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 問答社區(qū)>

偷聲(偷聲)的解釋,問答社區(qū)

疑難解答 問題解答

偷聲(偷聲)的解釋

  1. 唐 宋 詞曲術(shù)語。

    唐 代絕句多配樂歌唱。歌唱常用和聲、散聲、偷聲等方法以調(diào)節(jié)聲調(diào)的抑揚(yáng)緩急。偷聲,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 唐 張志和 《漁歌子》詞第三句“青篛笠,綠蓑衣”, 劉禹錫 《瀟湘神詞》第一句“斑竹枝,斑竹枝”,都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為三字二句。因而偷聲、減字常連用。 宋 楊無咎 《雨中花令》詞:“換羽移宮,偷聲減字,不顧人腸斷?!?清 金農(nóng) 《五月二日吳孝廉瀚上舍濂招飲……醉成此詩》:“君家兄弟工譜曲,減字偷聲皆樂録?!庇止湃艘雷V填詞,雖有一定格式,但在聲腔上仍可自由伸縮。如《木蘭花》上下闋原是各押三個(gè)仄韻,后來填詞者不但把上下闋的第三句各減去三字,并且將三、四兩句的仄韻改為平韻,就好象這個(gè)平韻是從別處偷取來的,所以叫偷聲。新調(diào)《木蘭花》因而另名《偷聲木蘭花》。

  2. 形容暗地小聲說話。

    柳青 《狠透鐵》:“他的大女兒在沒有公公、婆婆和女婿的場合下,偷聲說:‘爸爸,你甭那么別扭。人家不高興你,說你狠透鐵?!?/p>

[查看更多]

http://meilook.com.cn/ciyu_ask_9fbe2543ac9fbe25_explain/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