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因果報應(yīng),是起源于佛教的一種宿命論。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
引用解釋
佛家語。因果報應(yīng)。即所謂夙世種善因,今生得善果;為惡則得惡報。《法苑珠林》卷七七引《惟無三昧經(jīng)》:“一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七·夷堅論地獄》:“世間果報之事,此善善惡惡天道好還者也?!?清 馮桂芬 《<太上感應(yīng)篇圖說>序》:“儒者不談果報,而天人感應(yīng)之理具載於經(jīng)。”
詞語造句
1、如同生命的因果報,應(yīng)為了維持平衡,生活把那些我失去的時光都還給了我。
2、這個定居點的哲學(xué),是簡單的生活,“保證你有好果報”。
3、沒有人可以從他們的“果報”中逃脫,不論是“好”還是“壞”,自私或者服務(wù)他人。
4、試著用這股放松然而平穩(wěn)的覺知,飽和你的身體,看看作為果報,將會發(fā)生什么。
5、發(fā)心不同得到的果報就是不一樣的。
6、所以按照被殺人的德行和殺生所需做的努力的大小不同,果報也不同。
7、印度佛教果報觀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沖突的焦點在于生命意識和倫理道德的差異。
8、前因后果一念因,就有無限的果報,十世的冤業(yè)就是這樣解除了。
9、因為我們要相信因緣果報,我們要相信造惡一定墮地獄。
10、所有人都是悲哀的并嘗試承受他們所得到的果報而活著。
11、這里的做法是,解析辨識:質(zhì)疑你對氣的種種假定,刻意改變那些假定,觀察會發(fā)生什麼果報。
12、是的,但是果報嚴(yán)重程度會隨惡意或嗔恨的強度不一樣。
13、果報小說在現(xiàn)代中國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14、有時惡意或嗔恨的念頭只是小小一點、轉(zhuǎn)瞬即逝,那么果報就不會那么顯著。
15、這就是真的“持戒引動惡業(yè)而輕受果報”的原因。
16、在生命的其余時間生起的果報心共有三十二種。
17、釋迦文佛常用本生故事來闡釋因緣果報、輪回轉(zhuǎn)世等概念,強調(diào)一些重要的道德價值觀。
18、不善的心念,如嗔恨和惡意,總是產(chǎn)生壞的果報嗎?
19、作為該業(yè)的果報,他就在此王舍城內(nèi),成為一貧窮、悲慘、潦倒的麻瘋病者。
20、我們必須戒除惡因:如果我們放縱自己造下惡因,就不可能期望得到快樂的果報。
21、作為該業(yè)的果報,他在地獄里煎熬了許多年、許多百年、許多千年、許多千萬年。
22、諸位,果報是可怕的。
23、海絲特從那時起就常常想象:上天賦予這孩子這種突出的傾向,是有其懲惡揚善的果報意圖在內(nèi)的;
24、要想得到這個果報,一定要先修因。
25、世間果報,亦復(fù)如是。
26、想像一下,假若齊瓦哥醫(yī)生今天和我們同在一起,并且自愿做代表,那他必定會得到最崇高的評價,這可看成是一種善行的果報。
27、持守這等耆那的布薩,是無大果報、大利益,無大榮耀、大光明的。
28、真實的果報或功德是在我們的心中,也就是心地的清凈、光明與安祥。
29、最圓滿的果報是無希求和恐懼。
30、這些有德行的人比任何財寶更有價值,因為他們看重自己的善行果報甚于任何數(shù)量的金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