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
lì
【名】
(會意。甲骨文。從手(又),從中。以手持中。有人認為中為筆?!袄簟?、“事”、“使”古同字。本義:官吏)
官員的通稱。漢以后,指低級官員或吏卒〖o(jì)fficial;mandarin〗
吏,治人者也。——《說文》
吏者,名之師也?!稘h書·景帝紀(jì)》
吏所以治民也?!稘h書·惠帝紀(jì)》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豆茏印づ蠓ā?br>王使委于三吏。——《左傳·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國語·周語》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稇?zhàn)國策·齊策》
據(jù)法守職不敢為非者,人吏也?!俄n詩外傳》
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為劑,而官與吏剖分焉。——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吏勢(官吏的權(quán)勢力量);吏議(官吏商討政事;處分官吏;擬議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牘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辦公的房子)。漢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員或吏卒
專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inferiorofficial〗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啤ざ鸥Α妒纠簟?br>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醫(yī)之下的一般醫(yī)生);吏員(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獄吏(舊時管理監(jiān)獄的小官)
吏部獄〖jail;prison〗
而右將軍獨下吏,當(dāng)死,贖為庶人。——班固《漢書》
姓
吏
lì
【動】
治理;為官〖administer〗
夫吏者,理也。——《漢書·王莽傳下》
是為長吏?!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漢書·惠帝紀(jì)》
宦游非吏隱,心事好幽偏?!沃畣枴端{田山莊》
又如:吏才(為政的才能);吏方(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處理政務(wù)之道);吏隱(閑居下級官位);吏材(為政的才干)
吏部
lìbù
〖MinistryofOfficialPersonalAffairsinfeudalChina〗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diào)動等事務(wù)。長官為吏部尚書。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時韓愈吏部權(quán)京兆?!巍ず小盾嫦獫O隱叢話》
吏部擬用左通政?!濉埻⒂瘛睹魇贰?br>又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吏胥
lìxù
〖pettyofficial〗地方官府中掌管簿書案牘的小吏
吏治
lìzhì
〖administration(good,bad)ofofficials〗舊時指地方官吏的作風(fēng)和治績
澄清吏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