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蟬
噤若寒蟬的意思
噤若寒蟬
(1) 冬天【好工具h(yuǎn)ao86.com】的蟬,一聲不響?,F(xiàn)在常用來比喻有所顧忌,不敢吭聲
⒈ 形容不敢說話。亦泛指默不作聲。蟬到秋深天寒即不再叫,故以為喻。
引語本《后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而吾鄉(xiāng)士夫,顧?quán)淙艉s,僕竊深以為恥?!?br />鄒韜奮《萍蹤寄語》二一:“這個(gè)報(bào)對(duì)中國的態(tài)度也很壞,遇著中國出了什么壞事,便張大其詞;偶遇中國有了好事,便噤若寒蟬。”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六章:“照他原來的設(shè)想,這種雷厲風(fēng)行的手段,也許可以收到效果,使工人在暴力下噤若寒蟬?!?/span>
蟬嘶于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fā)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如:「自從被上司數(shù)落之后,他便噤若寒蟬,再也不敢發(fā)表意見了?!?/p>
【解釋】噤:閉口不作聲;若:像;寒蟬:深秋的知了。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形容有顧慮不敢說話。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p>
【示例】他的話完了,臺(tái)下有幾個(gè)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面面相覷。(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近義詞】緘口結(jié)舌、守口如瓶、默不作聲、默默無言、緘口不言、張口結(jié)舌、沉默寡言
【反義詞】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直言不諱、滔滔不絕
【語法】噤若寒蟬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bǔ)語;形容害怕不敢說話。
字義分解
(1)(動(dòng))〈書〉閉口不做聲。
(2)(動(dòng))因寒冷而發(fā)生的哆嗦。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無人。置若罔聞。門庭若市。
3. 你,汝:若輩?!案粢郏瑥?fù)若賦,則何如?”
4. 約計(jì):若干(gān )。若許。
5. 此,如此:“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6. 順從:“曾孫是若?!?/p>
7.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嘆?!?/p>
8.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9.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若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p>
11.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表示事物的狀態(tài):“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1)(形)冷(跟‘暑’相對(duì)):~冬|~風(fēng)|天~地凍|受了一點(diǎn)~。
(2)(形)害怕;畏懼:心~|膽~。
(3)(形)窮困:貧~|~素(舊時(shí)形容窮苦的讀書人家)。
(名)一種昆蟲。種類很多;雄的腹部有發(fā)音器;能發(fā)出尖銳的聲音。也叫“知了”:~蛹|~翼。
最近文章
http://meilook.com.cn/ciyu_view_99b31b43ac99b31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