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方孝孺

zàishēnyuānniǎozàishān,
qiánkūnxiāngguān關(guān)。
tíngzuò,,
xiánkànyúntiānhuán。。

作者簡介

方孝孺
方孝孺[明代]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xiàn)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明朝大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fā)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更多

方孝孺的詩(共277首詩)
  • 《絕命詞》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fā)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查看譯文
  • 《蚊對》
      天臺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驚寤,以為風(fēng)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有飛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撲股面。
    毛發(fā)盡豎,肌肉欲顫;
    兩手交拍,掌濕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為。
    蹴童子,呼曰:
    “吾為物所苦,亟起索燭照。
    ”燭至,絺帷盡張。
    蚊數(shù)千,皆集帷旁,見燭亂散,如蟻如蠅,利嘴飫腹,充赤圓紅。
    生罵童子曰:
    “此非吾血者耶?
    爾不謹(jǐn),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異類也,防之茍至,烏能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煙勃郁,左麾右旋,繞床數(shù)匝,逐蚊出門,復(fù)于生曰:
    “可以寢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將寢,呼天而嘆曰:
    “天胡產(chǎn)此微物而毒人乎?
    ”   童子聞之,啞而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載之間,二氣絪緼,賦形受質(zhì),人物是分。
    大之為犀象,怪之為蛟龍,暴之為虎豹,馴之為麋鹿與庸狨,羽毛而為禽為獸,裸身而為人為蟲,莫不皆有所養(yǎng)。
    雖巨細(xì)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則一也。
    自我而觀之,則人貴而物賤,自天地而觀之,果孰貴而孰賤耶?
    今人乃自貴其貴,號為長雄。
    水陸之物,有生之類,莫不高羅而卑網(wǎng),山貢而海供,蛙黽莫逃其命,鴻雁莫匿其蹤,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而物獨(dú)不可食于人耶?
    茲夕,蚊一舉喙,即號天而訴之;
    使物為人所食者,亦皆呼號告于天,則天之罰人,又當(dāng)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異類也,猶可言也。
    而蚊且猶畏謹(jǐn)恐懼,白晝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見,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類者,啜栗而飲湯,同也;
    畜妻而育子,同也;
    衣冠儀貌,無不同者。
    白晝儼然,乘其同類之間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腦,使其餓踣于草野,流離于道路,呼天之聲相接也,而且無恤之者。
    今子一為蚊所,而寢輒不安;
    聞同類之相,而若無聞,豈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天臺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戶,坐以終夕。
    查看譯文
  • 《深慮論》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豈其慮之未周歟?
    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dāng)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qiáng)耳,變封建而為郡縣。
    方以為兵革不可復(fù)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
    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
    而其亡也,蓋出于所備之外。
    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quán),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于敵國。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
    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亂亡者,何哉?
    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良醫(yī)之子,多死于??;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豈工于活人,而拙于謀子也哉?
    乃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shù)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jié)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
    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慮之遠(yuǎn)者也。
    夫茍不能自結(jié)于天,而欲以區(qū)區(qū)之智籠絡(luò)當(dāng)世之務(wù),而必后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zé)o者,而豈天道哉!
    查看譯文
  • 《豫讓論》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dāng)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
    釣名沽譽(yù),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
    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
