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曾鞏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
反復(fù)觀誦,感與慚并。
夫銘志之著于世,義近于史,而亦有與史異者。
蓋史之于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后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
或納于廟,或存于墓,一也。
茍其人之惡,則于銘乎何有?
此其所以與史異也。
其辭之作,所以使死者無有所憾,生者得致其嚴(yán)。
而善人喜于見傳,則勇于自立;
惡人無有所紀(jì),則以愧而懼。
至于通材達(dá)識,義烈節(jié)士,嘉言善狀,皆見于篇,則足為后法。
警勸之道,非近乎史,其將安近?
  及世之衰,為人之子孫者,一欲褒揚(yáng)其親而不本乎理。
故雖惡人,皆務(wù)勒銘,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銘始不實(shí)。
后之作銘者,常觀其人。
茍托之非人,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后。
故千百年來,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銘,而傳者蓋少。
其故非他,托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
  然則孰為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
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
蓋有道德者之于惡人,則不受而銘之,于眾人則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shí)指,有實(shí)大于名,有名侈于實(shí)。
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
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
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于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雖或并世而有,亦或數(shù)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
其傳之難如此,其遇之難又如此。
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謂數(shù)百年而有者也。
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銘,其公與是,其傳世行后無疑也。
而世之學(xué)者,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則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況其子孫也哉?
況鞏也哉?
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繇,則知先生推一賜于鞏而及其三世。
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抑又思若鞏之淺薄滯拙,而先生進(jìn)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誰不愿進(jìn)于門?
潛遁幽抑之士,其誰不有望于世?
善誰不為,而惡誰不愧以懼?
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孫?
為人之子孫者,孰不欲寵榮其父祖?
此數(shù)美者,一歸于先生。
既拜賜之辱,且敢進(jìn)其所以然。
所諭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詳焉?
愧甚,不宣。
鞏再拜。

寄歐陽舍人書譯文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曾鞏叩頭再次拜上,舍人先生:

去秋人還,蒙先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復(fù)觀誦,感與慚并。夫銘志之著于世,義近于史,而亦有與史異者。蓋史之于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后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蚣{于廟,或存于墓,一也。茍其人之惡,則于銘乎何有?此其所以與史異也。其辭之作,所以使死者無有所憾,生者得致其嚴(yán)。而善人喜于見傳,則勇于自立;惡人無有所紀(jì),則以愧而懼。至于通材達(dá)識,義烈節(jié)士,嘉言善狀,皆見于篇,則足為后法。警勸之道,非近乎史,其將安近?去年秋天,我派去的人回來,承蒙您先予書信及為先祖父撰寫墓碑銘。我反復(fù)讀誦,真是感愧交并。說到銘志之所以能夠著稱后世,是因?yàn)樗囊饬x與史傳相接近,但也有與史傳不相同的地方。因?yàn)槭穫鲗θ说纳茞憾家灰患右杂涊d,而碑銘呢,大概是古代功德卓著、才能操行出眾,志氣道義高尚的人,怕后世人不知道,所以一定要立碑刻銘來顯揚(yáng)自己,有的置于家廟里,有的放置在墓穴中,其用意是一樣的。如果那是個惡人,那么有什么好銘刻的呢?這就是碑銘與史傳不同的地方。銘文的撰寫,為的是使死者沒有什么可遺憾,生者借此能表達(dá)自己的尊敬之情。行善之人喜歡自己的善行善言流傳后世,就積極建立功業(yè);惡人沒有什么可記,就會感到慚愧和恐懼。至于博學(xué)多才、見識通達(dá)的人,忠義英烈、節(jié)操高尚之士,他們的美善言行,都能一一表現(xiàn)在碑銘里,這就足以成為后人的楷模。銘文警世勸戒的作用,不與史傳相近,那么又與什么相近呢!

及世之衰,為人之子孫者,一欲褒揚(yáng)其親而不本乎理。故雖惡人,皆務(wù)勒銘,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銘始不實(shí)。后之作銘者,常觀其人。茍托之非人,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后。故千百年來,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銘,而傳者蓋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到了世風(fēng)衰微的時候,為人子孫的,一味地只要褒揚(yáng)他們死去的親人而不顧事理。所以即使是惡人,都一定要立碑刻銘,用來向后人夸耀。撰寫銘文的人既不能推辭不作,又因?yàn)樗勒咦訉O的一再請托,如果直書死者的惡行,就人情上過不去,這樣銘文就開始出現(xiàn)不實(shí)之辭。后代要想給死者作碑銘者,應(yīng)當(dāng)觀察一下作者的為人。如果請托的人不得當(dāng),那么他寫的銘文必定會不公正,不正確,就不能流行于世,傳之后代。所以千百年來,盡管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里巷小民死后都有碑銘,但流傳于世的很少。這里沒有別的原因,正是請托了不適當(dāng)?shù)娜?,撰寫的銘文不公正、不正確的緣故。

