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鉉翁

南來數(shù)騎,問征塵、正是江頭風(fēng)惡。
耿耿孤是磨不盡,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輕氈渡漢,回首觚棱泣。
緘書欲上,驚傳天外清蹕。
路人指示荒臺,昔漢家使者,曾留行跡。
我節(jié)君袍雪樣明,俯仰都無愧色。
送子先歸,慈顏未老,三徑有余樂。
逢人問我,為說肝腸如昨。

念奴矯·送陳正言譯文

念奴矯·送陳正言賞析

以“南來數(shù)騎,問征塵”二句起筆,寫作者對南方形勢的關(guān)心,所以碰到從南宋來的人就向他詢問消息。但詢問的結(jié)果,卻是“江頭風(fēng)惡”,即形勢不好。家鉉翁北赴之后,南宋流亡小朝廷繼續(xù)堅(jiān)持斗爭,這里,作者關(guān)心的,可能就是這種反元斗爭形勢?!肮⒐ⅰ眱删?,寫出作者(也可能包括陳正言在內(nèi))的孤忠與氣節(jié)。“磨不盡”三字,指耿耿孤忠如磐石一般的堅(jiān)固,同時也包含了他在北方所受的種種磨難。磨難愈重,他的志向就愈加堅(jiān)定,作者的精神品質(zhì)由此可見,但因?yàn)樽髡呱碓诒钡?,遠(yuǎn)離祖國,其孤忠不被人知,故云“唯有老天知得”?!岸惕蔽寰洌瑒t轉(zhuǎn)入對丙子(1276)之難的回憶。這五句所寫乃是南宋臨安被破的過程,其慘痛之情狀,令作者終身難忘銘心?!岸惕』矗p氈渡漢”,是寫元軍南下。元軍渡淮,揭開了亡宋戰(zhàn)爭的序幕;而元軍(元人戴氈笠,故這里以“輕氈”稱之)渡漢水,則直接導(dǎo)致了臨安的陷落。元軍在襄樊戰(zhàn)役之后,立即潛兵入漢水,水陸并進(jìn),與渡淮元軍互相呼應(yīng),勢如破竹,于是在德祐二年正月,兵臨臨安城下?!盎厥柞馄笔菍懽髡咴诒备巴局谢赝┏菍m闕而失聲痛哭?!磅狻?,即觚稜,本指殿堂屋角上的瓦脊形狀,這里代指宮闕。詞中“緘書欲上、驚傳天外清蹕”,指的是這一歷史事件。

“清蹕”,指皇帝出行時,清道戒嚴(yán),這里指宋三宮北遷。事變大而迅速,故加“驚”字。大都、臨安相距三千余里,故云“天外”。以上這五句,寫事變接踵而起,連用“短棹”、“輕氈”、“回首”、“欲上”、“驚傳”等語詞,語氣急促,有倏忽千里之勢,作者在回憶這段歷史時心頭的壓抑悲愴,歷歷在目。詞的下片寫作者被扣留北方后所經(jīng)受的種種磨難。以及作者慨然面對,毫不動搖的氣節(jié)風(fēng)骨。“路人”五句,寫作者引蘇武自喻?!拔魸h家使者”,指蘇武,由“路人指示荒臺”句看,蘇武“曾留行跡”的“荒臺”,正在作者眼前。所以,“曾留行跡”,既是寫蘇武的經(jīng)歷,也是寫作者自己遭際。以喻作者與蘇武當(dāng)年處境相同。“我節(jié)”兩句,是將自與蘇武并提并論,蘇武持節(jié)漠北,最終不改初衷,而作者也同樣是“我節(jié)君袍雪樣明”。家鉉翁身處絕域,不變節(jié),不易服,貞如冰雪,故云“雪樣明”;其心跡行事,對得起天地,對得起國家和人民,所以說“俯仰都無愧色”。結(jié)處“送子”五句,是送別陳正言的話,意思有兩層,一是趁您堂上“慈顏未老”,正可回去與家團(tuán)圓承歡,并享三徑馀樂。“三徑”,即指隱居故園,是用蔣詡故事。西漢末,王莽專權(quán),兗州刺史蔣詡辭官回歸故里,院中辟有三徑,只與求仲、羊仲往來。二是表示自己不易其節(jié)。這層意思是通過回答故人詢問的形式來表現(xiàn)的,一片赤城之心寓于委婉的言辭之中,雖不是表面上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但讀來卻更令人感慨不已,由衷嘆贊。從家鉉翁的《則堂集》看,大約凡友朋回南,他送別時總要表達(dá)同樣的心情。

此詞上片雖從眼前現(xiàn)狀落筆,但主要還是寫對過去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的回憶,多用賦筆的手法,下片則重在抒寫自己的心情與氣節(jié)。在異域之中送別具有同樣遭遇的友人回到也同樣為自己所朝思暮想的地方,最容易讓人激動感傷。同時也激勵他人,作者送別友人,只能依舊在北國羈留,心中的愁苦可謂至深。

