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李白

天宮水西寺,云錦照東郭。
清湍鳴回溪,綠水繞飛閣。
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憩泊。
五月思貂裘,謂言秋霜落。
石蘿引古蔓,岸筍開新籜。
吟玩空復情,相思爾佳作。
鄭公詩人秀,逸韻宏寥廓。
何當一來游,愜我雪山諾。

游水西簡鄭明府譯文

游水西簡鄭明府注解

1
云:雪山者,即蔥嶺也。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更多

李白的詩(共1617首詩)
  • 曲中唱語
    佚名〔唐代〕
    張公吃酒李公顛,盛六生兒鄭九憐。
    舍下雄雞傷一德,南頭小鳳納三千。
  • 吳宮怨·君不見吳王宮閣臨江起
    辛弘智〔唐代〕
    君不見吳王宮閣臨江起,不見珠簾見江水。
    曉氣晴來雙闕間,潮聲夜落千門里。
    句踐城中非舊春,姑蘇臺下起黃塵。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 永州八記
    柳宗元柳宗元〔唐代〕
    始得西山宴游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心凝形式,與萬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鉆鉧潭記   鉆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
    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嚙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
    流沫成輪,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畝。
    有樹環(huán)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門來告曰:
    “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貿(mào)財以緩禍。
    ”   予樂而如其言。
    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于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
    尤與中秋觀月為宜,于以見天之高,氣之迥。
    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鉆鉧潭西小丘記   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鉆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shù)。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
    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
    “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
    ”問其價,曰:
    “止四百。
    ”余憐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
    奇石顯。
    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
    枕席而臥,則清冷冷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
    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杜,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
    而我與深源、克已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
    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記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鉆鉧潭。
    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由朝陽巖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皆永中幽麗奇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為“渴”。
    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
    舟行若窮,忽而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
    其旁多巖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樟柚,草則蘭芷。
    又有奇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飃葳蕤,與時推移。
    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游焉,余得之不敢專焉,出而傳于世。
    其地主袁氏。
    故以名焉。
    石渠記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
    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huán)周。
    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
    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
    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
    其側(cè)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風搖其巔,韻動崖谷。
    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
    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
    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
    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窮也。
    石澗記   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為底,達于兩涯。
    若床若堂,若陳筳席,若限閫奧。
    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
    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
    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
    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
    后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
    得之日,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后石澗;
    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后石渠。
    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shù)焉。
    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
    小石城山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踰黃茅嶺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
    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
    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
    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
    環(huán)之可上,望甚遠。
    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奇疏數(shù)偃仰,類智者所施也。
      噫!
    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
    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
    或曰:
    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
    或曰:
    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 詠史詩。牛渚
    胡曾胡曾〔唐代〕
    溫嶠南歸輟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誰知萬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躍馬人。
  • 墻頭花二首
    張祜張祜〔唐代〕
    蟋蟀鳴洞房,梧桐落金井。
    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
    為舞春風多,秋來不堪著。

古詩大全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746443ac9a746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