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動)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憶|~性|~得|~不清|好好~住。
(2)(動)記錄;記載;登記:~事|~賬|~一大功。
(3)(名)記載、描寫事物的書或文章(常用做書名或篇名):日~|筆~|游~|《岳陽樓~》。
(4)(名)(~兒)hao86.com標志;符號:標~|鈐~|暗~兒。
(5)(名)皮膚上的生下來就有的深色的斑:左邊眉毛上有個黑~。
(6)〈方〉(量)打一下叫打一記。
動詞
(1) (形聲。從言,己聲。本義:記住)
(2) 同本義
記,疏也?!墩f文》
記,識也。——《廣雅》
記有成?!抖Y記·內(nèi)則》
記間之學?!抖Y記·學記》
凡所經(jīng)履,莫不暗記?!逗鬂h書·應奉傳》
常記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夢令》
吾記天圣中?!?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望中猶記。——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又如:記混了;記錯了;切記;牢記;銘記;記不清;記省(回憶,記憶);記心(記在心上,常用于叮囑);記念(掛心;惦念);記憶(記在心里)
(4) 記載,記錄
記,書也。——《廣雅》
宮之奇果諫,記曰?!豆騻鳌べ夜辍贰Wⅲ骸笆酚浺?。”
受記考事?!稘h書·張敞傳》
屬予作文以記之?!巍?范仲淹《岳陽樓記》
記之而去?!啤?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奶煜椤?后序》
覽則省記?!濉?袁枚《黃生借書說》
姚鼐記之。—— 清· 姚鼐《登泰山記》
(5) 又如:摘記(摘要記錄);筆記(用筆記錄);手記(親手記錄);記言(記錄言論)
名詞
(1) 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章 。如:記書(傳記及諸家之書);游記;日記;雜記;摘記
(2) 按時間順序記述歷史史實或事件 。如:大事記;史記;記傳(歷史傳記);記牒(史冊;文字記錄);記府(古代國家收藏文書史策的府署)
(3) 標志,記號
倉廒內(nèi)自有官司封記。——《水滸傳》
(4) 又如:標記;以紅色為記;記色(憑據(jù);證據(jù))
(5) 胎記
生那兒時,脊背下有一搭紅記?!毒劳ㄑ浴?/p>
(6) 又如:他身上有塊記
(7) 古時的一種公文 。如:奏記;殘記。又指記述或解釋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經(jīng)中的《周禮·考工記》和《禮記》
(8) 印章
正其名,請鑄銅記給之?!端问贰ぢ毠僦尽?/p>
(9) 又如:戳記;圖記;鈐記;記室(官名。掌管章表書記文檄)
(10) 記敘文,一種以敘事為主的文體 。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
量詞
張開手掌迅速厲害地一擊,摑 。如:一記耳光
記【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集韻》《韻會》居吏切,音冀?!墩f文》疏也?!缎煸弧分^一一分別記之也?!恫┭拧纷R也?!夺屆芳o也?!队衿蜂浺病!稄V韻》志也?!稌ひ骛ⅰ窊橐杂浿?。《傳》使記識其過也?!抖Y·王制》太史典禮執(zhí)記?!对]》國有禮事,則豫執(zhí)策,記載所當行之禮儀?!短茣び谥緦巶鳌纷笥杏浹灾罚矣杏浭轮??!蛾P尹子·五鑑篇》昔遊再到,記憶宛然。
又《博雅》書也。《前漢·蕭望之傳》待詔鄭朋奏記于蕭望之。《註》記,書也。奏記自朋始?!段男牡颀垺丰釢h始有公府奏記,記之言志,進己志也。
又《正字通》文符也。《後漢·鍾離意傳》少爲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太守甚賢之。
又官名?!夺釢h·百官志》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
又與其通?!蹲謴⊙a》助語辭?!对姟ね躏L》彼其之子?!豆{》其或作記?;蜃骷骸Wx聲相似。
又葉茍起切,音幾?!洞掮な龀踬x》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門而造止。覿游夏之峩峩,聽大猷之篇記。一說本作紀,紀與止葉,譌作記。
說文解字
記【卷三】【言部】
疏也。從言己聲。居吏切
說文解字注
(記)疋也。疋各本作疏。今正。疋部曰。一曰疋、記也。此疋記二字轉注也。疋今字作疏。謂分疏而識之也。廣雅曰。註紀疏記學栞志識也。按晉唐人作註記字。註從言不從水。不與傳注字同。從言。己聲。居吏切。一部。
記字的近反義詞
反義詞
記字組詞造句
記的方言集匯
◎ 粵語:gei3
◎ 潮州話:g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