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抗擊匈奴的名將蒙恬的兒子到底存在嗎?歷史上原來關(guān)于他的記載很少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是秦朝時期的大將軍,最后被趙高陷害,二世將之處死。曹操感嘆蒙恬一族對秦王室的忠心,感嘆蒙恬的命運。歷史上關(guān)于蒙恬的記載最多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蒙恬列傳》,“蒙”是以蒙山為氏。蒙恬的祖先是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人。戰(zhàn)國時期,蒙恬的祖父蒙驁離開齊國來秦國投靠秦昭王,然后就領(lǐng)軍攻打韓、趙,后來甚至累官至“上卿”。蒙恬的父親蒙武也是一名武將,曾經(jīng)擔任過秦國的內(nèi)史,還和秦國的老將軍王翦聯(lián)手滅掉了楚國。蒙恬從小就在這種將門世家中熏陶,深諳兵法,善于上戰(zhàn)場打仗。秦始皇派蒙恬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威震匈奴大軍,使得匈奴人聞蒙恬的名字而喪膽。
在秦朝,秦始皇嬴政最信任的便是蒙氏兄弟,當時蒙恬帶領(lǐng)著秦國數(shù)萬精英將士,為秦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蒙恬之弟蒙毅則是朝中內(nèi)臣,近侍始皇左右。秦始皇尤其寵信蒙毅,甚至特許蒙毅和他同乘一輛馬車出行,這種殊榮就連丞相李斯和秦始皇寵信的趙高都沒有資格享受,可見蒙家深受皇恩恩寵。
可是蒙毅曾經(jīng)得罪了趙高,趙高這人自私自利,心眼兒小,一直記得曾經(jīng)蒙毅差點就殺了自己。事情經(jīng)過是這樣的,一次,趙高犯了秦律,按照律法應該處死趙高。當時執(zhí)法人員就是蒙毅。蒙毅這人是老實孩子,不敢法外開恩,于是就直接判了趙高死刑。秦始皇知道趙高犯了罪之后,他沒有放任趙高不管,而是選擇了放過趙高,不但免除了趙高的死罪,還讓趙高官復原職。當初,秦始皇就是因為賞識趙高的才能才將趙高放在自己身邊,甚至讓趙高教導自己疼愛的幼子。
秦始皇沙丘病逝,趙高就開始掀風作浪了,他先是勸服胡亥繼承皇位,接著威脅丞相李斯偽造假詔賜死扶蘇和蒙恬。二世胡亥繼位以后,趙高首先要消滅的就是秦朝中的蒙氏家族。蒙氏一族向來深受始皇寵信,曾經(jīng)趙高就是因為他們,多次受到打壓。除此以外,趙高需要在朝中樹立威信,所以蒙氏兄弟氏必除不可。趙高在二世耳邊胡謅蒙毅曾經(jīng)在始皇面前說過胡亥的壞話,讓秦始皇對胡亥有了芥蒂之心。胡亥就以此為由,判了蒙毅死罪。隨后胡亥馬上就派人到關(guān)押蒙恬的地方處死蒙恬。蒙恬當初本來是應該和扶蘇一起死的,但是多年的政治熏陶,他不相信秦始皇會處死他,所以他沒有按照詔書所說而自殺,而是要求覲見皇帝。
秦二世胡亥剛開始對蒙氏兄弟是沒有殺心的,但是,二世向來對趙高言聽計從,他最后還是對蒙氏兄弟下手了。
蒙恬死后,他的將士們將這位將軍的尸體埋在現(xiàn)在的陜西省綏德縣,他們給蒙恬建了一個墓,將將軍蒙恬生前所改造的毛筆隨著蒙恬一起埋在墓中。數(shù)千萬將士用戰(zhàn)袍兜土成墓,狀似山丘。
蒙恬死了,后人們關(guān)心的是蒙恬是否有留下什么后代呢?蒙恬有多少后代呢?蒙恬的妻子是誰?
歷史上對于蒙恬的家庭的記載很少,但是根據(jù)蒙恬造筆的傳說來看,蒙恬的妻子是一位叫做卜香蓮的女子。相傳當時蒙恬按照秦始皇的命令外出尋找寶物,他見百姓日子過得苦,就把自己找到的錢財都給了百姓,但是怎么向始皇帝交差呢?于是他就找到一個寺廟暫居,突然發(fā)現(xiàn)一位女子在河邊洗衣...
