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痏】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wěiyòu

注音:ㄨㄟˇ,ㄧㄡˋ,ㄩˋ

筆順讀寫:點(diǎn)、橫、撇、點(diǎn)、提、橫、撇、豎、橫折鉤、橫、橫

部首:
筆畫數(shù): 11
結(jié)構(gòu): 半包圍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UDED
部外筆畫: 6
統(tǒng)一碼: 75CF
倉頡: KKB
鄭碼: TGQ
四角: 00127
筆順編號: 41341132511
英語翻譯: a bruise or contusion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詳細(x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瘡:“齊王疾痏”。

2. 毆打人成創(chuàng)傷:“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痏人之罪鈞?!?/p>

3. 瘢痕(疤瘌)。

4. 痛聲。

1. 手顫抖。

1. 病。

名詞

(1) 毆人皮破血流者為“痏”。泛指毆傷;創(chuàng)傷。亦指受創(chuàng)傷

疻保辜痏呼號?!都本推?。顏師古注:“毆人皮膚腫起曰疻,毆傷曰痏?!?/p>

(2) 即針刺的痕跡、針孔

已發(fā)針,疾按其痏,無令其血出?!鹅`樞經(jīng)》

(3) 針刺的次數(shù)

刺之三痏。——《素問·刺腰痛篇》

(4) 穴位名

兩手外內(nèi)側(cè)各三,凡十二痏(外側(cè)指少澤、關(guān)沖、商陽;內(nèi)側(cè)指少商、中沖、少沖)?!鹅`樞經(jīng)》

(5) 瘢痕 。如:痏疥(瘢痕和疥瘡。比喻小事)

痏【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榮美切《集韻》《韻會》羽軌切,??音洧。《說文》疻痏也。《玉篇》瘡也?!稄V韻》瘡痏?!肚皾h·薛宣傳》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痏人之罪鈞,惡不直也?!对]》應(yīng)劭曰:以杖手擊人,剝其皮膚腫起,靑黑而無創(chuàng)瘢者,律謂疻痏。師古曰:痏,音鮪。《抱樸子擢才卷》生瘡痏於玉肌?!稄埡狻の骶┵x》所惡成瘡痏。《註》瘡痏謂瘢痕。

《說文長箋》方言謂之翻痏,又謂之翻胃,食下咽不受也?!墩滞ā钒疮_胃音義各別,箋以痏作胃,誤。

《集韻》尤救切,音宥。顫也。

于六切,音郁。病也。

說文解字

痏【卷七】【疒部】

疻痏也。從疒有聲。榮美切

說文解字注

(痏)疻痏也。按依許全書之例。則疻下云疻痏、毆傷也。此但云疻痏也。而義巳足。此等往往爲(wèi)淺人妄刪。致文理不可讀矣?;蛟灰缿?yīng)仲遠(yuǎn)則疻痏異事。何爲(wèi)合之也。曰。應(yīng)析言之。許渾言之。許曰毆傷。則固兼無創(chuàng)瘢、有創(chuàng)瘢者言之。文??注引倉頡篇。痏、毆傷也。與許正合。從??。有聲。榮美切。古音在一部。一曰痏、逗。瘢也。據(jù)文??嵇康詩注補(bǔ)此五字。此析言之。與應(yīng)劭引律合。

痏的方言集匯

◎ 粵語:fui2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ju3 wi5 [客英字典] vui3 [海陸豐腔] riu3 wui6 [梅縣腔] wi3 wui3

痏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