作關系,曹操遠不能完全左右獻帝君臣的意志。

這從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來,有一次,皇帝宴請百官,不知是曹操赴宴遲到了,還是席間禮數(shù)不周,太尉楊彪沒給他好臉色,曹操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匆忙之間,只好托辭身體不適,借口要去衛(wèi)生間,急忙逃了出來。

由此可見,以楊彪為首的老臣們,完全沒有由于到了曹操地盤,就對他俯首帖耳,畢恭畢敬?;蛟S,那一刻曹操想到了董卓,董卓不就是在趕往宮中參加朝會途中被王允、呂布一伙干掉了么?

就算你有千軍萬馬,當你獨自處在一個狹窄環(huán)境內(nèi),除掉你還不是殺掉一只雞一樣?估計曹操出來后,很后怕。

但往后怎么辦?總不能就此不參與朝會了,總不能往后就這樣天天提心吊膽,曹操決定發(fā)起反擊。建安二年春,袁術稱帝,這給曹操一個絕佳理由,因為楊彪與袁家是姻親,曹操便指責楊彪涉嫌參與袁術謀逆,將他下獄,送到許都令滿寵那里。

所有人都明白,曹操這是開始公開打擊報復了。楊彪出身名門望族弘農(nóng)楊氏,靈帝時就任京兆尹和衛(wèi)尉等職務,董卓作亂后,歷任三公,維持風云飄搖的大漢朝廷,扶大廈之將傾,保護漢獻帝從洛陽到長安,又從長安陪同漢獻帝歷經(jīng)九死一生,千里逃亡,返回洛陽。這樣的人,想要謀反,說出來,恐怕曹操自己都不信,但這已經(jīng)不重要了。

楊彪下獄消息傳開...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