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辛棄疾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
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鷗鳥,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
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
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
廢沼荒丘疇昔。
明月清風(fēng)此夜,人世幾歡哀。
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水調(diào)歌頭·盟鷗譯文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帶湖是我最愛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寬闊的湖水,宛如打開翠綠色的鏡匣一樣,一片晶瑩清澈。我閑居無事,手扶竹杖,腳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繞湖徘徊。鷗鳥啊,你既和我締結(jié)盟好之后,就應(yīng)常來常往,不要再相疑猜。還有那白鶴在什么地方呢?請你也邀請它一起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鷗鳥立于水邊蒼苔之上,時而撥動浮萍,時而排開綠藻,原來是在偷窺魚兒,伺機(jī)而捕??尚δ阒恢⒆∮昔~多么癡呆,卻不懂我此時舉杯的情懷。昔日這里是破敗的池沼荒蕪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潔,清風(fēng)徐來。人世間幾度歡樂,幾度悲哀?河?xùn)|綠蔭尚嫌稀少,還須把楊柳多多來栽。

水調(diào)歌頭·盟鷗注解

1
盟鷗:指與鷗鳥約盟為友,永在水國云鄉(xiāng)一起棲隱之意。在信州(今江西上饒)北靈山下。翠綠色的鏡匣。這里用來形容帶湖水面碧綠如鏡。作者自稱。手持拐杖,腳穿麻鞋。屨,用麻、葛做成的鞋。鷺,鷺鷥,一種水鳥。
2
偕來:一起來。
3
癡計:心計癡拙。不理解我舉杯自飲的情懷。疇昔,以往,過去。

水調(diào)歌頭·盟鷗賞析

此詞上闋以首句中“甚愛”二字統(tǒng)攝。次句用“千丈翠奩開”之比喻,盛贊帶湖景色之勝,說明“甚愛”原因。放眼千丈寬闊的湖水,宛如打開翠綠色的鏡匣一樣,一片晶瑩清澈。面對如此美景,難怪“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了。這是用夸張寫法來說明“甚愛”程度,句格同杜詩“一日上樹能千回”:閑居無事,拄杖納屨,徜徉湖畔,竟一日而千回。下面寫因愛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鳥,欲與這結(jié)盟為友——這是用的擬人法。“凡我”三句,是寫對眼前鷗鳥之愿:希望既結(jié)盟好之后,就應(yīng)常來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這里“莫相”之“相”,雖然關(guān)系雙方,但實際只表詞人絕無害鳥之心,望鷗鷺盡情棲游,無須擔(dān)驚?!蹲髠鳌べ夜拍辍酚羞@樣記載:“齊盟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痹~里這幾句格式,當(dāng)為《左傳》辭句套用,純是散文句法。

“白鶴”二句,是寫對眼前鷗鳥之囑:托其試將白鶴也一起邀來。由愛所見之鷗鷺,而兼及未見之白鶴,其“愛”更進(jìn)一層。以上極寫帶湖之美及對帶湖之愛,固然表露了詞人擺脫了官場爾虞我詐的煩惱和明槍暗箭的驚恐以后心情之寧靜,但在這寧靜之中又透露出幾分孤寂與無聊。試想,一個“壯歲旌旗擁萬夫”(作者《鷓鴣天》中語)的沙場將帥,竟然落得終日與鷗鳥為伍,其心境之凄涼,可想而知。妙在詞中表面上卻與“愁”字無涉,全用輕松之筆,這大概就是詞人后來所說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丑奴兒》)的手法。如此表達(dá),意境更深一層。

過片緊承上闋遐想。作者一片赤誠,欲與鷗鳥結(jié)盟為友,然而鷗鳥是“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它們立于水邊蒼苔之上,時而撥動浮萍,時而排開綠藻,對詞人的美意不理不睬。其意從下句“窺魚笑汝癡計”中可以看出。原來他們“立蒼苔”,“為有求魚心,不是戀湖水”,與詞人“同居而異夢”。專心“窺魚,伺機(jī)而啄在詞人看來,只是一種“癡計”,對此,他當(dāng)然只能付之一“笑”了。這“笑”,既是對鷗鳥“何時忘卻營營”的諷笑,也是嘆自己竟無與無友。“多情卻被無情惱”的苦笑。看來,鷗鳥亦并非詞人知已,并不懂得詞人離開官場之后此時的情懷,所以他悵然發(fā)出了“不解舉吾懷”之嘆。盟友縱在身旁,孤寂之心依舊,無人能釋分毫??梢姡~人所舉之杯,根本不能為永結(jié)盟好作賀,只能澆胸中塊壘罷了。雖然人們常說“舉杯澆愁愁更愁”,但詞人并沒有被愁所壓倒?!皬U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他從自己新居的今昔變化中,似乎悟出了社會滄桑和個人沉浮的哲理——“人世幾歡哀”。詞人本是心情郁悶,卻故作看破紅塵、世態(tài)炎良。變得益發(fā)曠達(dá)開朗,因而對隱居之所帶湖也更加喜愛了。“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要作久居長棲之計了。詞到此處完篇,對開首恰成回應(yīng)。