查看詳情>>與“抗擊匈奴的名將蒙恬的兒子到底存在嗎?歷史上原來關(guān)于他的記載很少”相關(guān)的文章
關(guān)于蒙恬的身后事為何無人關(guān)注?蒙恬的兒子及后代都去哪了
蒙恬,是唐太宗李世民都覺得死得最冤枉的古代名將。一直以來,我們都太過于關(guān)注蒙恬的生前之事,卻很少關(guān)注他的身后之事。蒙恬是自殺了,那他的族人呢?蒙氏上上下下的子孫呢?難道都被趙高迫害了?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趙高、胡亥、李斯密謀發(fā)動“沙丘之謀”,秦國的國運就此改變。不久,在蒙恬處擔任監(jiān)軍的公子扶蘇接到了秦始皇的遺詔,歷數(shù)扶蘇和蒙恬罪狀,詔令其立即自盡。
收到這份詔書,蒙恬的第一反應是勸公子扶蘇身系國家之重,應先把事情弄清楚,再做打算。但在使者的催促下,扶蘇還是自盡了。
此時,蒙恬手下的30萬秦軍將士義憤填膺,一班武將跪在將軍帳下,請求蒙恬帶兵回朝,誅殺奸佞,挽秦之危卵,扶國之重器。而蒙恬厲聲斥責諸將曰:“我等南征北戰(zhàn),馳騁疆場,修直道,筑長城,瀝血伐擊匈奴,維護天下一統(tǒng),早置個人榮辱生死于外。今若舉兵,匈奴聞訊又將南下?lián)屄?,使我生靈涂炭。大秦天命至此,我等救秦亦是袍澤相殘,無功于世,斷然不可”。三軍將士感其賢達明良,當時帳下哭泣一片。
諸將離散后,蒙家軍親衛(wèi)將蒙宣問:“大哥蒙冤,閹人趙高定會斬草除根。大秦氣數(shù)將盡,我蒙氏子孫該何去何從?”蒙恬快步進前,兄弟相擁而言到:“弟莫悲傷,速率三千蒙家子弟兵去往安定郡,帶領(lǐng)族人轉(zhuǎn)至深山,誡之子孫,當以耕讀為本,百代不入朝。”
隨后,蒙恬被趙高使者帶走,囚禁在陽周,聽候發(fā)落。
本來秦二世胡亥聽說扶蘇已死,便想就此作罷,放了蒙恬,結(jié)果這時蒙毅剛好替始皇祈禱山川回來,趙高于是向胡亥進讒,趁機除去蒙氏一族,免除后患。于是蒙毅、蒙恬均被賜死。
蒙恬自殺后,蒙氏子孫遵循祖訓,遷居安定,以耕讀為本份,不仕于朝。故自秦以后,公門宦海,朝中官史,接踵摩肩,但幾乎沒有一個蒙氏后人。
蒙宣及三千蒙家子弟兵遷往安定后,卸甲歸田,四散遷播,或投奔南下伐越而去的青壯,大多沿長城及秦直道一線,避于深山。其中一部分隨蒙宣相攜徙于現(xiàn)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南部深山一帶,稱其地為“蒙宣之鄉(xiāng)”。蒙宣之鄉(xiāng),地處河西走廊的北盡頭,拒簫關(guān)、石門關(guān)之中,此處山巒疊嶂,退可防匈奴沿河西走廊南下,進又可依簫關(guān)、石門關(guān)出擊??梢娒杉易拥鼙m在逃難,仍然駐守險關(guān),不忘守疆衛(wèi)土。
然其族近代以來,屢遭劫難,比較慘烈得是1862-1873年同治回亂時候,蒙集土堡被回族反民攻陷,殺逾百人,土堡殘垣至今猶如殘缺的書卷,記錄著那一場慘事。
民國20年,蒙家后灣土堡又被甘肅張家川土匪攻陷,燒傷掌柜,掠走家族金銀及字畫古董累積8匹馬馱之多。
直至1983年蒙宣公社改名為蘇堡鄉(xiāng),2012年又更改為震湖鄉(xiāng)。
兩千余年來,在這一片干旱少雨、地質(zhì)災害頻發(fā)的苦寒之地,蒙氏后人艱難棲息,筑土堡、立蒙集,或耕種或行醫(yī)為生。族人至今遺傳著大腳大手、敦實身材、大嗓門等特征,以忠厚仁義、扶助鄉(xiāng)里享譽鄉(xiāng)鄰。
查看詳情>>與“關(guān)于蒙恬的身后事為何無人關(guān)注?蒙恬的兒子及后代都去哪了”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