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戊戌變法的思想家的學問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0-07-11
1、

戊戌變法的那些思想家的學問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戊戌變法的思想家
戊戌變法的思想家的學問特點

任何一個歷史事件,只有在歷經(jīng)長時段的歷史演變之后,才能彰顯其原初的意義,使后人得以窺知,它的發(fā)生與否,它的基本方向,都與后來的歷史息息相關(guān)。在晚清民初時期,無論是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都是這樣的歷史事件,并都鑲嵌在中國文明的進程之中。

然而,政治事件與文明事件不同。政治事件帶來一時的政治變革,文明事件則引發(fā)長久的文明動蕩。政治事件只影響政治本身,文明事件直接改變?nèi)诵?。因此,只有在文明發(fā)生根本性危機的時刻,政治事件和文明事件才可能重合,由政治事件引發(fā)而導致人們的價值觀念、對文明的信心發(fā)生改變,晚清民初正是這樣的時期。

在文明的意義上,晚清民初是中國文明轉(zhuǎn)軌、變更、革命的時代。這里所謂的“晚清民初”,定于甲午(1894)之后,五四(1919)之前。在世界史視野中,甲午海戰(zhàn)只是一場“日清戰(zhàn)爭”,但對中國文明而言,甲午戰(zhàn)爭中,中國的失敗,不但是戰(zhàn)爭的失敗,而且直接動搖了士大夫的文明信心。胡思敬《國聞備乘》一書中,錄張亨嘉答人問中西學優(yōu)劣,云:“中國積弱至此,安有學。即有學,安敢與外人較優(yōu)劣。假而甲午爭朝鮮,一戰(zhàn)而勝日;戊戌援膠州,再戰(zhàn)而勝德。諸夷跂足東望,謂中國之盛由人才,人才出科舉,歐美各邦將有效吾楷摺、八股而立中華學堂者矣!”從甲午戰(zhàn)爭開始,國勢日衰,中國之“學”,也因之而衰。譚嗣同在1895年四月致信歐陽中鵠,提到:“昨晤陳伯嚴(即陳三立),亦云已令其子改業(yè)西學矣?!笔聦嵣希孜缰蟮闹袊鴮W術(shù),開始進入一個全面轉(zhuǎn)化時代,1896年,俞樾致信章梫有云:“方今新學日興,斯文將廢,諸君猶于風雨如晦之馀,雞鳴不已,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斯文”即舊學,尤指經(jīng)學也。在甲午前后,中國被瓜分的危機已經(jīng)充分表現(xiàn),士大夫感受到非常明確的“新學”的強大壓力,而中國學術(shù)開始進入一個通過重申古學以吸納西學的時代。自戊戌變法開始的政治改革,正是對這一局面的真正回應。戊戌變法失敗之后,革命思潮全面興起,直至辛亥之變,清帝遜位,隨之而來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如果說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大于文明意義,那么,新文化運動則更加表現(xiàn)為一場真正的文明革命,就此之后,中國文明之“體”全面崩塌,中國的軌跡也完全轉(zhuǎn)變。

在這一過程中,戊戌變法的文明史意義,正在于以政治事件的方式,宣告了文明大變局時代的真正到來。隨之而來的政治革命與文明革命,都是其邏輯延伸的結(jié)果。

就政治思想而言,戊戌變法雖名為“維新”、“變法”,但事件本身,內(nèi)在地包含著多元化的思想。卷入這場變法的中堅分子,所持的立場并不一致。陳寅恪《讀吳其昌撰〈梁啟超傳〉書后》中說:“當時之言變法者,蓋有不同之二源,未可混一論之也。咸豐之世,先祖亦應進士舉,居京師。親見圓明園干霄之火,痛哭南歸。其后治軍治民,益知中國舊法之不可不變。后交湘陰郭筠仙侍郎嵩燾,極相傾服,許為孤忠閎識。先君亦從郭公論文論學,而郭公者,亦頌美西法,當時士大夫目...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