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秉文

jīntāngxíngshèngmǎn滿qínzhōng,
zhàn戰(zhàn)jīngfēiběisāihóng。。
wéixiàngkōngtóngshānshìdào,
nénggāozhěntīngsōngfēng風(fēng)。。

作者簡介

趙秉文
趙秉文

趙秉文(1159~1232)金代學(xué)者、書法家。字周臣,號(hào)閑閑居士,晚年稱閑閑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進(jìn)士,調(diào)安塞主簿。歷平定州刺史,為政寬簡。累拜禮部尚書。哀宗即位,改翰林學(xué)士,同修國史。歷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嘗一日廢書。能詩文,詩歌多寫自然景物,又工草書,所著有《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更多

趙秉文的詩(共581首詩)
  • 《秦樓月以上六首見中州樂府》
    簫聲苦。
    簫聲吹斷夷山雨。
    夷山雨。
    人空不見,吹臺(tái)歌舞。
    危亭目極傷平楚。
    斷霞落日懷千古。
    懷千古。
    一杯還酹,信陵墳土。
    查看譯文
  • 《缺月掛疏桐擬東坡作》
    烏鵲不多驚,貼貼風(fēng)枝靜。
    珠貝橫空冷不收,半濕秋河影。
    缺月墮幽窗,推枕驚深省。
    落葉蕭蕭聽雨聲,簾外霜華冷。
    查看譯文
  • 《水調(diào)歌頭昔擬栩仙人王云鶴贈(zèng)予詩云,寄與》
    四明有狂客,呼我謫仙人。
    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
    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shí)真。
    笑拍群仙手,幾度夢(mèng)中身。
    倚長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語滄浪流水,曾識(shí)閑閑居士,好為濯冠巾。
    卻返天臺(tái)去,華發(fā)散麒麟。
    查看譯文
  • 《梅花引過天門關(guān)作》
    山如峽。
    天如席。
    石顛樹老冰崖坼。
    雪霏霏。
    水洄洄。
    先生此道,胡為乎來哉。
    石頭路滑馬蹄蹶。
    昂頭貪看山奇絕。
    短童隨。
    皺雙眉。
    休說清寒,形容想更饑。

    。
    。

    。
    ,。
    杖頭倒掛一壺酒。
    為問人家何處有。
    捋冰髯。
    暖朝寒。
    何人畫我,霜天曉過關(guān)。
    查看譯文
  • 《青杏兒》
    風(fēng)雨替花愁。
    風(fēng)雨罷,花也應(yīng)休。
    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
    乘興兩三甌。
    揀溪山好處追游。
    但教有酒身無事,有花也好,無花也好,選甚春秋。
    查看譯文
  • 天臺(tái)觀石簡記
    〔〕
    海水竭,臺(tái)山缺,皇家寶祚無休歇。
  • 古棺石銘
    〔〕
    欲陷不陷被藤縛,欲落不落被沙閣,五百年后遇熊博。
  • 泊舟老鸛觜
    楊果楊果〔〕
    袞袞風(fēng)生嘴,涓涓月印沙。
    船頭平壓浪,棹尾旋成花。
    老去長為客,愁來轉(zhuǎn)憶家。
    雙棲疏影里,羨殺柳橋鴉。
  • 古代文論選段
    佚名佚名〔〕
    《毛詩序》選段詩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
    情動(dòng)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論·論文》選段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年壽有時(shí)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讬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
    《詩品序》選段若乃春風(fēng)春鳥,秋月秋蟬,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
    嘉會(huì)寄詩以親,離群讬詩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漢妾辭宮。
    或骨橫朔野,魂逐飛蓬。
    或負(fù)戈外戍,殺氣雄邊。
    塞客衣單,孀閨淚盡。
    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
    女有揚(yáng)蛾入寵,再盼傾國。
    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
    非長歌何以騁其情?
    故曰:
    “詩可以群,可以怨。
    ”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矣。
    《與元九書》選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
    詩者:
    根情,苗言,華聲,實(shí)義。
    《題畫》畫竹題記一則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dòng)于疏枝密葉之間。
    胸中勃勃遂有畫意。
    其實(sh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
    趣在法外者,化機(jī)也。
    獨(dú)畫云乎哉!
    《人間詞話》三則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獨(dú)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
    否則謂之無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
    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 湖州里諺
    〔〕
    放爾生,放爾命,放爾湖州做百姓。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ee17843ac9ee178/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