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鬕】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

注音:ㄇㄚˋ

筆順讀寫:橫、豎、橫、橫、橫、撇折、點、撇、撇、撇、橫、豎、豎、豎、橫折、橫、橫、橫、撇、捺

部首:
筆畫數(shù): 20
結(jié)構(gòu): 上下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DEAD
部外筆畫: 10
統(tǒng)一碼: 9B15
倉頡: SHTAK
鄭碼: CHKG
四角: 72804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古代婦女束發(fā)髻用的一種具有裝飾作用的帶子。

2.頭巾:“紫[hao86.com好工具]衣朱~?!?/span>

鬕【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莫駕切,音禡?!墩f文》帶結(jié)飾也?!额惼?img src="https://static.hao86.com/invalidZi2/32e5e06e18f70f840bbb26a8f72e0410.png" alt="??" class="lm_img" />額也?!稄埡狻の骶┵x》朱鬕??髽。

《集韻》末各切,音莫。義同。

說文解字

鬕【卷九】【髟部】

帶結(jié)飾也。從髟莫聲。莫駕切

說文解字注

(鬕)鬕帶、逗。結(jié)頭飾也。各本奪二字。今依西京賦注補。鬕帶二字爲(wèi)句。如方言之?帶。所以繞於髻上爲(wèi)飾者。西京賦朱鬕。薛注。以絳帕額。按薛注帕乃帞之誤。帕卽鬕字。其字之本義乃飾髻上也。故從髟。從髟。??聲。莫駕切。古音在五部。

鬕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