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tóng

注音:ㄊㄨㄥˊ

筆順讀寫:點、點、提、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橫、豎、橫、橫

潼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shù): 15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IUJF
五行:
部外筆畫: 12
吉兇寓意:
統(tǒng)一碼: 6F7C
倉頡: EYTG
鄭碼: VSKB
四角: 30115
電碼: 3392
區(qū)位: 6892
筆順編號: 441414312511211
英語翻譯: high, lofty; damp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詳細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潼關(guān)〕a.(hao86.com好工具)關(guān)名,在中國陜西省東部;b.地名,在中國陜西省東部。

2. ?〔潼潼〕高的樣子。

名詞

(1) (形聲。從水,童聲。本義:潼水)

(2) 同本義

(3) 在四川省梓潼縣境內(nèi),南流注入墊江

潼,潼水也,出 廣漢梓潼北界,南入 墊江?!墩f文》

(4) 在安徽省五河縣境

(5) 在陜西省潼關(guān)縣境

(6) 關(guān)隘名 。在陜西省潼關(guān)縣

馬超、 成宜,同惡相濟,濱據(jù) 河潼,求逞所欲?!段倪x·潘勖·冊魏公九钖文》

潼【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水名?!墩f文》水出廣漢梓潼北界。

水名。《水經(jīng)注》潼水,出江夏郡之曲陵縣西北潼山。

水名。《潘岳·西征賦》愬黃巷以濟潼?!对]》潼水,在華隂縣界。

海名。《王子年·拾遺記》北極之外,有潼海之水。

潼潼,高貌。《宋玉·高唐賦》沫潼潼而高厲。

《廣韻》《集韻》《韻會》??他東切,音通。義同。

《廣韻》尺容切《集韻》昌容切,??音衝。義同。一曰水壞道。

潼容,車裳也,見《周禮·巾車註》。

《集韻》《類篇》??諸容切,音鍾。溼貌。

說文解字

潼【卷十一】【水部】

水。出廣漢梓潼北界,南入墊江。從水童聲。徒紅切

說文解字注

(潼)潼水。出廣漢梓潼北畍。南入褺江。褺各本作墊。今正。廣漢郡梓潼、前後二志同。前志曰。梓潼五婦山、馳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應(yīng)劭注云。潼水所出。南入墊江。水經(jīng)曰。梓潼水出其縣北畍。西南入於涪。又西南至小廣魏南。入於墊江。按馳水、潼水、梓潼水異名同實。五婦山卽今四川保寧府劒州州西北五十里之五子山。今劒州及綿州之梓潼縣、葢漢梓潼地。潼水出五子山之西大山。東南流、經(jīng)今梓潼縣。又經(jīng)潼川府之鹽亭縣。又至射洪縣東南之獨坐山。入涪江。今謂之潼江、射江、瀰江。許云南入褺江。卽謂今射洪東南入涪江。涪江下流至重慶府之合州、合嘉陵江也。漢志墊江、應(yīng)劭音徒?jīng)逊?。孟康音重曡之曡。許書衣部云褺、重衣也。巴郡有褺江縣。此縣爲(wèi)嘉陵江、渠江、涪江會合之地。水如衣之重複。故曰褺江。其字音曡。淺人乃譌作昏墊之墊。觀應(yīng)、孟之音。則知漢書字固從衣也。云入褺江者、其縣其水通名也。今四川忠州之墊江縣、則漢巴郡臨江縣地。與漢褺江相歫甚遠。○又按涪下曰南入漢者、言至褺江而入西漢水也。潼下曰南入褺江者、言入西漢水在褺江境也。錯見互相足?!鹩职吹乩碇尽⑺?jīng)之羌水下。合白水。又合西漢水。卽今四川保寧府昭化縣城北合嘉陵江之白水也。羌水亦謂之墊江者、葢昔人以其委名其源。魏書吐谷渾阿豺登其國西彊山。觀墊江源。今洮州衞西南三百四十里西嵹山。羌水所出。從水。童聲。徒紅切。九部。

潼的方言集匯

◎ 粵語:tung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tung2 [梅縣腔] tung2 kwi5 [臺灣四縣腔] tung2 [寶安腔] tung2 [陸豐腔] tung3 [客語拼音字匯]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 潮州話:胎翁5(童)

潼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