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1、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實就是小說家們想象出來的

草船借箭真正的人是誰
諸葛亮草船借箭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真相

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有這么一段兒,話說赤壁之戰(zhàn)前,周瑜想要除掉諸葛亮,并且命諸葛亮三天之內鑄造十萬支箭,并且立下軍令狀,如果不能按時完成,那諸葛亮就人頭落地,而后諸葛亮問魯肅要了二十條快船,趁著大霧起時開向曹營戰(zhàn)船,由于天黑又有大霧,曹操匆忙下令用弓箭對敵,于是這就是草船借箭的傳說,那么諸葛亮真的就那么神?能做到草船借箭?還真就是那么神,不過草船借箭的并不是諸葛亮,而是被網友調侃為“合肥戰(zhàn)神孫十萬”的孫權孫仲謀,你們肯定又驚訝,孫權這個家伙有那么大本事?

根據(jù)《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記載,建安18年,也就是公元218年,赤壁之戰(zhàn)的10年后,曹操與孫權又在長江一帶打了起來,根據(jù)慣例,曹操北方人馬不習水戰(zhàn),再加上赤壁一敗給他帶來的心理陰影,所以曹操被孫權打的堅守不出,而孫權也挺能作的,勝了那么兩場戰(zhàn)斗就得意忘形了,一天見江上泛起薄霧,孫權有心去戲弄曹操一番,并且借此探聽曹營的虛實,故此開著一條碩大的戰(zhàn)船緩慢的開向曹營,路上鐘鼓齊鳴歌舞升平,簡直就像是去度假一樣,根本沒有一副戰(zhàn)場上的樣子,這一舉動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曹操生性多疑,不論是正史還是小說《三國演義》都是有了明確的記載,故此,見江東大營處駛來一艘碩大的戰(zhàn)船不禁讓曹操感到疑慮,可是聽得穿上的鐘鼓音樂之聲又不像是要來打仗的啊,曹操實在搞不清楚孫權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想出軍迎敵又唯恐有詐,故此只能感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也”然后命令水寨所有弓弩手向孫權的大船射擊,做完這些部署后曹操心想,不管你是何目的,我就是不出戰(zhàn),我軍箭支充足,打不過你還耗不過你?然而這一舉動可讓江上的東吳士兵驚慌不已,而孫權卻異于常人的下了這么一道命令。

孫權說“此時如果退走,曹操必定率軍追擊,那時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傳令,調轉船頭成一字,讓他射,我看看他有多少箭,還能把我的船射塌不成?”此令一出,船頭調轉,過了一會兒,船身一側因為受箭射擊的次數(shù)太多,船身不平衡,在繼續(xù)下去就會翻倒,而孫權再次下令,調轉船頭,讓另一面船身也受箭射擊,不一會兒,船身再次恢復了平衡,隨后孫權才下令撤退這就是草船借箭的始末,沒有謝曹丞相贈箭,也沒有太多的戰(zhàn)船,更沒有諸葛亮,有的只是孫權。

最后不得不佩服小說家們的想象力,把如此枯燥的故事變的那么生動,孫權借箭比起諸葛亮草船借箭來卻實是略輸一籌,可一個是歷史形象,一個是文學形象,二者之間并無可比性,

查看詳情>>
2

小學生都知道的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其實都是羅貫中捏造出來的

草船借箭真正的人是誰
諸葛亮草船借箭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真相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在演義里,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周瑜的忌才、魯肅的老實、孔明的神機妙算,寫得那叫一個活靈活現(xiàn)。

但讀演義要非常小心的是,這畢竟是一本小說,不是史書,羅貫中為了神化諸葛亮的形象,連帶把周瑜、魯肅都給丑化了,他還捏造了很多沒有發(fā)生過的橋段以增加精彩的程度,其中草船借箭就是。

漢獻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赤壁大戰(zhàn)之后五年,曹操率兵攻打孫權在長江所建立的軍事要塞“濡須”。曹操的水軍駕駛油船,半夜渡江抵達沙洲上。孫權率領水軍圍攻曹軍,雙方發(fā)生接觸戰(zhàn),孫權軍俘虜曹操軍三千多人,但自己陣亡的也有好幾千人。接著雙方就在此形成對峙的局面。孫權好幾次對曹操發(fā)動挑戰(zhàn),曹操只是在陣地堅守,不肯出來決戰(zhàn)。

有一次孫權自己出馬,帶著一批噸位很輕的快艇艦隊,從濡須口進逼到曹操陣地之前,曹營幾個大將想要出來決戰(zhàn),曹操就說:“這一定是孫權想要親自見識我們的部隊,那就讓他來看?!庇谑窍铝钴娭屑訌娊鋫?,弓箭沒有命令不得發(fā)射,展現(xiàn)精實的軍容。孫權看曹操沒有攻擊,就率艦隊從曹營面前晃過去,船走了五六里后,還故意繞回來,叫樂隊擊鼓奏樂示威。

曹操看到孫權的水軍訓練有素,軍容壯盛,嘆了一口氣說:“生兒子就該像孫權這么優(yōu)秀,如果是像劉表的兒子,簡直是豬狗一般!”為什么會這么說?因為這事源于五年前赤壁大戰(zhàn)前夕,荊州劉表的小兒子劉琮聽說曹操要來攻打,立刻未戰(zhàn)先降。

