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佚名

維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維天之命譯文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想那天道的運行,美好肅穆永不停。

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多么輝煌多光明,文王品德多純凈。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嘉美之德使我慎,我們永遠(yuǎn)要繼承。

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順著我祖文王道,子子孫孫永力行。

維天之命注解

1
維:語助詞。一說“思念”。嘆詞,表示贊美。
2
穆:莊嚴(yán)粹美。
3
不已:不止。指天道運行無止。
4
不:借為“丕”,大。一說發(fā)語詞。
5
顯:光明。
6
德之純:言德之美。純,大,美。
7
假以溢我:以嘉美之道戒慎于我。假,通“嘉”,美好。
8
收:受,接受。
9
駿惠:順從的意思。
10
曾孫:后代子孫。孫以下后代均稱曾孫?!霸?,猶重也。厚,忠實。此處指篤行,行事一心一意。

維天之命賞析

《維天之命》是《周頌》的第二篇,無韻,篇幅不長,充滿了恭敬之意、頌揚之辭。詩為祭祀周文王之作(《毛詩序》所謂“大平告文王也”),因文本中有“文王之德之純”、“駿惠我文王”等句可證,古今并無異議,但對成詩之時,則漢儒、清儒之說有分歧。鄭玄箋云:“告大平’者,居攝五年之末也。文王受命,不卒而崩,今天下太平,故承其意而告之,明六年制禮作樂?!彼J(rèn)為此詩作于周公攝政五年之冬。而陳奐《詩毛氏傳疏》則云:“《書·雒誥》大傳云:‘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毒S天之命》,制禮也;《維清》,作樂也;《烈文》,致政也。三詩類列,正與大傳節(jié)次合。然則《維天之命》當(dāng)作于六年之末矣?!饿谜a》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嵶⒃疲骸芄贫Y樂既成,不使成王即用周禮,仍令用殷禮者,欲待明年即政,告神受職,然后班行周禮,班訖始得用周禮,故告神且用殷禮也。’鄭謂周禮行于七年致政之后,是也。而箋以告太平為禮未成時,在居攝五年之末,則未是。詩云:‘我其收之?!衷疲骸鴮O篤之。’自在制禮后語矣。”據(jù)他考證,鄭玄之說有誤,此詩當(dāng)作于周公居攝六年之末,即公元前1110年。今人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認(rèn)為陳奐之說較鄭箋“為有據(jù)也”,茲從其說。

此詩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四句說文王上應(yīng)天命,品德純美;后一部分四句說文王德業(yè)澤被后代,后代當(dāng)遵其遺教,發(fā)揚光大。讀者稍加注意,便會發(fā)現(xiàn)前后兩部分在結(jié)構(gòu)上有所不同。前一部分有一個逆挽,也就是說,今傳文句將原該是“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純,於乎不顯”的平行結(jié)構(gòu)在句子的排列組合上作了小小的變化。語義絲毫未變,但效果卻很不一樣,兩個“於”字的疊合,更顯出嘆美莊敬之意。而后一部分沒有用感嘆詞,作者便任句式按正常邏輯排列,平鋪直敘,波瀾不驚,在唱出重音——贊頌文王——之后,以輕聲順勢自然收束,表示出順應(yīng)文王之遺教便是對文王最好的告慰,這樣一種真心誠意的對天祈愿與自我告誡。