然則孰為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蓋有道德者之于惡人,則不受而銘之,于眾人則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shí)指,有實(shí)大于名,有名侈于實(shí)。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于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照這樣說來,怎樣的人才能做到完全公正與正確呢?我說不是道德高尚文章高明的人是做不到的。因?yàn)榈赖赂呱械娜藢τ趷喝耸遣粫邮苷埻卸珜戙懳牡?,對于一般的人也能加以辨別。而人們的品行,有內(nèi)心善良而事跡不見得好的,有內(nèi)心奸惡而外表良善的,有善行惡行相差懸殊而很難確指的,有實(shí)際大于名望的,有名過其實(shí)的。好比用人,如果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怎么能辨別清楚而不被迷惑,怎么能議論公允而不徇私情?能不受迷惑,不徇私情,就是公正和實(shí)事求是了。但是如果銘文的辭藻不精美,那么依然不能流傳于世,因此就要求他的文章也好。所以說不是道德高尚而又工于文章的人是不能寫碑志銘文的,難道不是如此嗎?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雖或并世而有,亦或數(shù)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傳之難如此,其遇之難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謂數(shù)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銘,其公與是,其傳世行后無疑也。而世之學(xué)者,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則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況其子孫也哉?況鞏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繇,則知先生推一先于鞏而及其三世。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但是道德高尚而又善作文章的人,雖然有時會同時出現(xiàn),但也許有時幾十年甚至一二百年才有一個。因此銘文的流傳是如此之難;而遇上理想的作者更是加倍的困難。象先生的道德文章,真正算得上是幾百年中才有的。我先祖的言行高尚,有幸遇上先生為其撰寫公正而又正確的碑銘,它將流傳當(dāng)代和后世是毫無疑問的。世上的學(xué)者,每每閱讀傳記所載古人事跡的時候,看到感人之處,就常常激動得不知不覺地流下了眼淚,何況是死者的子孫呢?又何況是我曾鞏呢?我追懷先祖的德行而想到碑銘所以能傳之后世的原因,就知道先生惠先一篇碑銘將會恩澤及于我家祖孫三代。這感激與報答之情,我應(yīng)該怎樣來表示呢?

抑又思若鞏之淺薄滯拙,而先生進(jìn)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誰不愿進(jìn)于門?潛遁幽抑之士,其誰不有望于世?善誰不為,而惡誰不愧以懼?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孫?為人之子孫者,孰不欲寵榮其父祖?此數(shù)美者,一歸于先生。既拜先之辱,且敢進(jìn)其所以然。所諭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詳焉?愧甚,不宣。鞏再拜。我又進(jìn)一步想到象我這樣學(xué)識淺薄、才能庸陋的人,先生還提拔鼓勵我,我先祖這樣命途多乖窮愁潦倒而死的人,先生還寫了碑銘來顯揚(yáng)他,那么世上那些俊偉豪杰、世不經(jīng)見之士,他們誰不愿意拜倒在您的門下?那些潛居山林、窮居退隱之士,他們誰不希望名聲流播于世?好事誰不想做,而做惡事誰不感到羞愧恐懼?當(dāng)父親、祖父的,誰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孫?做子孫的,誰不想使自己的父祖榮耀顯揚(yáng)?這種種美德,應(yīng)當(dāng)全歸于先生。我榮幸地得到了您的恩先,并且冒昧地向您陳述自己所以感激的道理。來信所論及的我的家族世系,我怎敢不聽從您的教誨而加以研究審核呢? 榮幸之至,書不盡懷,曾鞏再拜上。

寄歐陽舍人書注解

1
銘:在器物上記述事實(shí)、功德等的文字。
2
通材:兼有多種才能的人。
3
勒:刻。
4
畜:積聚。
5
兼勝:都好,同樣好。
6
卓卓:卓著,突出樣子。
7
蹶:挫折。
8
魁閎:高大。

寄歐陽舍人書背景

  曾鞏十分仰慕歐陽修的道德文章,曾把他與唐代的韓愈相提并論,從二十歲起就與歐陽修建立了親密的過從關(guān)系。公元1046年(宋仁宗慶歷六年)夏,曾鞏寫信請歐陽修為已故的祖父曾致堯作一篇墓碑銘。當(dāng)年,歐陽修寫好《尚書戶部郎中贈右諫議大夫曾公神道碑銘》,曾鞏即寫此信致謝。這封信作于公元1047年(慶歷七年),作者29歲。

