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之不恭
卻之不恭的意思
卻之不恭
(1) 卻:推辭,拒絕。對別人的饋贈或盛情邀請加以拒絕,就顯得對人不恭敬。常與“受之有愧”連用
⒈ 謂拒絕邀請或饋贈是對別人不恭敬。后多用為接受邀請或饋贈的客套話。
引《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金瓶梅詞話》第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錯愛,迭受重禮,卻之不恭,受之有愧?!?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六回:“你車老爺那么賞臉,實在是卻之不恭,咱們就同去。”
原非《曹書記買馬》十:“話說到此處,卻之不恭, 喜有娘也就叫喜有收下?!?/span>
本指拒絕別人的邀請或贈予是不恭敬的。語本《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后多用為接受他人的饋贈或邀請時的客套話?!督鹌棵罚谌呕亍罚骸傅苤囟Y,使小道卻之不恭,受之有愧?!埂段拿餍∈罚谖寰呕亍罚骸覆慌螺?,只管來。但是我卻之不恭,受之有愧?!?/p>
【解釋】卻:推辭;謝絕。指對別人的邀請、贈予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示例】我們覺得卻之不恭,只好讓他勞駕。(鄒韜奮《經(jīng)歷 慘淡經(jīng)營之后》)
【近義詞】盛情難卻、受之有愧
【反義詞】置之不理、受之有愧
【語法】卻之不恭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常與受之有愧連用。
字義分解
(1)(動)后退:退~|~步。
(2)(動)使退卻:~敵。
(3)(動)推辭;拒絕:推~|~之不恭。
(4)(動)去;掉:冷~|忘~。(副)表示轉(zhuǎn)折;比“倒、可”的語氣略輕:冷~|忘~。(副)表示轉(zhuǎn)折;比“倒、可”的語氣略輕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薄?/p>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shù)。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動)恭敬:~候|~賀。
最近文章
http://meilook.com.cn/ciyu_view_98ecc043ac98ecc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