從詩的句式看,此詩中第四句“文王之德之純”與第七句“駿惠我文王”完全可以壓縮成“文王德純”、“駿惠文王”這樣的句式,如此則八句均為四言,整齊劃一?!吨茼灐分胁皇菦]有這樣純用四言句的詩章,如《臣工》、《噫嘻》等即是。因為《周頌》中多無韻之詩,可能會有人將這種句式參差與勻整的不同與有無韻腳聯(lián)系起來,以為有韻之詩句式以勻整為尚,無韻之詩句式以參差為尚;這樣看的話未免太絕對,上舉《臣工》、《噫嘻》等無韻(江永《古韻標(biāo)準(zhǔn)》謂《臣工》“韻不分明”,語尚含糊)之詩也是齊言句式,就很難以此解釋之。筆者以為《頌》詩的句式參差與否,除了語言表達(dá)上的需要外,恐怕更多的是合樂的需要。據(jù)鄭覲文《中國音樂史》說:“《頌》律與《雅》律之配置不同,《雅》為周旋律,《頌》為交旋律?!倍钤夺岉灐窂娬{(diào)《頌》之舞容而謂其全為舞詩。據(jù)此,則《頌》詩的音樂大約因切合舞蹈的需要而旋律變化多一些,句式參差與勻整正反映出其旋律的差異。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筆者不敢妄斷,謹(jǐn)以之求質(zhì)于治中國古代音樂史者。

至于說此詩的內(nèi)容,實在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頌揚文王德配上天,對其美德頂禮膜拜,正是周公攝政制禮,確定祭祀文王的規(guī)格儀軌之后,創(chuàng)作祭舞祭歌的必然主題。而因其言詞古直,情意樸素,尚無矯揉造作之弊,令人讀來并不致于像讀后世千篇一律的祭祀歌辭那樣產(chǎn)生反感。

佚名的詩(共28987首詩)
  • 《觀別者》
    青青楊柳陌。
    陌上別離人。
    愛子游燕趙。
    高堂有老親。
    不行無可養(yǎng)。
    行去百憂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鄰。
    都門帳飲畢。
    從此謝親賓。
    揮涕逐前侶。
    含凄動征輪。
    車徒望不見。
    時見起行塵。
    吾(一作余)亦辭家久(一作者)。
    看之淚滿巾。
    查看譯文
  • 《跋林和靖手書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詩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幾年。
    后來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無洄沿。
    又如商鞅壞井田,夷封溝洫開陌阡。
    吟哦一變成號顛,秦張功甫出此編。
    我讀未竟心犁然,借歸手抄家自傅。
    藏之篋笥待后賢,庶萬有一唐風(fēng)還。
    查看譯文
  • 《言懷》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漫勞海內(nèi)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
    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查看譯文
  • 《五十言懷詩》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漫勞海內(nèi)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疑道是神仙。
    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查看譯文
  • 《自題一絕》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查看譯文
  • 琴歌
    先秦?zé)o名〔先秦〕
    百里奚。
    初娶我時五羊皮。
    臨當(dāng)相別烹乳雞。
    今適富貴忘我為。
  • 歲莫歌
    佚名佚名〔先秦〕
    歲已莫矣。
    而禾不獲。
    忽忽兮若之何。
    歲已寒矣。
    而役不罷。
    惙惙兮如之何。
  • 五子歌
    佚名佚名〔先秦〕
    皇祖有訓(xùn)。
    民可近。
    不可下。
    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予視天下愚夫愚婦。
    一能勝予。
    怨豈在明。
    不見是圖。
    予臨兆民。
    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為人上者。
    奈何不敬。
    訓(xùn)有之。
    內(nèi)作色荒。
    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
    峻宇雕墻。
    有一于此。
    未或不亡。
    惟彼陶唐。
    有此冀方。
    今失厥道。
    亂其紀(jì)綱。
    乃底滅亡。
    明明我祖。
    萬邦之君。
    有典有則。
    貽厥子孫。
    關(guān)石和鈞。
    王府則有。
    荒墜厥緒。
    覆宗絕祀。
    嗚呼曷歸。
    予懷之悲。
    萬姓仇予。
    予將疇依。
    郁陶乎予心。
    顏厚有忸怩。
    弗慎厥德。
    雖悔可追。
  • 樛木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 攻狄謠
    佚名佚名〔先秦〕
    大冠若修劍拄頤。
    攻狄不能下。
    壘于梧丘。

古詩大全

http://meilook.com.cn/shici_view_9a405b43ac9a405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