雙方在濡須對峙了一個多月,彼此都沒有討到什么便宜,孫權就寫了一封信給曹操說:“春天來了,這一帶會淹大水,建議曹公最好趕快撤退吧。 ”信中有另外附了一張小便條紙說:“閣下一天不死,我就一天睡不安穩(wěn)?!边@兩句實在很經典,一方面給足了曹操面子,承認怕了他,但作為一國之主,字里行間卻也沒有任何示弱。曹操覺得很滿意,就把便條展示給他手下諸位大將看,說:“孫權對我還挺老實的?!庇谑蔷统繁丶?。

以上這一段是南朝宋的裴松之為三國志寫注釋,引用吳歷而寫出來的。而孫權率艦隊向曹操示威那部分,裴松之同時引用魏略另一段記載供大家參考:話說孫權率領水軍到曹營面前探勘兼示威,曹操下令全軍以弓箭狂射吳軍艦隊,無數(shù)的箭枝嵌在孫權的船的其中一邊,導致船的重心不平衡,快要翻船的時候,孫權下令把船調頭讓曹軍射,船的兩側都插滿了箭枝,于是又平衡回來,然后孫權才撤退。

雖然兩段記載好像有沖突,不過雙方對峙一個多月,也是有可能兩事件都發(fā)生過。各位請注意,第二段正是羅貫中寫草船借箭的靈感與參考,如果你硬要去翻遍三國志在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戰(zhàn)前夕的所有記載,是絕對找不到諸葛亮他草船借箭這故事的。這本來應該是在展現(xiàn)孫權的勇敢與機智的,在羅貫中筆下卻成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手段。

查看詳情>>
3、

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諸葛亮巧用什么借箭成功?

三國演義草船借箭
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

在東漢末年,中國長江流域發(fā)生了一場著名的戰(zhàn)役,這就是聞名中外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赤壁之戰(zhàn)。這場戰(zhàn)役以孫劉聯(lián)軍大獲全勝,曹操軍隊大敗為結局。從此天下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對于孫劉聯(lián)軍來說,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草船借箭”,把諸葛亮作為一名杰出的戰(zhàn)略家、軍事家的綜合素質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同樣作為杰出的戰(zhàn)略家的周瑜,自然能意識到諸葛亮必是東吳日后的強敵。因此立下軍令狀,要求諸葛亮十日內準備好十萬支箭,諸葛亮卻出人意料的應諾只需三天可完成任務。

果然,在第三天,一夜之間,諸葛亮就用草船向曹軍“借”到了十萬支箭。那么,諸葛亮何以如此胸有成竹“借”得到箭呢?在隆中對策中,諸葛亮為劉備指出了明確的奮斗方向,成功的預見了未來天下三國鼎立的格局,其戰(zhàn)略家的遠見卓識非常人可比。

而作為一名杰出的戰(zhàn)略家、軍事家,不但要清楚己方的實力,還要分析對手的將帥性格、才能以及軍隊紀律是否嚴明等情況,也要對山川地理氣候有所了解。“草船借箭”的成功就在于諸葛亮對這些方面的充分了解。

01

大霧天氣是“草船借箭”的首要條件。

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在今天的湖北省赤壁市西北,此處與湖南、江西接壤,為幕阜低山丘陵與江漢平原的交界地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經常起霧,尤其在江面常常大霧彌漫,能見度很低。

精通氣象學的諸葛亮即然能“巧借東風”,自然也能預測到“三日后必有大霧”。再加上夜色掩護,曹軍必然不知其虛實。

02

對曹軍的深度了解,是“草船借箭”成功的又一前提。

諸葛亮對曹操這位最強大的對手有深刻的了解。他知道曹操疑心很重。曹操當年在刺殺董卓失敗的逃難途中,留宿一友人家中,友人因要殺豬款待他而磨刀,他竟疑心友人要殺他而殺害了友人全家。有著如此深重疑心的曹操豈敢在大霧里冒然出擊?

但假若曹軍帳下有如猛張飛一般的將軍私自領兵迎戰(zhàn),那么“草船借箭”也必定失敗。但曹操正是以治軍嚴而有法而著稱于世,他精通《孫子兵法》之道,曾經為《孫子兵法》作序。

而孫武治軍之嚴天下共知,《史記》中就記載了孫武以嚴厲的軍法,把一群柔弱的宮女訓練成了一支能赴湯蹈火的軍隊的故事。

在麥子成熟的季節(jié),曹操帶領大軍行進,下令將士不準破壞麥田,數(shù)十萬大軍中竟無一人犯規(guī)。就算自己的馬因受驚而踏入了麥田,曹操也割發(fā)自處。

諸葛亮深知曹操的治軍有方,自然就不怕有魯莽之將來破壞其謀略。何況北方將士不善水戰(zhàn),善于水戰(zhàn)的皆是荊州降兵,這些降兵雖心在曹營,其實心在漢,誰又愿意去死戰(zhàn)呢?

03

諸葛亮在大霧之中,把草船一字排開,橫在曹軍營前,他命令士兵擂起進兵的戰(zhàn)鼓。這戰(zhàn)鼓之聲是“草船借箭”成功的又一原因。

對于曹軍來說,戰(zhàn)鼓就在前方不遠處響起,曹軍自然緊張萬分。夜色之下,濃霧低垂,自然不敢迎戰(zhàn),而不迎戰(zhàn)敵方必然輕易攻將上來。此時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萬箭齊發(fā)之勢,阻止敵人進攻。

擂鼓的作用有二:

一是告訴曹軍,我們來了,快放箭吧,不然我們就要殺入...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