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敀】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

注音:ㄆㄛˋ

筆順讀寫:撇、豎、橫折、橫、橫、撇、橫、撇、捺

部首:
筆畫數(shù): 9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RTY
部外筆畫: 5
統(tǒng)一碼: 6540
倉頡: HAOK
鄭碼: NKMO
四角: 28640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古同“”。

2.hAo86.com大打。

敀【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博陌切。與迫同?!墩f文》作??,迮也。周書曰:常??常任?!鸢磿⒄?,今本作伯。

《玉篇》強也?!镀!犯揭病?/p>

《廣韻》普伯切,音拍。大打也。

說文解字

敀【卷三】【攴部】

迮也。從攴白聲?!吨軙吩唬骸俺挸H?。”博陌切

說文解字注

(敀)迮也。迮、起也。敀者、起之也。與廹音義同。從攴。白聲。博陌切。古音在五部。周書曰。常敀常任。立政篇文。按漢人所用皆作常伯。今尙書作伯。許所據(jù)絕異者、壁中古文多假借字也。以敀爲伯、如洪範以??爲好。顧命以?爲蔑。牧誓以狟爲桓。皆壁中古文假借。今尙書作伯好蔑桓者、孔安國以今文字讀古文而易之。而漢世言古文尙書者因之。如杜子春、鄭司農(nóng)讀周禮故書。往往易其字。而許叔重、鄭康成多因之。其理一也。杜子春巳改之周禮。其故書古字猶存於鄭注。孔安國巳改之尙書。其壁中古文之字猶存於說文。

敀的字源演變

別人正在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