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yuǎn)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蹉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聽穎師彈琴譯文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琴聲猶如一對親昵的小兒女在耳鬢廝磨,互訴衷腸,又夾雜著嗔怪之聲。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忽地一下琴聲變得高亢雄壯,好似勇士騎馬奔赴戰(zhàn)場殺敵擒王。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yuǎn)隨飛揚。一會又由剛轉(zhuǎn)柔,好似浮云、柳絮漂浮不定,在這廣闊天地之間悠悠揚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鳳皇 一作 鳳凰)驀地,又像百鳥齊鳴,啁啾不已,一只鳳凰翩然高舉,引吭長鳴。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登攀時一寸一分也不能再上升,失勢后一落千丈還有余。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還是無法理解琴聲真正的意境。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自從穎師開始彈琴,就被其琴聲所深深感動,起坐不安。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眼淚撲撲簌簌滴個不止,浸濕了衣襟,只能伸手制止,不愿再聽。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穎師確實是有才能的人,可是別再把冰與火填入我肝腸。

聽穎師彈琴注解

1
昵昵:親熱的樣子。一作“妮妮”。
2
爾汝:至友之間不講客套,以你我相稱。這里表示親近。
3
劃然:忽地一下。
4
軒昂:形容音樂高亢雄壯。形容音樂飄逸悠揚。形容音樂既有百鳥喧嘩般的豐富熱鬧,又有主題樂調(diào)的鮮明嘹亮,高低抑揚,起伏變化。
5
喧啾:喧鬧嘈雜。
6
鳳皇:即“鳳凰”。
7
躋攀:猶攀登?!扒宄颗丬Q攀,傲睨俯峭壁。不懂得。
8
絲篁:彈撥樂器,此指琴。
9
起坐:忽起忽坐,激動不已的樣子。
10
旁:一作“床”。
11
推手:伸手。
12
遽:急忙。
13
滂滂:熱淚滂沱的樣子。
14
誠能:指確實有才能的人。
15
冰炭置我腸:形容自己完全被琴聲所左右,一會兒滿心愉悅,一會兒心情沮喪。 猶如說水火,兩者不能相容。

聽穎師彈琴賞析

唐人音樂詩較著名者,有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李白《聽蜀僧濬彈琴》、李賀《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韓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謂各有千秋。喜懼哀樂,變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狀,這就是韓愈聽穎師彈琴的感受。讀罷全詩,穎師高超的琴技如可聞見,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相提并論,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了。

詩分兩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寫聲音。起句不同一般,它沒有提及彈琴者,也沒有交待彈琴的時間和地點,而是緊扣題目中的“聽”字,單刀直入,把讀者引進(jìn)美妙的音樂境界里。琴聲裊裊升起,輕柔細(xì)屑,仿佛小兒女在耳鬢廝磨之際,竊竊私語,互訴衷腸。中間夾雜些嗔怪之聲,那不過是表達(dá)傾心相愛的一種不拘形跡的方式而已。正當(dāng)聽者沉浸在充滿柔情蜜意的氛圍里,琴聲驟然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象勇猛的將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顯得氣勢非凡。接著琴聲又由剛轉(zhuǎn)柔,呈起伏回蕩之姿。恰似經(jīng)過一場浴血奮戰(zhàn),敵氛盡掃,此時,天朗氣清,風(fēng)和日麗,遠(yuǎn)處浮動著幾片白云,近處搖曳著幾絲柳絮,它們飄浮不定,若有若無,難于捉摸,卻逗人情思。琴聲所展示的意境高遠(yuǎn)闊大,使人有極目遙天悠悠不盡之感。

驀地,百鳥齊鳴,啁啾不已,安謐的環(huán)境為喧鬧的場面所代替。在眾鳥蹁躚之中,一只鳳凰翩然高舉,引吭長鳴?!败Q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這只不甘與凡鳥為伍的孤傲的鳳凰,一心向上,飽經(jīng)躋攀之苦,結(jié)果還是跌落下來,而且跌得那樣快,那樣慘。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顯示琴聲的起落變化外,似乎還另有寄托。聯(lián)系后面的“濕衣淚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著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慨嘆。他曾幾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當(dāng)局能有所警醒,從而革除弊端,勵精圖治,結(jié)果屢遭貶斥,心中不免有憤激不平之感。“濕衣”句與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馬青衫濕”頗相類似,只是后者表達(dá)得比較直接,比較顯豁罷了。

后八句寫自己聽琴的感受和反應(yīng),從側(cè)面烘托琴聲的優(yōu)美動聽?!班涤唷倍涫亲灾t之辭,申明自己不懂音樂,未能深諳其中的奧妙。盡管如此,還是被穎師的琴聲所深深感動,先是起坐不安,繼而淚雨滂沱,浸濕了衣襟,猶自撲撲簌簌滴個不止。這種感情上的強烈刺激,實在叫人無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聽。末二句進(jìn)一步渲染穎師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爐,但穎師的琴聲一會兒把人引進(jìn)歡樂的天堂,一會兒又把人擲入悲苦的地獄,就好比同時把冰炭投入聽者的胸中,使人經(jīng)受不了這種感情上的劇烈波動。

