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犻】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pèifèi

注音:ㄆㄟˋ,ㄈㄟˋ

筆順讀寫:撇、彎鉤、撇、橫、豎、橫折鉤、豎

部首:
筆畫數(shù): 7
結構: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QTGH
部外筆畫: 4
統(tǒng)一碼: 72BB
倉頡: KHJB
鄭碼: QMAL
四角: 45227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狗發(fā)怒的樣子。

1. 古同“吠”,狗叫。

犻【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勃?!墩f文》過弗取也。從犬巿聲。讀若孛。

《集韻》《類篇》??蒲昧切,音佩。犬過也。

一曰犬怒貌。《集韻》或書作??。◎按廣韻??,拂取也。音與此同,當卽此字。

《集韻》房廢切,音茷。本作吠。犬鳴也。或作??。

說文解字

犻【卷十】【犬部】

過弗取也。從犬巿聲,讀若孛。蒲沒切

說文解字注

(犻)過弗取也。此有誤字。玉篇但云犬過。廣韻但云拂取。疑當合之曰犬過拂取。從犬。聲。讀若孛。蒲??切。十五部。篇、韻皆步內(nèi)切。

犻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