寄歐陽舍人書賞析

  這是一篇獨(dú)具特色的感謝信,它沒有平常的客套,也沒有空泛的溢美之辭。而是通過對銘志作用及流傳條件的分析。來述說“立言”的社會意義,闡發(fā)“文以載道”的主張,表達(dá)了對道德文章兼勝的贊許與追求。文章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起承轉(zhuǎn)合非常自然。

  第一段(起承部分),首先交待寫這封信的緣起與觀誦墓碑后的總的感受。接著敘及撰寫暮志銘的意義。先提出論點(diǎn)“銘志之著于世,義近于史”,然后比較銘、史之異同。先言其異,次言其同。本段借助銘、史對比展開文章,深刻地闡述了銘志的警世作用。

  第二段談今銘“二弊”,首先是不實(shí);其次是“傳者蓋少”。

  第三段,強(qiáng)調(diào)立言者的素質(zhì)是糾除今弊的根本條件。作者提出:“立言者”必須是“畜道德而能文章者”。作者在本段總的提出這個論點(diǎn),然后再分說,“畜道德”和“能文章”。最后總說: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二三段為“轉(zhuǎn)”,最后兩段為“合”,從立言者之論,歸結(jié)至于歐陽修身上,盛譽(yù)歐陽修“畜道德而能文章”之賢,深謝歐陽修賜銘之恩。與文章開頭呼應(yīng)。在唐宋八大家當(dāng)中,曾鞏是最重視章法的,在以上所述中,讀者可以看到曾鞏文章的這一特點(diǎn),結(jié)構(gòu)十分謹(jǐn)嚴(yán),內(nèi)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起承轉(zhuǎn)合,如行云流水。此文可稱得上曾鞏文章這一方面的典范之作。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曾鞏
曾鞏[宋代]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jìn)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xié)、曾敦)之一。在學(xué)術(shù)思想和文學(xué)事業(yè)上貢獻(xiàn)卓越。 更多

曾鞏的詩(共659首詩)
  • 《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fēng)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查看譯文
  • 《賞南枝》
    暮冬天地閉,正柔木凍折,瑞雪飄飛。
    對景見南山,嶺梅露、幾點(diǎn)清雅容姿。
    丹染萼、玉綴枝。
    又豈是、一陽有私。
    大抵是、化工獨(dú)許,使占卻先時。
    霜威莫苦凌持。
    此花根性,想群卉爭知。
    貴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綠是紅非。
    攀賞處、宜酒卮。
    醉拈嗅、幽香更奇。
    倚闌干、仗何人去,囑羌管休吹。
    查看譯文
  • 《西樓》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fēng)吹起數(shù)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查看譯文
  • 《城南二首》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查看譯文
  • 《城南二首》
    水滿橫塘雨過時,一番紅影雜花飛。
    送春無限情惆悵,身在天涯未得歸。
    查看譯文
  • 逃禪便面·姑射吸風(fēng)仍飲露
    劉克莊劉克莊〔宋代〕
    姑射吸風(fēng)仍飲露,洛妃習(xí)禮更明詩。
    梅花渾不施朱粉,直以天香與雪肌。
  • 和韓子文五首
    曾協(xié)〔宋代〕
    雪痕尚使石泉潤,山色不堪煙雨昏。
    見說樹頭春意動,從頭花柳看村村。
  • 減字木蘭花
    郭應(yīng)祥〔宋代〕
    遇如不遇。
    最是暫來還復(fù)去。
    歸到鄉(xiāng)關(guān)。
    欲再來時卻恐難。
    丁寧去後。
    倩雁傳書須訪舊。
    萬斛羈愁。
    逐水那容許大舟。
  • 感皇恩·消息近春來
    臧馀慶〔宋代〕
    消息近春來,東風(fēng)還又。
    先代椒盤勸金斗。
    坐間和氣,壓盡一番梅柳。
    掖庭頻寓直,君恩厚。
    天佑兩宮,南山齊壽。
    況有仙丹在公手。
    論功醫(yī)國,合在藥王之右。
    不妨千歲飲,長生酒。
  • 諸君江步以病不能從走筆寄之
    彭汝礪彭汝礪〔宋代〕
    煩君仔細(xì)數(shù)江巒,風(fēng)物如今總幾般。
    永夜水聲應(yīng)自得,新秋月色好誰看。
    沙禽靜斂雙飛翼,魚艇空馀一釣竿。
    詩力有窮情不盡,更憑收拾向毫端。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476343ac9a476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