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絇】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

注音:ㄑㄩˊ

筆順讀寫:撇折、撇折、點、點、點、點、撇、橫折鉤、豎、橫折、橫

部首:
筆畫數(shù): 11
結構: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XQKG
部外筆畫: 5
統(tǒng)一碼: 7D47
倉頡: VFPR
鄭碼: ZRJ
四角: 27920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古時鞋上的裝飾物。

2.用布麻絲縷搓成繩索。

3.網(wǎng)罟的別稱。

4.古(hao86.com好工具)代量詞,絲五兩為一絇。

5.姓。

絇【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正韻》權俱切,??音劬。《說文》纑繩絇也。《玉篇》履頭飾也?!吨芏Y·天官·屨人註》舄屨有絇有繶有純者,飾也?!秲x禮·士冠禮》靑絇繶純?!对]》絇之言拘也。以爲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爾雅·釋器》絇謂之救?!对]》救絲以爲絇?;蛟灰嗔I名?!妒琛方P,屨頭飾。亦罥罟之別名也。

《廣韻》九遇切《集韻》俱遇切,??音屨。義同。

說文解字

絇【卷十三】【糸部】

纑繩絇也。從糸句聲。讀若鳩。其俱切

說文解字注

(絇)纑繩絇也。纑者、布縷也。繩者、索也。絇、糾合之謂。以讀若鳩知之。謂若纑若繩之合少爲多皆是也。廣韻。絇、九遇切。絲絇也。唐會眞記崔氏書曰。奉寄采絲一絇。元稹詩曰。棼絲不成絇。正讀九遇切。是唐人多用此語。若屨絇、禮經(jīng)及禮記皆作絇。周禮作句。鄭云。箸舄屨之頭以爲行戒。句當爲絇。聲之誤也。玉裁按許不言屨飾。但言纑繩絇。許意屨絇字當從周禮作句爲正。取拘止之意。從糸。句聲。讀若鳩。古音在四部。今其俱切。

絇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