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絫】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lěilèiléi

注音:ㄌㄟˇ,ㄌㄟˋ,ㄌㄟˊ

筆順讀寫:撇折、點、撇折、點、撇折、點、撇折、撇折、點、豎鉤、撇、點

部首:
筆畫數(shù): 12
結構: 上下
繁簡對應:
五筆: CCCI
部外筆畫: 6
統(tǒng)一碼: 7D6B
倉頡: IIIF
鄭碼: ZSZZ
四角: 23903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古同“累”。

1. 古同“累”。

1. 古同“累”。

絫【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音壘?!墩f文》增也。十黍之重也?!肚皾h·律歷志》權輕重者,不失黍絫。《註》應劭曰:十黍爲絫,十絫爲銖。

《吳王濞傳》脅肩絫足。《註》師古曰:絫,古累字。

《集韻》盧戈切,音螺。義同。

《集韻》倫追切,音欙。與纍同。

說文解字

絫【卷十四】【厽部】

增也。從厽從糸。絫,十黍之重也。力軌切

說文解字注

(絫)增也。增者、益也。凡增益謂之積絫。絫之隷變作累。累行而絫廢。古書時見絫字、乃不識爲今之累字。良僞切、亦如是。從厽糸。會意。糸、細絲也。積細絲成繒。積坺土成牆。其理一也。不入糸部入?yún)煵俊⒅貐熞?。玉篇乃以入糸部矣。厽亦聲。力軌切。按當云力詭切。在十六部。一曰二字今增。玉篇作又。絫、十黍之重也。十黍爲絫。而五權從此起。十絫爲一銖。二十四銖爲兩。十六兩爲斤。三十斤爲鈞。匹鈞爲石。石許作?。

絫的字源演變

別人正在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