全篇詩情起伏如錢塘江潮,波濤洶涌,層見迭出,變化無窮。上聯(lián)與下聯(lián),甚至上句與下句,都有較大的起落變化,例如首聯(lián)“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寫柔細(xì)的琴聲,充滿和樂的色調(diào),中間著一“怨”字,便覺波浪陡起,姿態(tài)橫生,親昵的意味反倒更濃,也更加富有生活氣息。又如首聯(lián)比以兒女之情,次聯(lián)擬以英雄氣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柔一剛,構(gòu)成懸殊的形勢。第三聯(lián)要再作起落變化,即由剛轉(zhuǎn)柔,就很容易與第一聯(lián)交叉重疊。詩人在實現(xiàn)這一起伏轉(zhuǎn)折的同時,開辟了另一個新的境界,它高遠(yuǎn)闊大、安謐清醇,與首聯(lián)的卿卿我我、充滿私情形成鮮明的比照,它所顯示的聲音也與首聯(lián)不一樣,一者(首聯(lián))輕柔細(xì)屑,純屬指聲;一者(三聯(lián))宛轉(zhuǎn)悠揚,是所謂泛聲。盡管兩者都比較輕柔,卻又各有特色,準(zhǔn)確地反映了琴聲高低疾徐的變化。清人方東樹說韓愈寫詩“用法變化而深嚴(yán)”(《昭昧詹言》),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歷來寫樂曲的詩,大都利用人類五官通感的生理機能,致力于把比較難于捕捉的聲音轉(zhuǎn)化為比較容易感受的視覺形象。這首詩摹寫聲音精細(xì)入微,形象鮮明,卻不粘皮著肉,故而顯得高雅、空靈、醇厚。突出的表現(xiàn)是:在摹寫聲音節(jié)奏的同時,十分注意發(fā)掘含蘊其中的情志。好的琴聲既可悅耳,又可賞心,可以移情動志。好的琴聲,也不只可以繪聲,而且可以“繪情”、“繪志”,把琴聲所表達(dá)的情境,一一描摹出來。詩歌在摹寫聲音的同時,或示之以兒女柔情,或擬之以英雄壯志,或充滿對自然的眷戀,或寓有超凡脫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無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韓愈是一位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文學(xué)巨匠。他寫作詩文,能夠擺脫拘束,自辟蹊徑。這首詩無論造境或遣詞造語都有獨到之處。以造境言,它為讀者展示了兩個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樂曲的聲音和節(jié)奏所構(gòu)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樂曲聲在聽者(詩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響。兩者亦分亦合,猶如影之與形。從而使整個詩歌的意境顯得深閎雋永,饒有情致。以遣詞造語論,不少詩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細(xì),感染力極強。例如開頭兩句押細(xì)聲韻,其中的“女”、“語”和“爾”、“汝”聲音相近,讀起來有些繞口。這種奇特的音韻安排,恰恰適合于表現(xiàn)小兒女之間那種纏綿糾結(jié)的情態(tài)。后面寫昂揚激越的琴聲則改用洪聲韻的“昂”、“場”、“揚”、“凰”等,這些都精確地表現(xiàn)了彈者的情感和聽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錯運用,以與琴聲的疾徐斷續(xù)相協(xié)調(diào),也大大增強了詩句的表現(xiàn)力。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詩人匠心獨運,不拘繩墨,卻又無不文從字順,各司其職。所謂“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其實也是韓愈詩歌語言的一大特色。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韓愈
韓愈[唐代]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潞3粮。圻w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dǎo)“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后人具有指導(dǎo)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更多

韓愈的詩(共661首詩)
  •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查看譯文
  • 《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
    曲江山水聞來久,恐不知名訪倍難。
    愿借圖經(jīng)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
    查看譯文
  • 《聽穎師彈琴》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yuǎn)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蹉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查看譯文
  • 《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珮鳴相磨。
    蒐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hù)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
    辭嚴(yán)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shù)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jīng)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yuǎn)期無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shù)崇丘軻。
    安能以此尚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查看譯文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fēng)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dāng)歌。
    君歌聲酸辭正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千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
    查看譯文
  • 偃月嶺·山嶺依稀偃月形
    陸希聲陸希聲〔唐代〕
    山嶺依稀偃月形,數(shù)層倚石疊空青。
    幾回雪夜寒光積,直似金光照戶庭。
  • 登后湖(一作登凌湖亭)傷春懷京師故舊
    獨孤及獨孤及〔唐代〕
    昨日看搖落,驚秋方怨咨。
    幾經(jīng)開口笑,復(fù)及看花時。
    世事空名束,生涯素發(fā)知。
    山山春草滿,何處不相思。
  • 自到潯陽生三女子因詮真理用遣妄懷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來向老多。
    遠(yuǎn)謫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dāng)M如何。
    預(yù)愁嫁娶真成患,細(xì)念因緣盡是魔。
    賴學(xué)空王治苦法,須拋煩惱入頭陀。
  • 經(jīng)麻姑山
    劉滄〔唐代〕
    麻姑此地?zé)捝竦ぃ拍療熛脊旁顨垺?br>一自仙娥歸碧落,幾年春雨洗紅蘭。
    帆飛震澤秋江遠(yuǎn),雨過陵陽晚樹寒。
    山頂白云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
  • 初入諫司喜家室至
    竇群〔唐代〕
    一旦悲歡見孟光,十年辛苦伴滄浪。
    不知筆硯緣封事,猶問傭書日幾行。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bb7ab43ac9bb7a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