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忽必烈稱帝后攻打日本的經過和結果
忽必烈在稱帝之后,派使臣去日本“通好”,日本不但不答應,反而痛斬來使,忽必烈大怒,發(fā)動14萬大軍討伐日本,但卻遭到慘敗,幾乎全軍覆沒。為何天下無敵的元軍會敗給日本?日本人對付元軍有什么奇招嗎?欲知詳情,本期分解。
一、忽必烈稱帝,欲一統(tǒng)天下。
蒙古帝國在同南宋聯(lián)合滅掉金朝以后,便同盟軍南宋反目,接著發(fā)動了吞并南宋的戰(zhàn)爭。雙方打了20多年之后,互有勝負。在宋元雙方戰(zhàn)事處于相持階段之時,忽必烈于1260年稱帝。當然那時他還不是元朝皇帝,而是大蒙古國皇帝。鑒于蒙古帝國的強大,同年,高麗便向其稱臣,成為蒙古國東藩。
1264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正式定都大都。此時的忽必烈意氣風發(fā),盡管南宋還沒被完全滅掉,但已不在話下,中州大地似乎已盡收囊中。這時他有更大的打算,他有包舉宇內、一統(tǒng)天下、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意,于是又把眼光投向了東海。首先進入其眼簾的便是日本。他當然要把這個島國先收之麾下。但鑒于南宋戰(zhàn)場上還在大動刀兵,他也不想傷筋動骨對日本有太大動作,于是先不動武,先來文的,若日本有什么想法,再來硬的。于是在1266年,他先派藩國高麗的使者去日本,以“通好”之名,勸日本歸附大元朝。
二、忽必烈第一次征伐日本。
在先后四次對日本派使者并被拒之后,忽必烈決定對日本動武。1274年10月3日,忽必烈任命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tǒng)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0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fā)東征日本。元軍以強大的攻勢很快就攻下來日本的馬島和壹岐島。然后又逼近肥前沿海諸島,使幾百名日本武士在戰(zhàn)斗中喪生。10月19日元軍兵船駛進博多灣,第二天登陸。在元軍步兵集閉戰(zhàn)法和火藥武器震天雷的威力下,日軍處于不利地位。
對此,日本鐮倉幕府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發(fā)出了緊急動員令,急令各地守護武士按照事先指定的防御計劃,迅速帶領兵馬向博多灣、大宰府等北九州沿岸要地集結迎戰(zhàn)。但日本數(shù)百年來未與其他國家發(fā)生過戰(zhàn)爭,日本武士的戰(zhàn)術還是比較原始的“一騎討”戰(zhàn)法,即由高級武士帶著自己的家臣發(fā)動沖鋒。
而元軍中不僅有以騎兵突擊為長項的蒙古軍,還有講究排兵布陣的漢人軍隊,同時,元軍還使用了其橫掃歐亞大陸的重型武器“鐵炮”。這樣,由蒙、漢、高麗三族軍隊組成的聯(lián)軍,不但在戰(zhàn)斗力,還在戰(zhàn)術方面都遠遠高于日本,讓日本武士損失慘重。
然而畢竟在日本的本土,戰(zhàn)爭時間一長,元軍的優(yōu)勢就會下降,比如日本多山,而元軍卻不擅長山地作戰(zhàn),無法突破九州島崎嶇的地形進入九州腹地。且日軍戰(zhàn)斗意志頑強,堅決抵抗,給元軍也造成了不小損失。后來元軍火藥和弓箭都將用盡,副元帥劉復亨又不幸都中箭落馬負了重傷。見戰(zhàn)況不利,元軍元帥忻都下令退回船上進行休整。
可當晚便發(fā)生了意外。海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臺風,元軍船只被傾覆二百余艘,落水淹死者不可勝數(shù)。
第二天,當日軍又來交戰(zhàn)時,發(fā)現(xiàn)海面上已經空無一船,只有隨波漂流的尸體和碎木,待抓到了幸存的元軍俘虜后才知...
查看詳情>>與“忽必烈稱帝后攻打日本的經過和結果”相關的文章
忽必烈稱帝的經過,看看忽必烈的逆襲之路
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山病逝。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異母弟末哥派來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這個消息,并請忽必烈北歸繼承帝位。忽必烈則認為“吾奉命南來,豈可無功遽還?”于是進攻南宋,并多次獲勝,后來,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報,和林眾臣謀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而且阿里不哥已經派阿藍答兒在開平附近調兵,脫里赤在燕京附近征集民兵,使者催促忽必烈早日北還。11月17日,儒臣郝經上《班師議》,陳述必須立即退兵的理由,堅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決心。忽必烈聲稱要進攻南宋首都臨安,留大將繼續(xù)對鄂州的圍攻,增加對南宋的軍事壓力,南宋丞相賈似道派使者請和,約定南宋割地,并且送歲幣,忽必烈于是在當日撤兵北返。
1260年1月4日,忽必烈率軍抵達燕京即今北京市,解散了脫里赤征集的民兵,“民心大悅”。忽必烈率軍在燕京近郊駐扎,度過整個冬天,并積極和諸王聯(lián)絡,準備在1260年春天召開庫力臺大會,舉行登基大典。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即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發(fā)布稱帝的即位詔書《皇帝登寶位詔》,在詔書中,他自稱為“朕”,稱他的哥哥元憲宗蒙哥為“先皇”。
1260年6月29日,忽必烈發(fā)布《中統(tǒng)建元詔》,正式建年號“中統(tǒng)”。
1264年9月7日,忽必烈發(fā)布《至元改元詔》,取《易經》“至哉坤元”之義,改“中統(tǒng)五年”為“至元元年”。12月18日,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從大蒙古國皇帝變?yōu)榇笤实?,大元國號正式出現(xiàn),忽必烈成為元朝首任皇帝。
與“忽必烈稱帝的經過,看看忽必烈的逆襲之路”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