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緷】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gǔnyùn

注音:ㄍㄨㄣˇ,ㄩㄣˋ

筆順讀寫:撇折、撇折、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豎、橫折、橫、橫、橫、豎

部首:
筆畫數(shù): 15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jiǎn)對(duì)應(yīng):
五筆: XPLH
部外筆畫: 9
統(tǒng)一碼: 7DF7
倉(cāng)頡: VFBJJ
鄭碼: ZWFK
四角: 27952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古同“袞”,古代帝王和上公所穿的禮服:“衣服緷絻,盡有法度?!?/p>

2. 古代量詞,用百根羽毛捆成的一束。

1. 緯。

緷【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huì)》??古本切,音袞?!稜栄拧め屍鳌钒儆鹬^之緷。

《廣韻》《集韻》??王問切,音暈?!墩f文》緯也。

《廣韻》《正韻》胡本切《集韻》《韻會(huì)》戸袞切,??音混?!恫┭拧肥病!队衿反笫病?/p>

《集韻》胡昆切,音魂??啾厩?,音捆。窘遠(yuǎn)切,音卷。義??同。

說文解字

緷【卷十三】【糸部】

緯也。從糸軍聲。王問切

說文解字注

(緷)緯也。此亦兼布帛言之也。緯亦稱緷者、語之轉(zhuǎn)也。微文二部每互轉(zhuǎn)。爾雅。百羽謂之緷。古本反。按此緷字正許書?字之叚借。玉篇云緷、大束也是也。從糸。軍聲。王問切。十三部。

緷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