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王安石的《烏江亭》和杜牧寫的一首詩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同時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文方面的造詣也非常深。而王安石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詩,和晚唐時的著名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題烏江亭》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我們先來看杜牧這首比較熟悉的詩《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的這首詩是詠史詩,表達了自己對項羽兵敗的看法,他認為:項羽當時應當渡過烏江,然后再整旗鼓,回來和劉邦再決雌雄。這首詩非常的有名,我們接觸的也很多,因為他第一次提出了項羽應該東渡吳江,再奪天下。
根據(jù)《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當項羽兵敗之后,來到烏江邊上時,烏江亭長曾勸說項羽,江東地方雖然小,但是也有數(shù)十萬人眾,而且江東父老也愿意繼續(xù)扶持項王,希望項王可以趕快過江。
但是,作為政治家的王安石卻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在自己的一首《烏江亭》詩中,有感杜牧的這首詩,遂作了這一首。這首詩全詩如下: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此詩開篇便敘述了一個事實:兵疲。王安石說,項羽的士兵,經(jīng)過了七年(反大秦三年,楚漢戰(zhàn)爭四年)的戰(zhàn)斗,兵士們實在是疲勞到了極點,他們不愿意再打仗了。接著一句又說,垓下一戰(zhàn),項羽敗局已定,劉邦實力大增,項羽已經(jīng)無力回天了。說要東山再起,只能是杜牧的一種美好愿望,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末兩句更是道出了一個比杜牧更加警惕的句子:鑒于這些原因,江東子弟已經(jīng)不可能像當初那樣再追隨項羽重整山河了!因為此一時彼一時,暴秦已經(jīng)被推翻了,仗已經(jīng)打得夠多了,現(xiàn)在人們渴望的是和平,而不知再有戰(zhàn)亂。
如果我們將其與杜牧的詩放在一起比較,不說藝術(shù)水平,單論史識,王安石確實要比杜牧的更加中肯,也更加尖銳。作為政治家的王安石,在史識上確實要高杜牧一籌。所以這首詩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胺Q詠嘆項羽的上上佳作。
與“王安石的《烏江亭》和杜牧寫的一首詩提出了相反的看法”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