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徐賢妃

秋風(fēng)起函谷,勁氣動河山。
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
低云愁廣隰,落日慘重關(guān)。
此時飄紫氣,應(yīng)驗真人還。

秋風(fēng)函谷應(yīng)詔譯文

秋風(fēng)起函谷,勁氣動河山。秋風(fēng)從函谷關(guān)吹起,凌冽的寒氣驚動了河山。

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偃松生長在千山萬嶺之上,雜雨飄落在南陵北陵之間。

低云愁廣隰,落日慘重關(guān)。愁云慘淡地壓在廣闊的低谷,落日斜照著雄關(guān)一派黯淡。

此時飄紫氣,應(yīng)驗真人還。此時山間飄起了紫氣,應(yīng)是驗證了真人回還。

秋風(fēng)函谷應(yīng)詔注解

1
函谷:關(guān)名,古關(guān)在今河南靈寶縣東北。
2
勁氣:《初學(xué)記》中又作“朔氣”,凜冽的寒氣。
3
偃松:常綠小喬木,分枝很多,大枝伏在地面上,末端斜面向上,針狀葉,雄花黃色,雌花紫色,球果紫褐色,種子略呈卵形。
4
二陵:在崤山(今河南洛寧縣北,西接陜縣界,東接澠池縣界)有兩山,相距三十五里,又稱二陵,南陵傳為夏桀的祖父夏后皋之墓,北陵為周文王避風(fēng)雨之處。
5
隰:低濕的地方。
6
紫氣:傳說老子西游,函谷關(guān)令尹喜見有紫氣東來,知有圣人將要過關(guān),果然老子騎著青牛來了,尹喜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jīng)》。

秋風(fēng)函谷應(yīng)詔賞析

徐惠的《秋風(fēng)函谷應(yīng)詔》是一首五言律詩。前三聯(lián)著重描寫函谷關(guān)的景色:雄關(guān)的秋風(fēng)、山河的朔氣,千嶺的偃松、古陵的風(fēng)雨,廣隰的低云、重關(guān)的落日。詩人意在大肆地渲染著函谷關(guān)的蕭颯秋景,格調(diào)古樸深沉,充滿了濃郁的男子氣概。中間著力使用“愁”,“慘”二字,渲染了秋天寒冷而肅殺的悲慨格調(diào)。末句“此時飄紫氣,應(yīng)驗真人還”,把太宗形象渲染的神異而莊嚴。雖為歌功頌德,但不失為一首不讓須眉的豪放之作。

作為一名生活在宮廷中的女性,徐惠的詩作多數(shù)與宮闈題材有關(guān),唯獨此篇與眾不同。此詩省凈而氣度雍容,起筆高揚,富于氣勢。正如蘇者聰先生評價的那樣:“自拔于陳言之外,別出機杼,而為耳目一新之詞。雖是應(yīng)制之作,卻寫得氣勢雄渾,意境壯闊……但在潑墨寫意中能做到工筆細描。”詩人突破了應(yīng)制類詩作的固有風(fēng)格,展現(xiàn)了鮮明的個人藝術(shù)特色和個性化感受,實屬難得。

從格律方面看,本詩基本符合近體詩的聲律要求,反映了初唐詩歌在宮廷詩人手中已經(jīng)朝格律化發(fā)展的程度和事實。初唐貞觀時期,主流詩人不斷的探索實踐,積累詩藝技巧,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合律詩歌,推動了詩歌的格律化,這也影響到后宮女性詩歌的創(chuàng)作。喜愛文學(xué),有著很高文學(xué)素養(yǎng)的徐惠,初步具有了一定格律化意識毫不令人意外。女詩人的創(chuàng)作嘗試在詩歌史上的意義,應(yīng)同初唐宮廷詩人在促進中國宮廷古代詩歌朝著格律化方向發(fā)展的意義一樣,值得后人肯定。

作者簡介

徐賢妃
徐賢妃[唐代]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長城人(今浙江省長興縣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生于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后,將她納為才人。后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并對她厚加賞賜。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藥,求早死。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其心愿。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更多

徐賢妃的詩(共6首詩)
  • 《秋風(fēng)函谷應(yīng)詔》
    秋風(fēng)起函谷,勁氣動河山。
    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
    低云愁廣隰,落日慘重關(guān)。
    此時飄紫氣,應(yīng)驗真人還。
    查看譯文
  • 《長門怨》
    舊愛柏梁臺,新寵昭陽殿。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
    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
    查看譯文
  • 《擬小山篇》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查看譯文
  • 《賦得北方有佳人》
    由來稱獨立,本自號傾城。
    柳葉眉間發(fā),桃花臉上生。
    腕搖金釧響,步轉(zhuǎn)玉環(huán)鳴。
    纖腰宜寶襪,紅衫艷織成。
    懸知一顧重,別覺舞腰輕。
    查看譯文
  • 《進太宗》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查看譯文
  • 送于丹移家洺州
    王建王建〔唐代〕
    憶昔門館前,君當(dāng)童子年。
    今來見成長,俱過遠所傳。
    詩禮不外學(xué),兄弟相攻研。
    如彼販海翁,豈種溪中田。
    四方尚爾文,獨我敬爾賢。
    但愛金玉聲,不貴金玉堅。
    孤遺一室中,寢食不相捐。
    飽如腸胃同,疾苦膚體連。
    耕者求沃土,漚者求深源。
    彼邦君子居,一日可徂遷。
    念此居處近,各為衣食牽。
    從今不見面,猶勝異山川。
    既乖歡會期,郁郁兩難宣。
    素琴苦無徽,安得宮商全。
    他皆緩別日,我愿促行軒。
    送人莫長歌,長歌離恨延。
    羸馬不知去,過門常盤旋。
    會當(dāng)為爾鄰,有地容一泉。
  • 贈道人
    劉得仁〔唐代〕
    長在城中無定業(yè),賣丹磨鏡兩途貧。
    三山來往尋常事,不省曾驚市井人。
  • 郊廟歌辭。晉朝饗樂章。再舉酒
    佚名〔唐代〕
    朝野無事,寰瀛大康。
    圣人有作,盛禮重光。
    萬國執(zhí)玉,千官奉觴。
    南山永固,地久天長。
  • 偶題二首
    李商隱李商隱〔唐代〕
    小亭閑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
    清月依微香露輕,曲房小院多逢迎。
    春叢定見饒棲鳥,飲罷莫持紅燭行。
  • 詠史詩·流沙
    胡曾胡曾〔唐代〕
    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
    老氏卻思天竺住,便將徐甲去流沙。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bf7b443ac9bf7b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