如果說上闋旨意全在不寫之中寫出,那么下闋則就是在委婉之中抒發(fā)了。然而其語愈緩,其愈切,感情愈發(fā)強(qiáng)烈,較上闋又進(jìn)一層。天地之大,知己難尋;孑然一身,情何以堪!雖有帶湖美景,但縱是盟鷗,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緒可知了??梢?,這首詞表面是寫優(yōu)游之趣,閑適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隱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嘆,孤憤之慨。清代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細(xì)玩稼軒此作,確有“不言言之”之妙。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宋代]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

辛棄疾的詩(共1635首詩)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一水奔流疊嶂開,溪頭千步響如雷。
    扁舟費盡篙師力,咫尺平瀾上不來。
    山上風(fēng)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萊枉覓瑤池路,不道人間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游人去后楓林夜,月滿空山可奈何。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仿佛吹簫月夜聞。
    千丈攙天翠壁高,定誰狡獪插遺樵。
    神仙萬里乘風(fēng)去,更度槎丫個樣橋。
    山頭有路接無塵,欲覓王孫試問津。
    瞥向蒼崖高處見,三三兩兩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嚙多,懸知千古也消磨。
    人間正覓擎天柱,無奈風(fēng)吹雨打何。
    自有山來幾許年,千奇萬怪只依然。
    試從精舍先生問,定在包犧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師,日日吟詩坐釣磯。
    費盡煙霞供不足,幾時西伯載將歸?
    行盡桑麻九曲天,更尋佳處可留連。
    如今歸棹如掤箭,不似來時上水船。
    查看譯文
  •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查看譯文
  • 《送劍與傅巖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試與挑燈仔細(xì)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查看譯文
  • 《滿江紅》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fēng)搖翠竹,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把一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章,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欄干曲。
    查看譯文
  • 《卜算子修竹翠羅寒》
    修竹翠羅寒,遲日江山暮。
    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知無數(shù)。
    只共梅花語,懶逐游絲去。
    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查看譯文
  • 幽居
    楊與立楊與立〔宋代〕
    柴門閩寂人少過,盡日觀書口自哦。
    馀地不妨添竹木,放教啼鳥往來多。
  • 晚步湖堤歸偶作
    陸游陸游〔宋代〕
    酒盡知難折簡呼,出門仍苦要人扶。
    殘梅委地香誰惜,歸雁穿云遠(yuǎn)欲無。
    日落牛羊猶被野,農(nóng)閑畚鍤正開湖。
    還家寂寞西窗晚,旋燎枯枝擁地爐。
  • 即事
    徐集孫〔宋代〕
    無端梅潦肆鳴渠,官舍蕭條似僦居。
    把酒厭談天下事,挑燈頻讀故人書。
    吏抄詩懶多訛字,僮治餐遲少嫩蔬。
    濁世炎蒸方郁郁,庭前新草不令除。
  • 韻贈子文·家學(xué)流風(fēng)懿
    韓淲〔宋代〕
    家學(xué)流風(fēng)懿,成才世自豪。
    出群能秀發(fā),何獨類賢髦。
    紬繹遺編富,規(guī)模古訓(xùn)高。
    青青秋桂子,馀事等毫毛。
  • 寄璨老西軒
    鄧肅鄧肅〔宋代〕
    水沉一炷裊晴窗,默坐無心可得降。
    浥露菖蒲能寸寸,語晴新燕自雙雙。
    只今得兔不鉆紙,那用浮杯更度江。
    前世遠(yuǎn)公只師是,好從元亮供千缸。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fbe1c43ac9fbe1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