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一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
    ”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
    王曰:
    “齊無人耶?
    ”晏子對曰:
    “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帷,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王曰:
    “然則何為使予?
    ”晏子對曰:
    “齊命使,各有所主:
    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二晏子將使楚。
    楚王聞之,謂左右曰: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對曰: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
    ‘何為者也?
    ’對曰:
    ‘齊人也。
    ’王曰:
    ‘何坐?
    ’曰:
    ‘坐盜。
    ’ 三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王曰:
    “縛者曷為者也?
    ”對曰:
    “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
    “齊人固善盜乎?
    ”晏子避席對曰:
    “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異也。
    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荊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太子曰: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
    ”軻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為之奈何?
    ”荊軻曰:
    “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將軍豈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
    ”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
    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
    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
    乃令秦武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
    “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
    丹請先遣秦武陽!
    ”荊軻怒,叱太子曰: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遂發(fā)。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
    又前而為歌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臣。
    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
    唯大王命之。
    ”  秦王聞之,大喜。
    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
    ”秦王謂軻曰:
    “起,取武陽所持圖!
    ”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拔劍,劍長,操其室。
    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諸郎中執(zhí)兵,皆陣殿下,非有詔不得上。
    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左右乃曰:
    “王負劍!
    王負劍!
    ”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  左右既前,斬荊軻。
    秦王目眩良久。
  •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
    是日,飲酒樂,天雨。
    文侯將出,左右曰:
    “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
    ”文侯曰:
    “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
    ”乃往,身自罷之。
    魏于是乎始強。
  •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
    “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
    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
    “吾能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 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龐蔥曰:
    ‘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
    ‘寡人自為知。
    ’于是辭行,而讒言先至。
    后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
    ”群臣莫對。
    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長百獸。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于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
    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
    猶百獸之畏虎也!
  •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
    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
    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 鳩曰:
    “子將安之?
    ”梟曰:
    “我將東徙。
    ”鳩曰:
    “何故?
    ”梟曰:
    “鄉(xiāng)人皆惡我鳴。
    以故東徙。
    ”鳩曰:
    “子能更鳴,可矣;
    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 齊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
    公怒,詔吏欲殺之。
    晏子曰:
    “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殺之。
    ”公曰:
    “可。
    ”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曰:
    “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
    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
    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
    數(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
    ”公曰:
    “勿殺!
    寡人聞命矣。
  •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
    “今者臣來,過易水。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鷸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謂鷸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
    故愿王之熟計之也!
    ”惠王曰:
    “善。
    ”乃止。
  •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趙氏求救于齊,齊曰: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太后明謂左右:
    “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觸龍言愿見太后。
    太后盛氣而揖之。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見太后。
    ”太后曰:
    “老婦恃輦而行。
    ”曰:
    “日食飲得無衰乎?
    ”曰:
    “恃粥耳。
    ”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
    “老婦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而臣衰,竊愛憐之。
    愿令得補黑衣之數(shù),以衛(wèi)王宮。
    沒死以聞。
    ”太后曰:
    “敬諾。
    年幾何矣?
    ”對曰:
    “十五歲矣。
    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
    ”太后曰:
    “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對曰:
    “甚于婦人。
    ”太后笑曰:
    “婦人異甚。
    ”對曰:
    “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
    ”曰:
    “君過矣!
    不若長安君之甚。
    ”左師公曰: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
    ‘必勿使反。
    ’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
    ”太后曰:
    “然。
    ”左師公曰:
    “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曰:
    “無有。
    ”曰:
    “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
    ”曰:
    “老婦不聞也。
    ”“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
    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
    ”太后曰:
    “諾,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
    子義聞之曰: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 鄒孟軻母,號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
    孟母曰:
    “此非吾所以居處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
    孟母又曰:
    “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
    ”復徙居學宮之旁。
    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
    孟母曰:
    “真可以處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劉向的詩,劉向代表作,劉向的名詩,劉向的詩句,劉向的詩全集,劉向簡介

http://www.meilook.com.cn/shici_alist_1078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