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晏幾道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譯文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蕩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注解

1
弄:演奏樂曲。
2
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傳舜帝南巡蒼梧,二妃追至南方,聞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為題材寫成樂曲。
3
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4
慢:形容眼神凝注。
5
玉柱斜飛雁:古箏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稱雁柱。
6
春山:喻美人的眉峰。
7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故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賞析

這是一首寫歌女彈箏的詞,或有所寄托,或純寫眼中所見之人,耳中所聞之曲,不必深究。

開篇先點出樂曲的格調,首先,用的是箏,而箏聲向來蒼涼柔婉,適合表現哀怨、哀愁的情緒,而歌女所彈奏的也正是類似湘江故事的哀傷曲調。樂曲本是要靠耳聽,而無法目見的,但詞人卻突然從聽覺轉向視覺,說“聲聲寫盡湘波綠”。這種修辭手法叫作“通感”,也稱“移覺”,即將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諸如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感觸溝通起來。因為文字最方便描寫的是視覺,而對于聽覺則相對難以描摹,所以用視覺來比擬聽覺——澄碧的湘流。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說,確實易使人產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來比喻箏曲。

上闋后兩句點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義,并點出彈箏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箏彈奏“幽恨”之曲。

下闋開篇也是視覺,重點從箏曲轉換到彈箏之人,在宴會席間,沉靜地彈箏,“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緩緩流轉,表明彈箏的女子完全把整個身心都融合到所彈奏的箏曲中去了。而賞其彈奏者眼中所見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箏柱,也將箏和人合為一體,仿佛這樂聲不是從箏上彈出,而是從彈箏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箏聲彈奏到最凄婉斷腸的那一刻,女子緩緩垂下雙眉,表情與樂聲渾然一體,吐盡了胸中的哀傷和怨恨。

全詞語辭清美婉麗,情感真摯凄哀,風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觀可嘆。

作者簡介

晏幾道
晏幾道[宋代]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更多

晏幾道的詩(共529首詩)
  • 《西江月》
    愁黛顰成月淺,啼妝印得花殘。
    只消鴛枕夜來閑,曉鏡心情便懶。
    醉帽檐頭風細,征衫袖口香寒。
    綠江春水寄書難,攜手佳期又晚。
    查看譯文
  • 《西江月》
    南苑垂鞭路冷,西樓把袂人稀。
    庭花猶有鬢邊枝,且插殘紅自醉。
    畫幕涼催燕去,香屏曉放云歸。
    依前青枕夢回時,試問閑愁有幾。
    查看譯文
  • 《喜團圓》
    危樓靜鎖,窗中遠岫,門外垂楊。
    珠簾不禁春風度,解偷送馀香。
    眠思夢想,不如雙燕,得到蘭房。
    別來只是,憑高淚眼,感舊離腸。
    查看譯文
  • 《行香子》
    晚綠寒紅,芳意匆匆。
    惜年華、今與誰同。
    碧云零落,數字征鴻。
    看渚蓮凋,宮扇舊,怨秋風。
    流波墜葉,佳期何在,想天教、離恨無窮。
    試將前事,閑倚梧桐。
    有消魂處,明月夜,粉屏空。
    查看譯文
  • 《燕歸梁》
    蓮葉雨,蓼花風,秋恨幾枝紅。
    遠煙收盡水溶溶,飛雁碧云中。
    衷腸事,魚箋字,情緒年年相似。
    憑高雙袖晚寒濃,人在月橋東。
    查看譯文
  • 寄張應和運副
    鄧肅鄧肅〔宋代〕
    當年曾忝從官班,再拜天顏咫尺間。
    今歷千山嫌未隱,芒鞋明月又登山。
  • 次韻表兄程正輔江行見桃花
    蘇軾蘇軾〔宋代〕
    曲士賦懷沙,草木傷莽莽。
    德人無荊棘,坐失嶺嶠阻。
    我兄瑚璉姿,流落瘴江浦。
    凈眼見桃花,紛紛墮紅雨。
  • 絕句·宣防瓠子撓西京
    洪適洪適〔宋代〕
    宣防瓠子撓西京,向者河堤役不寧。
    胡虜任教流就下,始知談舌誤朝廷。
  • 青玉案·綠瑣窗紗明月透
    李祁李祁〔宋代〕
    綠瑣窗紗明月透。
    正清夢、鶯啼柳。
    碧井銀瓶鳴玉甃。
    翔鸞妝樣,粲花衫繡。
    分付春風手。
    喜入秋波嬌欲溜。
    脈脈青山兩眉秀。
    玉枕春寒郎知否。
    歸來留取,御香襟袖。
    同飲酴醿酒。
  • 久旱得雨
    陳普陳普〔宋代〕
    同堂合席分汝爾,況乃貌然千萬里。
    寸總不知從何來,一夜擁衾八九起。
    井田未復思扣閽,忍見秋夏田無水。
    甘霖才是渴者飲,何事驕陽驕不止。
    旄倪奔走緣木求,惟有氣龍尚循理。
    焉知天心不廣大,無愚無智皆如子。
    拜泥禱偶都不問,銜石移山良可喜。
    云飛風起作氣勢,野霧山昏醖甘美。
    三朝遂作渰渰萋,一點一粒不勝紀。
    吁嗟爾輩何惜命,歡呼噎嘔舞欲死。
    有身安得不求生,天地之心固如此。
    草茅藜藿有一策,堯舜是亦人而已。
    端居廓廟同此身,及人及物唯推已。
    宮中圣人念民物,春不折柳漱辟蟻。
    論道燮理豈不知,一夫不獲古所恥。
    三年耕有一年食,堯水湯旱無死徙。
    有民心也為民謀,此道如砥直知矢。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f277943ac9f2779/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