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南宋為什么打不過蒙古?南宋滅亡的主要因素你絕對想不到
在很多人印象中,南宋軍事實力羸弱,所以最終被蒙古人滅國實屬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事實真相卻并沒有那么簡單。蒙古帝國的實力在當時雖然如日中天,但也不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比如在征服高麗的過程中,蒙古人前后花了數(shù)十年時間,最后才勉強迫使高麗國王接受了蒙古帝國的宗主國地位。另一方面,南宋也并非弱不禁風,一座小小的合州釣魚城就成功阻擋住了蒙古大軍的主力部隊,最后連帝國大汗蒙哥也喪命于此。因此,蒙古和南宋雙方的實力對比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夸張。
那么問題來了,南宋為什么打不過蒙古呢?
蒙古帝國歷史上對南宋共發(fā)起過三次主要侵略戰(zhàn)爭。第一次發(fā)生在窩闊臺執(zhí)政時期,結果是雙方互有勝負;第二次發(fā)生在蒙哥執(zhí)政時期,結果是蒙哥在合州釣魚山被南宋的拋石機擊中,重傷而亡(一說患痢疾病逝),蒙古宗王們?yōu)榱藸帄Z汗位而主動停止了在各條戰(zhàn)線上的軍事行動;第三次發(fā)生在忽必烈執(zhí)政時期,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征戰(zhàn)后,南宋最終被滅國。
從戰(zhàn)爭的時間跨度來看,蒙古帝國對南宋并不具備壓倒性軍事優(yōu)勢。蒙古人之所以要堅持南侵,除了奉行其擴張的基本國策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出于對國家安全的考慮。因為對南宋來說,收復中原故土是國家的頭等大事,雖然當時南宋還不具備此種實力,但南方富庶的環(huán)境有可能讓南宋隨時崛起,蒙古人需要在南宋變成更強大對手前將其征服。
不過,和蒙古人在西征戰(zhàn)場上攻無不克所不同的是,中國南方對蒙古大軍來說存在著許多無法克服的障礙。比如蒙古騎兵在南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下無法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南方濕熱的天氣不僅讓蒙古士兵叫苦不迭,連馬匹也難以適應。此外,南宋還擁有一支裝備精良的水軍部隊。
雖然南宋和蒙古帝國在總體實力上確實存在著一定差距,但南宋這邊也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的話,未必沒有翻盤的機會。然而在經過十幾年的抵抗后,南宋最終還是遭遇了亡國之災。導致南宋滅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首要原因并非雙方軍事實力過于懸殊,而是南宋內部問題讓對手有了可乘之機。
在十三世紀中期,南宋內部一些有權有勢的地主階層通過勾結官府壓迫農民大肆斂財,同時他們又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權獲得免交稅賦的特權。如此一來,不僅百姓生活變得困苦,朝廷也因無法收到足夠的稅收,導致在財政方面捉襟見肘。這種惡性循環(huán)使得朝廷行政效率低下和軍隊戰(zhàn)斗力大幅下降。
從六十年代開始,權臣賈似道試圖通過改革約束謀取暴利的外戚、宦官、官吏。他通過強硬手段“清洗”了一批官吏,并讓自己的親信在重要崗位上任職。但是賈似道的反對者依然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以清廉而聞名的人物,這就導致南宋朝廷內部出現(xiàn)了愈演愈烈的兩極分化局面。
當忽必烈下令對南宋發(fā)起全面戰(zhàn)爭的時候,南宋內部卻陷入了無止境地紛爭之中。在大敵當前的局面下,這種內耗所產生的破壞作用又被加倍放大了。
在蒙古人長達十幾年的侵略戰(zhàn)爭中,南宋內部因意見不統(tǒng)一導致長期處于被動防守狀態(tài)。雖然南宋軍民抵御外敵的決心令人欽佩,但最高統(tǒng)治階層舉棋不...
查看詳情>>與“南宋為什么打不過蒙古?南宋滅亡的主要因素你絕對想不到”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