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古人在創(chuàng)造詩詞時,就猶如我們現(xiàn)代記事,有時候當成文章,正兒八經(jīng)地去寫,但有時候,靈感突至,也會信手涂鴉,時不時情到深處,還會給朋友留個小紙條等聊表當時心境。

因而,古詩之中,除了一些大量用典的作品外,還會有一些隨意而作的詩作,有一些也因為其唯美的意境而世代流傳下來。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首詩便是這樣一首特別之作。

這首詩就是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很著名的一首詩,這首詩的特別別之處在于,和平常的詩不同,它是題在墻壁之上的詩作,據(jù)說是王安石在拜訪好友楊德逢時所做。

這首詩被選入了部編版六年級下冊教材之中,但是后來有人對其中的一句卻產(chǎn)生了和課本教學不同的觀點。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首詩。

書湖陰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雖是破舊的茅草屋,常常去打掃,一樣潔凈的沒有一點點青苔的痕跡。門前花木茂盛、樹木成行,這都是庭院的主人親自動手栽種的。

庭院的外面,一條小河彎彎曲曲,緊緊環(huán)繞著農(nóng)田,迎面的兩座青山,似乎在為人們送來綠意。

因此,也不難理解題目的含義?!皶凇奔词菍懺凇系囊馑?,類似詞中題目在我們以前接觸的古詩中也較為常見,比如“題西林壁”。

此詩初步讀來,倍感清新悅目,透過字里行間,仿佛看到了那環(huán)繞在山水之間的一戶農(nóng)家,透過此番靜謐之景,又仿佛看到了一位不沾染世俗的世外道人,一切都是剛剛好的樣子。

第一句之中,“長掃”中的“長”可以理解為通假字,通“?!?,“靜”又同“凈”,因為主任的經(jīng)常打掃,而讓庭院之中纖塵不染,清新潔凈,給人無比的舒適之感,雖未見主人,卻似乎已經(jīng)看到了一個酷愛整潔、潔身自好的人。

但是,雖然在課本學習中,老師經(jīng)常會給學生作上述解釋,看似也沒有大的問題,但是如果聯(lián)系實際生活深入來看,便有人發(fā)現(xiàn)其不合理之處了。

有學者認為,此句中的“茅檐”代指“庭院”,本身是有點勉強而為之的。但是若是,茅檐之意,“掃”如果是“打掃”之意,掃茅檐顯然是不合理的。杜甫詩中有言“卷我屋上三重茅”,茅檐尚能被風吹起,又如何去打掃?

而倘若“茅檐”可以代指“庭院”,可是掃也不該是清掃“苔”。據(jù)科普,“苔”是一種生長在潮濕地方的綠色濕滑植物,亦是掃不去的。

那么,既然有如此多是不合理之處,又該怎么去解釋呢?

“掃”除了本意,還有一個很少用到的解釋,為“描畫”,而此處的“掃”便為此意。若跳出“打掃”的常用意,此句便可以理解為沒有青苔的屋檐,就像是大筆揮舞的一幅巨作。

做這樣解釋的學者認為,這樣的解釋少了很多麻煩,也有更深的意蘊在里面,可以體現(xiàn)出房子主人的詩意和文氣。

而在詩是后面幾句,則繼續(xù)著力體現(xiàn)此房子所處在的環(huán)境,門前是主人親自栽種的花木,是人為之景,體現(xiàn)主人的勤勞和悠然自得,后兩句為自然之景,“綠水護田”“兩座青山”,讓此處意境更加美好,讓人向往。

有時候,我們早學習詩詞的時候,多數(shù)是為了興趣,因而只求片面地了解大意便可,在教學中也一樣,為了給學生更直觀的體驗,往往也會選擇原詩中最顯而易見的解釋,力求讓學生感興趣。

筆者以為,有時簡單地理解倒也無妨,只要能達到學習古詩的目的便好,但若是想深入的理解和學習,便要去查閱大量資料,尋找古人生活的蛛絲馬跡,盡可能地還原成原汁原味了。