    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
    嗚呼!
    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
    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
    “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
    ”謂非忠可乎?
    及觀其斬衣三躍,襄子責(zé)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獨(dú)死于智伯。
    讓應(yīng)曰:
    “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
    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
    ”即此而論,讓馀徐憾矣。
      段規(guī)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xiàn),未聞以國士待之也;
    而規(guī)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
    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
    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jì)國之上也。
    當(dāng)伯請地?zé)o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日:
    “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
    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
    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
    忿必爭,爭必??;
    驕必傲,傲必亡”。
    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
    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
    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fù)悟。
    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
      讓于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
    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dú)庵首愿接诖炭椭鳌?br>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dāng)矣;
    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
    噫!
    查看譯文
  • 《次修得雜詩韻》
    神龍臥深澤,不若抱甕滋。
    白日掞重陰,不如寸燭輝。
    賢豪初未遇,但覺吾道非。
    紛紛當(dāng)涂子,權(quán)勢眾所歸。
    兩生困蓬藋,屠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查看譯文
  • 寄林一和深字
    林鴻〔明代〕
    雨館張燈坐夜深,故人相對醉成吟。
    二毛易老慚看鏡,四美難并愧盍簪。
    澤國曉霜?dú)w候雁,縣城春樹變鳴禽。
    賈生尚有長沙謫,此日毋勞嘆陸沉。
  • 華山西北夾路皆荷花望不知其頃之為幾大石小
    王履王履〔明代〕
    池蓮井蓮俱無征,上峰下峰空復(fù)情。
    山崩地陷忽露形,爛熳化作千娉婷。
    水晶之宮秋眇冥,綠娟紅膩琉璃屏。
    俊驢健仆風(fēng)泠泠,欲行不行杳難名。
    漢皋洛浦方合并,野人解唱江南聲。
  • 江謠·政有何苦
    王叔承〔明代〕
    政有何苦,視虎為甚。
    婦人之言,孔子輕信。
    代王即天位,半賜今年租。
    縣官勤歲課,殺人如斬荼。
    謂虎有牙,不破我家。
    謂虎有毒,不食我谷。
    麒麟鳳凰,頌天濟(jì)濟(jì)。
    愿我皇帝陛下壽萬紀(jì),小人雖生亦螻蟻。
  • 露筋娘子詩
    王彝〔明代〕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炎天值暑溽,一望白水田。
    稏雜稂莠,遠(yuǎn)與蒲荷連。
    落日帶沙岸,滿耳雷闐闐。
    徬徨自相吊,所惜在青年。
    依稀雙影長,顧見返照前。
    修途行旅盡,惆悵不能還。
    夏蚊喧且起,著面劇霜鹯。
    囊空無帷帳,奈此萬觜穿。
    前村有雞犬,燈火見歸船。
    茅茨出叢薄,隱約四五椽。
    匪無有帷子,叩門聊息肩。
    嫂云得相依,小姑淚濺濺。
    冰肌與玉體,忍委一夕眠。
    風(fēng)生翠木下,兀兀坐為禪。
    歊膚攢利鏃,灑血亂幽泉。
    平生弱女子,苦當(dāng)雞肋拳。
    肉盡志終定,柔筋露蜿蜒。
    森然出天巧,工豈人力鐫。
    含笑化為鬼,攝衣上云軿。
    素娥共蟾窟,錯落諸星躔。
    天孫下機(jī)處,一時成俗緣。
    何如作貞鬼,心不愧青天。
    終為甓社珠,與月斗春妍。
    千年露筋廟,野水流涓涓。
    崇祠闖水裔,蛛絲縈幾筵。
    明妝儼如昨,仿佛步湖蓮。
    神柳剝將枯,獨(dú)有心中堅(jiān)。
    垂條自婀娜,不受惡藤纏。
    年年臘雪后,葉綻翠眉鮮。
    鄉(xiāng)人枌榆社,日有牛羊牽。
    唯聞戺響,紙傘撒金錢。
    神往女巫下,妙舞特蹁躚。
    車旗颯靈雨,簫鼓咽秋蟬。
    只愁神返駕,不得此周旋。
    焄蒿古時魂,猶記草中鈿。
    歸來不見嫂,遠(yuǎn)道正綿綿。
    嫂面有糞土,長淮終不湔。
    分明小姑面,留與后人傳。
    米生性好古,書字無半千。
    至今麗牲石,苔蘚澀蝸涎。
    碑言天地間,陰陽互推遷。
    陽類況君子,小人陰類偏。
    五行有正位,變化歲功全。
    云胡值龐雜,交處薦成愆。
    亂賊所稟性,狐媚最便。
    潛如蟣與虱,動乃百足蚿。
    奄忽為魍魎,鬼箭脫神弦。
    赤手賣天下,性命徒少延。
    陽陽服袞黼,班域在圣賢。
    婦女尚知赪,奈何欺八埏。
    明雖未即察,陰譴固昭然。
    唯余澤國女,白骨寄荒阡。
    姓名何必顯,有此大義懸。
    清風(fēng)起懦夫,未讓夷齊專。
    事歌楚人些,斯囝曰星宣。
    我觀碑上字,滿紙秋淪漣。
    共姜賦《柏舟》,名芳刪后編。
    春秋偉宋姬,身與火蛾煎。
    后來有此碑,柱石當(dāng)奔川。
    隔江望高郵,野冰帷睢鳶。
    憂來忽盈抱,寫此露筋篇。
  • 銅雀臺
    〔明代〕
    寂寂銅臺望,飄飄筼帳懸。
    君王遺令日,是妾斷腸年。
    舞影傷羅綺,歌聲咽管弦。
    西陵松柏冷,日夕鎖寒煙。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cf97e43ac9cf97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