然而作者卻并未傷悲沉淪,而是以此自勵,鼓動起感動天地的忠節(jié)氣概。這種詞,是一般送別詞所無法比擬。至今讀之,依舊覺其中蘊(yùn)藏著一種堅(jiān)如磐石的沉穩(wěn)和不可征服的堅(jiān)韌力量,不禁為之掩泣,為之勉勵。

作者簡介

家鉉翁
家鉉翁[宋代]

家鉉翁(約1213~1297)號則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qū))人。家鉉翁身長七尺,狀貌奇?zhèn)?,威?yán)儒雅。以蔭補(bǔ)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diǎn)刑獄,入為大理少卿。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還,賜號處士,時年八十二,后數(shù)年以壽終?!端问贰酚袀鳌S小秳t堂集》六卷,《彊(強(qiáng))村叢書》輯為《則堂詩馀》一卷。詞存三首收于《全宋詞》中。 更多

家鉉翁的詩(共165首詩)
  • 《水調(diào)歌頭》
    瀛臺居北界,覿面是重城。
    老龍蹲踞不動,潭影凈無塵。
    此地高陽勝處,天付仙翁為主,那肯借閑人。
    暫掛西堂錫,仍同旦過賓。
    六年里,五遷舍,得比鄰。
    儒館豆籩於粲,弦誦有遺音。
    甚喜黃冠為侶,更得青衿來伴,應(yīng)不嘆飄零。
    夜宿東華榻,朝餐泮水芹。
    查看譯文
  • 《念奴嬌送陳正言》
    南來數(shù)騎,問征塵、正是江頭風(fēng)惡。
    耿耿孤忠磨不盡,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
    輕氈渡漢,回首觚棱泣。
    緘書欲上,驚傳天外清蹕。
    路人指示荒臺,昔漢家使者,曾留行跡。
    我節(jié)君袍雪樣明,俯仰都無愧色。
    送子先歸,慈顏未老,三徑有馀樂。
    逢人問我,為說肝腸如昨。
    查看譯文
  • 《寄江南故人》
    曾向錢塘住,聞鵑憶蜀鄉(xiāng)。
    不知今夕夢,到蜀到錢塘。
    查看譯文
  • 《保定士人以所藏太白像見示筆意甚奇為題此李》
    晨興有客訪我來,光彩焰焰出屋上。
    銜袖疑有希世珍,徐而出之岸然長庚相。
    高標(biāo)直欲干青冥,逸氣可以走象罔。
    傳來定非凡俗工,應(yīng)有高人得之自夢想。
    愿君寶藏勿輕畀,瓣瓣朝夕勤向仰。
    可以長君胸次之瑰奇,可以助君詩情之豪暢。
    儻來萬事付浮云,眼中隨地得真賞。
    他年若遇天臺坐忘真,便應(yīng)驂鸞御鶴朝神清,一洗人間千劫塵中塵。
    查看譯文
  • 《伯成嘗受學(xué)于河朔前輩鶴鳴翁其學(xué)亦宗濂洛贈》
    南方共宗鶴山老,北方亦有鶴鳴翁,鶴山道脈接濂洛,鶴鳴之派應(yīng)與鶴山同。
    九皋清聞猶歷耳,誰謂九原不可起。
    詵詵高弟今幾人,衣缽傳來二三子。
    遺書定知滿筐箱,夜光煒煜照行李。
    在陰有鳴須有和,乘軒可貴未可喜。
    君不見遼東仙子丁令威,向神清而上刷羽儀。
    萬人拭目看孤飛,鳧鹥紛紛那能隨。
    查看譯文
  • 紅頭紫
    賈似道賈似道〔宋代〕
    紅頭紫勇敵剛強(qiáng),項(xiàng)赤紅班腿長{外囗內(nèi)昆}長。
    翅紫牙灣如桑剪,此蟲名號促織王。
  • 讀中興頌碑·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
    張耒張耒〔宋代〕
    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潼關(guān)戰(zhàn)骨高于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鐵馬從西從,郭公凜凜英雄才。
    舉旗為風(fēng)偃為雨,灑掃九廟無塵埃。
    元功高名誰與紀(jì),風(fēng)雅不繼騷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師筆下蛟龍字。
    天遣二子傳將來,高山十丈磨蒼崖。
    誰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見昏眸開。
    百年廢興增嘆慨,當(dāng)時數(shù)子今安在。
    君不見荒涼浯水棄不收,時有游人打碑賣。
  • 踏莎行·小徑紅稀
    晏殊晏殊〔宋代〕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
    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fēng)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爐香靜逐游絲轉(zhuǎn)。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 商翁·初隱靈芝處
    劉克莊劉克莊〔宋代〕
    初隱靈芝處,終逃小橘中。
    誰言秦法密,網(wǎng)不得商翁。
  • 送韓尉員外
    祖無擇祖無擇〔宋代〕
    幾年獻(xiàn)賦向公車,四十方為冉冉趨。
    昔競寸陰終蹭蹬,今貪斗粟尚踟躕。
    潘郎毛鬢看將白,陶令田園說已蕪。
    官滿還歸省門下,預(yù)應(yīng)搔首重長吁。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cf58a43ac9cf58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