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懝】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ài

注音:ㄞˋ,ㄧˋ,ㄋㄧˇ

筆順讀寫:點、點、豎、撇、豎彎鉤、撇、橫、橫、撇、點、橫撇/橫鉤、點、橫撇/橫鉤、豎、橫、撇、捺

部首:
筆畫數(shù): 17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NXTH
部外筆畫: 14
統(tǒng)一碼: 61DD
倉頡: PPKO
鄭碼: URXI
四角: 97081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癡呆。

2. 惶恐。

3. 中止。

1. 有見識,懂事。

1. 古同“擬”。

懝【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五漑切《集韻》牛代切,??音礙。《說文》駭也。一曰惶也。或書作??。

《集韻》偶起切。度也。本作擬,或從心。

《廣韻》魚力切《集韻》鄂力切?!墩f文》小兒有知也。本作?,或從心。

說文解字

懝【卷十】【心部】

騃也。從心從疑,疑亦聲。一曰惶也。五漑切

說文解字注

(懝)騃也。騃本訓(xùn)馬行??。引申爲(wèi)疑立之狀。又引申之、則方言曰癡、騃也。懝騃卽方言之癡騃。疒部曰。癡、不慧也。從心疑。會意。疑亦聲。五漑切。一部。一曰惶也?;陶摺⒖忠?。

懝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