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益

huánghūnjiǎobiānzhōu,
sānshíniánqiánshànglóu。
jīnshānchéngduìchuílèi,
shāngxīnwéibēiqiū。。

上汝州城樓翻譯

【注釋】: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之作。境界蒼涼,寄意深遠。詩的首句中,“黃昏鼓角”寫的是目所見、耳所聞,“似邊州”寫的是心所感。 李益曾久佐戎幕,六出兵間,對邊塞景物特別是軍營中的鼓角聲當(dāng)然是非常熟悉的。這時,他登上汝州(州城在今河南臨汝縣)城樓,眼前展現(xiàn)的是暗淡的黃昏景色,耳邊響起的是悲涼的鼓角聲音,物與我會,情隨景生,曾經(jīng)對他如此熟悉的邊塞生活重新浮上心頭,不禁興起了此時明明身在唐王朝的腹地而竟然又象身在邊州的感慨。這個感慨既有感于個人的身世,更包含有時代的內(nèi)容,分量是極其沉重的。這里雖然只用“似邊州”三字淡描一筆,但這三個字寄慨無窮,貫串全篇。

首句是從空間回憶那遙遠的邊塞生活;接下來,第二句“三十年前上此樓”則是從時間回憶那漫長的已逝歲月。這句看來很平常,而且寫得又很簡單,既沒有描繪三十年前登樓的情景,也沒有敘說三十年來人事的變化;但字里行間,感慨系之,聯(lián)系上一句讀來,正如 孫洙在《唐詩三百首》中評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所說,“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俱在其中”。

據(jù)近人考證,這首《上汝州郡樓》詩大約寫于唐德宗貞元二十年李益五十七歲時,由此上溯三十年,其第一次登郡樓大致在他登進士第后做華州鄭縣簿尉期間。試考察他兩次登樓間隔期間所發(fā)生的事情:就作者個人經(jīng)歷而言,他在鄭縣過了幾年郁郁不得志的簿尉生活,又遠走邊塞,先后在朔方、幽州、鄜坊、邠寧等節(jié)度使幕下過了長時期的軍旅生活;就時局變化而言,唐王朝愈來愈走向沒落,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愈來愈積重難返,代宗、德宗兩朝,不但河北三鎮(zhèn)形同異域,淄青、淮西等地也成了動亂的策源地。在德宗建中四年,汝州曾一度被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攻陷;當(dāng)李益第二次過汝州時,淮西之亂也還沒有平定。三十年的變化是如此之大。他舊地重來,想到此身,從少壯變?yōu)樗ダ?;想到此地,?jīng)受干戈洗禮,是腹地卻似邊陲。城郭依舊,人事全非。這時,撫今思昔,百感叢集,憂時傷世,萬慮潮生,哪能不既為歲月更迭而慨嘆,又為國運升降而悲愴?這就是詩人在這首詩里緊接著寫出了“今日山川對垂淚”這樣一句的原因。

這第三句詩,會使人想起東晉過江諸人在新亭對泣的故事以及周?所說“風(fēng)景不殊,舉目有江山之異”的話,也會使人想起杜甫《春望》詩中那“國破山河在”的名句。而在李益當(dāng)時說來,這面對山川、愴然泣下的感觸是紛至沓來、千頭萬緒的,既無法在這樣一首小詩里表達得一清二楚,也不想把話講得一干二凈,只因他登樓時正是秋天,最后就以“傷心不獨為悲秋”這樣一句并不說明原因的話結(jié)束了他的詩篇。自從 宋玉在《九辯》中發(fā)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悲吟后,“悲秋”成了詩歌中常見的內(nèi)容。其實,單純的悲秋是不存在的。如果宋玉只是為悲秋而悲秋,杜甫也不必在《詠懷古跡五首》之一中那樣意味深長地說“搖落深知宋玉悲”了。這里,李益只告訴讀者,他傷心的原因“不獨為悲秋”,詩篇到此,戛然而止。那么,到底為什么呢?這個篇外意、弦外音是留待讀者自己去探索的。

(陳邦炎)

作者簡介

李益
李益[唐代]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更多

李益的詩(共258首詩)
  • 送李翱·廣州萬里途
    韓愈韓愈〔唐代〕
    廣州萬里途,山重江逶迤。
    行行何時到,誰能定歸期。
    揖我出門去,顏色異恒時。
    雖云有追送,足跡絕自茲。
    人生一世間,不自張與弛。
    譬如浮江木,縱橫豈自知。
    寧懷別時苦,勿作別后思。
  • 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圓丘攝事合于中書后閣宿齋
    裴度裴度〔唐代〕
    翼亮登三命,謨猷本一心。
    致齋移秘府,祗事見沖襟。
    皓月當(dāng)延閣,祥風(fēng)自禁林。
    相庭方積玉,王度已如金。
    運偶唐虞盛,情同丙魏深。
    幽蘭與白雪,何處寄庸音。
  • 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xué)堂呈陸宰
    杜甫杜甫〔唐代〕
    旄頭彗紫微,無復(fù)俎豆事。
    金甲相排蕩,青衿一憔悴。
    嗚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
    征夫不遑息,學(xué)者淪素志。
    我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
    侁侁胄子行,若舞風(fēng)雩至。
    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yīng)棄。
    是以資雅才,渙然立新意。
    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
    因見縣尹心,根源舊宮閟。
    講堂非曩構(gòu),大屋加涂墍。
    下可容百人,墻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壓戎馬氣。
    林木在庭戶,密干疊蒼翠。
    有井朱夏時,轆轤凍階戺。
    耳聞讀書聲,殺伐災(zāi)仿佛。
    故國延歸望,衰顏減愁思。
    南紀(jì)改波瀾,西河共風(fēng)味。
    采詩倦跋涉,載筆尚可記。
    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墜。
  • 在巴南望郡南山呈樂天
    張仲方〔唐代〕
    臨江一嶂白云間,紅綠層層錦繡班。
    不作巴南天外意,何殊昭應(yīng)望驪山。
  • 成名后獻恩門
    曹鄴曹鄴〔唐代〕
    為物稍有香,心遭蠹蟲嚙。
    平人登太行,萬萬車輪折。
    一辭桂嶺猿,九泣東門月。
    年年孟春時,看花不如雪。
    僻居城南隅,顏子須泣血。
    沉埋若九泉,誰肯開口說。
    辛勤學(xué)機杼,坐對秋燈滅。
    織錦花不常,見之盡云拙。
    自憐孤生竹,出土便有節(jié)。
    每聽浮競言,喉中似無舌。
    忽然風(fēng)雷至,驚起池中物。
    拔上清云顛,輕如一毫發(fā)。
    瓏瓏金鎖甲,稍稍城烏絕。
    名字如鳥飛,數(shù)日便到越。
    幽蘭生雖晚,幽香亦難歇。
    何以保此身,終身事無缺。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ba4a043ac9ba4a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