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名)(~子;~兒)衣服套在胳膊上的筒狀部分:~標(biāo)|~管|~口|~頭|~子。
(2)(動(dòng))藏在袖子里:~著手|~手[hao86.com好工具]旁觀。
名詞
(1) (古字作褎。形聲。從衣,由聲。本義:衣袖)
(2) 同本義
褎,袂也?!墩f文》。字亦作褎、作袖
攘袖見素手。——《文選·曹子建·樂府》
長袖善舞?!俄n非子》
(3) 又如:袖搭(衣袖多由兩片布料縫合而成,靠近袖口的一截稱為袖搭);袖佉(袖子的邊口)
(4) 袖口
袖,衣袂端也?!啤?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
動(dòng)詞
(1) 藏物于袖中
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史記·魏公子列傳》
袖金以私之。——明· 宗臣《報(bào)劉一丈書》
(2) 又如:袖占(在衣袖內(nèi)占卜);袖演(袖占);袖刃(在衣袖中暗藏兵器);袖手(藏手于袖,表示閑逸的神態(tài);也指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
袖【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褏《唐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岫。袂也?!夺屆沸洌梢?,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夺釢h·馬廖傳》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又《綱目集覽》半袖,短袂衣也?!夺屆钒胄淦漶前?,襦而施袖也。《晉書·五行志》魏明帝披縹綾半袖?!稄V韻》亦作褏、褎。
說文解字
褎【卷八】【衣部】
袂也。從衣聲。袖,俗褎從由。似又切
說文解字注
(褎)袂也。唐風(fēng)羔裘傳曰。褎猶袪也。蒙上章言之。褎引伸爲(wèi)盛飾皃。邶風(fēng)傳曰。褎如、盛服皃。董仲舒?zhèn)髟?。褎然?wèi)舉首。序傳曰。樂安褏褏。生民傳曰。褎、長也。箋云。枝葉長也。皆其義也。從衣。聲。聲葢衍字。非聲。衣之有褎猶禾之有。故曰從衣。似又切。三部。
袖為謎底的謎語
袖字組詞造句
袖的方言集匯
◎ 粵語:zau6
◎ 客家話:[海陸豐腔] ciu6 [梅縣腔] ciu5 [臺(tái)灣四縣腔] ciu5 [客英字典] ciu5 [沙頭角腔] tsieu5 [陸豐腔] ciu6 [東莞腔] ciu3 [寶安腔] ciu3 [客語拼音字匯] qi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