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捒】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shùsǒngsōu

注音:ㄕㄨˋ,ㄙㄨㄥˇ,ㄙㄡ

筆順讀寫:橫、豎鉤、提、橫、豎、橫折、橫、豎、撇、捺

部首:
筆畫數(shù): 10
結構: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RGKI
部外筆畫: 7
統(tǒng)一碼: 6352
倉頡: QDL
鄭碼: DFJ
四角: 55096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裝束。

2. 古同“束”,束縛。

1. 古同“竦”。

1. 〔摟捒〕取。

捒【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集韻》《韻會》??筍勇切,同竦。敬也。一曰上也。

動也。本作??

《唐韻》《集韻》??所據(jù)切,音疏。裝也。

《唐韻》色句切《集韻》《韻會》雙遇切,??音數(shù)。

《集韻》舂遇切,輸去聲。義??同。

《集韻》《韻會》??輸玉切。與束同??`也。

《集韻》先侯切,漱平聲。取也。與摗同。

說文解字

束【卷六】【束部】

縛也。從囗木。凡束之屬皆從束。書玉切

說文解字注

(束)縛也。糸部曰。縛、束也。是爲轉注。襍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從囗木。囗音韋、回也。詩言束薪、束楚、束蒲、皆囗木也。書玉切。三部。凡束之屬皆從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