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譯文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青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時候升起的?我現(xiàn)在停下酒杯想問一問。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人追攀明月永遠(yuǎn)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明月皎潔,如明鏡飛上天空,映照著宮殿。遮蔽月亮的云霧消散殆盡,幽幽月光盡情揮灑出清冷的光輝。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人們知道這月亮晚上從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早晨也從這云間消失?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月亮里白兔搗藥自秋而春,嫦娥孤單地在月宮住著又有誰與她相伴?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現(xiàn)在的人見不到古時的月亮,現(xiàn)在的月卻曾經(jīng)照耀過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過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惟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只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里。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注解

1
月:明月。
2
今:現(xiàn)在。
3
停杯:停下酒杯。
4
月行:月亮行走。
5
闕:朱紅色的宮殿。
6
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云霧。
7
但見:只看到。
8
寧知:怎知。
9
沒:隱沒。
10
白兔搗藥:神話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
11
嫦娥:神話中的月中女神。傳說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藥,成為仙人,奔入月中。見《淮南子·覽冥訓(xùn)》。
12
若:如。
13
皆:都是。
14
當(dāng)歌對酒時:在唱歌飲酒的時候。
15
金樽:精美的酒具。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背景

此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根據(jù)《把酒問月》題下自注,此詩是作者應(yīng)友人之請而作的,有人認(rèn)為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載)。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賞析

“把酒問月”這詩題就是作者絕妙的自我造象,那飄逸浪漫的風(fēng)神唯謫仙人方能有之。題下自注顯得滑稽,友人自己不問而叫別人問月,饒有趣味。

“青天有月來幾時”的開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里的奇跡,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問句先出,繼而具體寫其人神往的情態(tài)。這情態(tài)從把酒“停杯”的動作見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來的一問分明帶有幾分醉意,從而倍有詩味。開頭二句用倒裝句法,以一問攝起全篇,極富氣勢感。開篇從手持杯酒仰天問月寫起,以下大抵兩句換境換意,盡情詠月抒懷。

緊接二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睂懺屡c人的關(guān)系。明月高懸,欲攀不能,使人感到可望難即,莫測高遠(yuǎn);可是不管夜間人們走到哪里,隨時都得到月光的照拂,相與同行,如在身邊,于是距離頓消。兩句一冷一熱,亦遠(yuǎn)亦近,若離若即,道是無情卻有情,寫出明月于人既可親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運(yùn)用維妙維肖。回文式句法頗具唱嘆之致。

再接下二句“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笔菍υ律髅枥L。皎皎月輪如明鏡飛升,下照宮闕,云翳(“綠煙”)散盡,清光煥發(fā)。以“飛鏡”作譬,以“丹闕”陪襯俱好,而“綠煙滅盡”四字尤有點染之功。此處寫出了一輪圓月初為云遮,然后揭開紗罩般露出嬌面,那種光彩照人的美麗。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攬接。

于是詩人又發(fā)出三個奇問,將月的形象推遠(yuǎn):“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只見月亮晚間從海上升起,哪知早晨在云間消失,究竟去了何處?月中白兔年復(fù)一年不辭辛勞地?fù)v藥,那是為什么?嫦娥仙子碧海青天孤寂獨(dú)棲,有誰與她為鄰?這些問題誰也無法回答,詩人也不要求回答?!暗姟薄皩幹钡暮魬?yīng)足傳出詩人的驚奇,他從而浮想聯(lián)翩,究及那難以稽考的有關(guān)月亮的神話傳說,語中對神物、仙女深懷同情,其間流露出詩人自己孤苦的情懷。

詩人面對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從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實為一個,而今人古人則不斷更迭。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亦意味“古人不見今時月”;說“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語備極重復(fù)、錯綜、回環(huán)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數(shù),只如逝水,然而他們見到的明月則亙古如斯。后二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痹谇岸浠A(chǔ)上進(jìn)一步把明月長在而人生短暫之意渲染得淋漓盡致。前二句分說,后二句總括,詩情哲理并茂,讀來意味深長,回腸蕩氣。

最后二句則結(jié)穴到及時行樂的主意上來。曹操詩云:“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此處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種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長照金樽里”,形象鮮明獨(dú)特。從無常求”?!?,意味雋永。至此,詩情海闊天空地馳騁一番后,又回到詩人手持的酒杯上來,完成了一個美的巡禮,使讀者從這一形象回旋中獲得極深的詩意感受。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回環(huán)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復(fù)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dá)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問》,下啟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強(qiáng)的藝術(shù)感染力。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更多

李白的詩(共1617首詩)
  • 剪彩
    張九齡張九齡〔唐代〕
    姹女矜容色,為花不讓春。
    既爭芳意早,誰待物華真。
    葉作參差發(fā),枝從點綴新。
    自然無限態(tài),長在艷陽晨。
  • 師說
    韓愈韓愈〔唐代〕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而恥學(xué)于師。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
    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br>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 錢知微卜賣天津橋
    佚名〔唐代〕
    兩頭點土,中心虛懸。
    人足踏跋,不肯下錢。
  •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杜甫杜甫〔唐代〕
    更欲投何處,飄然去此都。
    形骸元土木,舟楫復(fù)江湖。
    社稷纏妖氣,干戈送老儒。
    百年同棄物,萬國盡窮途。
    雨洗平沙靜,天銜闊岸紆。
    鳴螀隨泛梗,別燕赴秋菰。
    棲托難高臥,饑寒迫向隅。
    寂寥相喣沫,浩蕩報恩珠。
    溟漲鯨波動,衡陽雁影徂。
    南征問懸榻,東逝想乘桴。
    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經(jīng)過憶鄭驛,斟酌旅情孤。
  • 烏衣巷·古跡荒基好嘆嗟
    孫元晏孫元晏〔唐代〕
    古跡荒基好嘆嗟,滿川吟景只煙霞。
    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cf47343ac9cf47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