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使君高義驅(qū)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
但見文翁能化俗, 焉知李廣未封侯。
路經(jīng)滟滪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fēng)回首仲宣樓。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譯文

使君高義驅(qū)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你高風(fēng)義節(jié)縱貫古今,卻在寥落中困在劍州不得升遷。

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世人只知文翁能夠移風(fēng)易俗,卻往往忘記了李廣一生不得封侯。

路經(jīng)滟滪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路經(jīng)滟灝灘時我一個人雙鬢蓬松地望著自己的小船在水上起起落落。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fēng)回首仲宣樓。這年月兵荒馬亂,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再相逢呢?也許是春風(fēng)和煦的時節(jié)在仲宣樓中相見吧。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注解

1
使君:指李古州,當(dāng)時任古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名字不詳。
2
文翁:西漢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
3
俗:一作“蜀”。
4
李廣:西漢名將。即滟滪灘,在四川奉節(jié)縣東五公里瞿塘峽口,舊時是長江三峽的著名險灘。
5
仲宣樓:漢末文學(xué)家王粲在荊州避難的地方。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賞析

律詩受到聲律和對仗的束縛,容易流于板滯平衍,萎弱拖沓,正如劉熙載所說:“聲諧語儷,往往易工而難化?!保ā端嚫拧ぴ姼拧罚┒@首七律寫得縱橫捭闔,轉(zhuǎn)掉自如,句句提得起,處處打得通,而在拿擲飛騰之中,又能體現(xiàn)出精細的脈絡(luò)。

詩的前半篇寫李劍州,熱情地歌頌了他“能化俗”的政績,為他的“未封侯”而鳴不平。詩從“高義”和“寥落”生發(fā)出這兩層意思,使讀者對他那沉淪州郡的坎坷遭遇,更深為惋惜?!拔奈獭焙汀袄顝V”,用的是兩個典故。文翁政績流傳蜀中,用以比擬李劍州任劍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廣,則和李劍州同姓。典故用得非常貼切,然而也僅僅貼切而已??墒窃凇拔奈棠芑住钡纳厦婕由蟼€“但見”,在“李廣未封侯”的上面加上個“焉知”,“但見”和“焉知”,一呼一應(yīng),一開一闔,運之以動蕩之筆,精神頓出,有如畫龍點晴,立即破壁飛去。不僅如此,在歷史上,李廣對他自己屢立戰(zhàn)功而未得封侯,是時刻耿耿于懷,終身為恨事的。這里卻推開來,說“焉知李廣未封侯”,這就改造了舊典,注入了新義,提高了詩的思想性。在這里,杜甫把七言歌行中縱橫揮斥的筆意,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融化于律體之中。在杜甫詩歌里像“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醉時歌》)之類的句子,正是和這首詩有著一樣的波瀾。

下半篇敘身世之感,離別之情,境界更大,感慨更深。詩人完全從空際著筆,寫的是意想中的詩人自己“將赴荊南”的情景。詩人“路經(jīng)滟滪”,見瞿塘風(fēng)濤之險惡,“天入滄浪”,見江漢煙波之浩渺。這是他赴荊南途中所經(jīng)之地。在這里,詩人并未訴說他的遲暮飄零之感,而是以“一釣舟”和“滄浪”,“雙蓬鬢”和“滟滪”相對照,構(gòu)成鮮明的形象,展示出一幅扁舟出峽圖。如果把這兩句詩比作詩中之畫,那么借用杜甫另外兩句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陽樓》)來說明畫意,是頗為確切的了。尾聯(lián)用“仲宣樓”點出詩人到了荊南以后的情形。詩人清楚地意識到他所處的時代和命運,即使到了那里,也還是和當(dāng)年避難荊州的王粲一樣,仍然作客依人,托身無所。而在此時,詩人回望蜀中,懷念故人,想到兵戈阻隔,相見無期,那就會更加四顧蒼茫,百端交集了。

全詩由李劍州寫到詩人自己,再由詩人自己的離別之情,一筆兜回到李劍州,脈絡(luò)貫通,而起結(jié)轉(zhuǎn)折,關(guān)合無痕。杜甫的這類詩,往往劈空而來,一起既挺拔而又沉重,有籠罩全篇的氣勢。寫到第四句,似乎詩人要說的話都已說完,可是到了五、六兩句,忽然又轉(zhuǎn)換一個新的意思,開出一個新的境界。然而它又不是一瀉無余,收束處,總是蕩漾縈回,和篇首遙相照映,顯得氣固神完,而情韻不減,耐人尋味。

杜甫七律風(fēng)格的基本特征,是他能在全篇之中,營造出磅礴飛動的氣勢;而這磅礴飛動的氣勢,又是和精密平整的詩律水乳交融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所以“工而能化”,“中律而不為律縛”,從這首詩就可以體現(xiàn)出來。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

杜甫的詩(共2275首詩)
  •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查看譯文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查看譯文
  •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查看譯文
  • 《恨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qū)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查看譯文
  •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fēng)。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查看譯文
  • 浩歌
    李賀李賀〔唐代〕
    南風(fēng)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不需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wèi)娘發(fā)薄不勝梳。
    看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
  • 送張喬下第歸宣州
    李洞李洞〔唐代〕
    詩道世難通,歸寧楚浪中。
    早程殘岳月,夜泊隔淮鐘。
    一鏡隨雙鬢,全家老半峰。
    無成來往過,折盡謝亭松。
  • 圣善閣送裴迪入京
    李頎李頎〔唐代〕
    云華滿高閣,苔色上鉤欄。
    藥草空階靜,梧桐返照寒。
    清吟可愈疾,攜手暫同歡。
    墜葉和金磬,饑烏鳴露盤。
    伊流惜東別,灞水向西看。
    舊托含香署,云霄何足難。
  • 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
    劉禹錫劉禹錫〔唐代〕
    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
    盛筵陪玉鉉,通籍盡金閨。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
    水嬉如鷺振,歌響雜鶯啼。
    歷覽風(fēng)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儷曲,墨客競分題。
    翠幄連云起,香車向道齊。
    人夸綾步障,馬惜錦障泥。
    塵暗宮墻外,霞明苑樹西。
    舟形隨鹢轉(zhuǎn),橋影與虹低。
    川色晴猶遠,烏聲暮欲棲。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 下第退居·未嘗青杏出長安
    鄭谷鄭谷〔唐代〕
    未嘗青杏出長安,豪士應(yīng)疑怕牡丹。
    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殘。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73a743ac9a73a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